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1:描述性分析/数据探索
在我刚开始成为数据科学家的时候,数据探索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把大量的数据操作自动化了。由于数据准备占据建立第一个模型工作量的50%,自动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基准模型,我们去掉任何特征设计。因此,描述分析所需的时间仅限于了解缺失值和直接可见的大的特征。在我的方法体系中,你将需要2分钟来完成这一步(假设,100000个观测数据集)。
我的第一个模型执行的操作:
确定ID,输入特征和目标特征
确定分类和数值特征
识别缺失值所在列
阶段2:数据预处理(缺失值处理)
有许多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第一个模型,我们将专注于智能和快速技术来建立第一个有效模型。
为缺失值创建假标志:有用,有时缺失值本身就携带了大量的信息。
用均值、中位数或其它简单方法填补缺失值:均值和中位数填补都表现良好,大多数人喜欢用均值填补但是在有偏分布的情况下我建议使用中位数。其它智能的方法与均值和中位数填补类似,使用其它相关特征填补或建立模型。比如,在Titanic生存挑战中,你可以使用乘客名字的称呼,比如:“Mr.”, “Miss.”,”Mrs.”,”Master”,来填补年龄的缺失值,这对模型性能有很好的影响。
填补缺失的分类变量:创建一个新的等级来填补分类变量,让所有的缺失值编码为一个单一值比如,“New_Cat”,或者,你可以看看频率组合,使用高频率的分类变量来填补缺失值。
由于数据处理方法如此简单,你可以只需要3到4分钟来处理数据。
阶段3:数据建模
根据不同的业务问题,我推荐使用GBM或RandomForest技术的任意一种。这两个技术可以极其有效地创建基准解决方案。我已经看到数据科学家通常把这两个方法作为他们的第一个模型同时也作为最后一个模型。这最多用去4到5分钟。
阶段4:性能预测
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模型性能,我建议你将训练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理想的比例是70:30)并且在70%的训练数据集上建模。现在,使用30%的验证数据集进行交叉验证并使用评价指标进行性能评估。最后需要1到2分钟执行和记录结果。
本文的目的不是赢得比赛,而是建立我们自己的基准。让我们用python代码来执行上面的步骤,建立你的第一个有较高影响的模型。
让我们开始付诸行动
首先我假设你已经做了所有的假设生成并且你擅长使用python的基本数据科学操作。我用一个数据科学挑战的例子来说明。让我们看一下结构:
进行简单的预测,提取特征值以及数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