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和哈雷的故事(重点看一下牛顿老时候)

    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1665年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 1667年重返剑桥大学,1668年7月获硕士学位。1669年巴罗推荐26岁的牛顿继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终身会长。1699年就任造币局局长,1701年他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被封为爵士。1727年牛顿逝世于肯辛顿,遗体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概括得最为完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哈雷1673年进入牛津大学王后学院,后放弃了获得学位的机会,去南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建立了南半球的第一个天文台,并测编了包含341颗南天恒星黄道坐标的第一个南天星表。 1678年星表发表后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720年任格林威治天文台第二任台长。哈雷编撰了大量的彗星观测记录,而且是第一个全力以赴地从事彗星轨道计算的人。1705年,他发表的《彗星天文学论说》一书阐述了1337-1698年观测到的24颗彗星的轨道, 并发现了一颗每隔75至76年回归一次的大彗星,这就是著名的“哈雷慧星”.哈雷还发现了天狼星、南河三和大角这三颗星的自行,以及月球长期加速现象。

   牛顿与哈雷不仅都出生在英国,出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在17世                                   纪70年代先后成为皇家学会的会员.但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却有着巨大的差异.哈雷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而牛顿却因为发现了3大定律而与哈雷的看法迥然不同.他们经常在一块辩论:到底有没有上帝?两人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都尽力用自己的所学所知为自己结论辩护.常是公说公的理由,婆说婆的原因,谁也不能把对方驳倒.

  有一天,牛顿到哈雷家做客,发现在哈雷的客厅里放着一个精美的太阳系的模型.作为天文学家的牛顿立马喜欢上了这个模型,不停地玩弄起来.这个模型实在是奇妙,只要用手一拉上面的拉杆,6大行星便开始自转,(当时,天王星,海王星,等3大行星还没有被发现)并且绕日公转.牛顿对这个模型有点爱不释手了.

  哈雷出来后,牛顿问哈雷:"这个太阳系模型是谁制造的呢  ?"

  哈雷想了想,回答到:"他不是谁制造的."

  "什么?那它是怎么得来的呢?"牛顿奇怪地问到.

  "它是自然存在的."哈雷不慌不忙地回答.

  "不可能."牛顿反驳到,"这么奇妙的模型肯定是出自哪个能工巧匠之手,它怎么可能是自然存在的呢?"

  "这个模型比起现实中的太阳系不知道要粗糙多少倍,你既然认定这个模型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为什么就不相信现实中的太阳系出自一个更高智慧的生命之手呢 ?"哈雷反问到.

  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各位读者,你们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下面继续这个话题

  牛顿听了哈雷的问话之后,陷入了沉思.在此后的日子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并思考自己以前的研究成果.当他想到自己的3大定律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

  地球之所以能够绕日公转,那是因为太阳的引力与地球公转产生的离心力达到了平衡,就像我们将一个重物绑在在绳子上,然后抡动这条绳子一样.如果想叫这个重物凌空转动,需要满足一个条件,(不考虑地球的引力)那就是物体转动产生的离心力要和我们手对绳子的拉力平衡,否则,要么物体飞出,要么被我们拽回.问题就出在这里!试想一下,这个重物要想启动,那么,必须先在物体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给它一个力,不然的话物体无法转动.我们将这个力姑且命名为切线力.那么重物转动所需要的切线力是我们自己施加的,但是在地球绕日公转之初是谁给了地球这个切线力呢?

  于是,牛顿提出:现实的世界这样井井有条,是否真的存在一位无所不在的上帝?是否是上帝给了地球这个切线力呢?

  后来,牛顿将自己的研究中心转移到神学科学领域,提出:上帝是宇宙运动的第一推动。

    PS:

    谈起这个故事的原起,来自项目组对抽象与具体‘探讨’:“用同一个逻辑来处理!”,“其实这就是一个MES”等项目组内常用的‘名言警句’。
    抽象的想象或描述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及其容易的,而具体实现任何一件事件都有它固有的难度。
    哪怕从做具体的一件事情开始,最终上升到理论逻辑的抽象,这里一定会有自己解释不了、或解决不了的内容,就像牛顿由年轻时研究自然科学,老时候研究哲学和宗教,并用神学来解释科学一样。

    动手制造“太阳系模型”的人其实是个英雄......
    向劳动在信息化建设一线的朋友们致敬!!!!!!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