openSUSE目录结构

   今天无意再网上找到了这个关于openSUSE的目录结构讲解,自己是个linux新手,为了方便转载过来!
   1 根目录/:文件系统树的最顶层,系统启动的时候第一个被mount的目录,所有开机时要设计的程 序必须位于该分区中。/etc, /bin, /dev, /lib, /sbin 这5个目录必须和/目录在一个分区,不能单独设置分区.
   2. /bin:重要的可执行程序,所有用户(包括管理员和普通用户)都可以执行的程序.比如ls, mv, rm, mkdir, rmdir, gzip, tar, cat, cp, mount等.
   3. /boot:对系统启动非常重要的一个目录,包含了boot loader(/boot/grub)的信息和压缩内核vmlinuz.
   4. /dev:设备目录,所有的设备在linux里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在该目录里面出现。应用程序通过对这个文件进行读写来访问设备.(注意:/dev/null设备)

   5. /etc:该目录下包含的系统的配置文件,所有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都在里面有相应的文件。/etc/apache2,/etc/samba.

  6. /home:非root用户默认的主目录,默认新创建的用户都在该目录下有一个以自己用户名命名的目录,里面有该用户的一些初始配置文件.

   7. /lib:包含应用程序运行时需要调用的库文件和内核相关的模块/lib/modules.

   8. /media:设备的mount点,像cdroom,usb,floppy等默认mount到该目录.

   9. /opt:应用程序目录.

   10. /root:管理员root的主目录.

   11. /sbin:包含系统管理的重要程序(ifconfig)一般是让管理员用的.

   12. /srv:服务的数据目录,像/srv/www是apache的默认数据存放目录.

   13. /tmp:临时区域,用来放临时文件,任何人可以读写该目录.

   14. /usr/:应用程序,图形界面文件,其他库,本地安装程序,文档…

   15. /var:包含可以在运行时修改的文件(cache或者log)

   16. /mnt:临时mount目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apache,数据结构,linux,cache,配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