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

一、为什么使用HBase?

       传统的RDBMS关系型数据库(例如SQL)存储一定量数据时进行数据检索没有问题,可当数据量上升到非常巨大规模的数据(TB或PB)级别时,传统的RDBMS已无法支撑,这时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数据库系统更好更快的处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选择HBase。 

二、HBase概述

       HBase(Hadoop Database)是一个开源的、面向列(Column-Oriented)、适合存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或半结构化数据的、具备高可靠性、高性能、可灵活扩展伸缩的、支持实时数据读写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它是Apache Hadoop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主要用于海量结构化数据存储。从逻辑上讲,HBase将数据按照表、行和列进行存储。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1张图片

2.1 HBase与HDFS比较

        HBase与HDFS两者都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和扩展性,都可以扩展到成百上千个节点。但是,HDFS适合批处理的场景,它不支持数据随机查找,不支持增量数据处理,不支持数据更新。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2张图片

2.2 HBase表的特点

        1)大:一个表可以有数十亿行,上百万列;

       2)无模式:每行都有一个可排序的主键和任意多的列,列可以根据需要动态的增加,同一张表中不同的行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列;

        3)面向列:面向列(族)的存储和权限控制,列(族)独立检索;

        4)稀疏:对于空(null)的列,并不占用存储空间,表可以设计的非常稀疏;

        5)数据多版本:每个单元中的数据可以有多个版本,默认情况下版本号自动分配,是单元格插入时的时间戳;

        6)数据类型单一:HBase中的数据都是字符串,没有类型。

2.3 行存储与列存储的比较

        行存储:数据是按行存储的的;没有索引的查询使用大量I/O;建立索引和物化视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面向查询的需求,数据库必须被大量膨胀才能满足性能要求。

        列存储:数据是按每一列单独存放;数据即是索引;大量降低系统I/O;每一列由一个线索来处理(查询的并发处理);数据类型一致,数据特征相似(高效压缩)。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3张图片

三、HBase数据模型

        HBase是基于Google BigTable模型开发的,典型的key/value系统。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4张图片

3.1 HBase的基本概念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5张图片

        Row Key(行键):表中每条记录的“主键”,方便快速查找;

        Column Family(列族):拥有一个名称,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列;

        Column:属于某一个Column Family,包含在某一个列中;

        Version Number(版本):HBase能够为一个单元格元组(行、列族和列)保存多个值,每个单元格被称为一个记录的版本。默认值为系统的时间戳,类型为Long。默认情况下,HBase保留3个版本的记录。当然,我们也可以改变保留版本的数量,我们也可以通过制定来获取某个特定的版本。

        时间戳:对于每个插入的数据,当前的时间戳与值是相关的,它表示了数值插入到表中的时间。

        单元格:最小或基本的存储单位,在内部是一个列的实际值存储。所以插单元格数据时必须包含RowKey + ColumnFamily(列族名)+ ColumnName(列名)+ timeStamp:value。

 

        HBase schema可以有多个Table,每一个表可以有多个Column Family组成,HBase可以有Dynamic Column(列名称是编码在cell中的,不同cell可以有不同的列),version number可由用户提供,无需以递增的顺序插入,每一行的Row Key必须是唯一的,Table可能是非常稀松的,很多的cell可以是空的。

3.2 HBase支持的操作

        1)所有的操作均是基于Row Key的;

        2)支持CRUD(Create、Read、Update、Delete)和Scan;

        3)单行操作:Put、Get、Scan;

        4)多行操作:Scan、MultiPut;

        5)没有内置的join操作,可以使用MapReduce解决。

四、HBase物理模型

         每一个Column Family存储在HDFS上的一个单独文件中;Key和Version Number在每个Column Family中均有一份,空值不会保存。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6张图片

4.1 物理存储

         1)Table中的所有行都按照Row Key的字典序排列;

         2)Table在行的方向上分割为多个Region;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7张图片

         3)Region按大小分割的,每个表开始只有一个Region,随着数据增多,Region不断增大,当增大到一个阀值的时候,Region就会等分为两个新的Region,之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Region;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8张图片

        4)Region是HBase中分布式存储和负载均衡的最小单元。不同的Region分布到不同的RegionServer上;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9张图片

        5)Region虽然是分布式存储的最小单元,但并不是存储的最小单元。Region由一个或多个Store组成,每个store保存一个Column Family,每一个Store又有一个memStore和0至多个StoreFile组成,memStore存储在内存中,StoreFile存储在HDFS上。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10张图片

五、HBase架构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11张图片

5.1 HBase基本组件

1)Client

        包含访问HBase的接口,并维护cache来加快对HBase的访问。

2)Zookeeper

       保证任何时候,集群中只有一个master;存储所有Region的寻址入口;实时监控Region Server的上线和下线信息,并实时的通知给Master;存储HBase的schema和table的元数据。

3)Master

      为Region Server分配Region;负责Region Server的负载均衡;发现失效的Region Server并重新分配其上的Region;管理用户对table的增删改查操作。

4)Region Server

        Region Server维护Region,处理对这些Region的IO请求;Region Server负责切分在运行过程中变得过大的Region。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12张图片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13张图片

5.2 Zookeeper作用

      HBase依赖zookeeper,默认情况下,HBase管理zookeeper实例;Master与RegionServer启动时会向zookeeper注册;zookeeper的引入是的Master不再是单点故障。

5.3 Write-Ahead-Log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14张图片

5.4 HBase容错性

1)Master容错:zookeeper重新选择一个新的Master

       无Master过程中,数据读取仍照常进行,Region切分、负载均衡等无法进行。

2)RegionServer容错:定时向zookeeper汇报心跳,如果一旦一定时间内未出现心跳

      Master将该RegionServer上的Region重新分配到其他RegionServer上;失效服务器上“预写”日志由主服务器进行分割并派送给新的RegionServer。

3)zookeeper容错:zookeeper是一个可靠的服务

       一般配置3或5个zookeeper实例。

5.5关系数据库与HBase比较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15张图片

5.6 HBase与Hadoop比较

HBase应用场景、原理与基本架构_第1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H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