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D(测试驱动开发)在企业里面是一个热点话题,即使TDD这个思想已经出现了20~30年。
至今还有很多的公司和开发者在左右摇摆,到底是否要使用TDD。所以这篇文章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需要做TDD。
首先看看各个公司对TDD的看法:
如果在TDD阶段发现一个bug,修复的成本就是5美元,如果在QA测试阶段,发现一个Bug并修复的话,成本就是50美元,如果在集成测试中发现一个bug,修复的成本将是500美元,如果在生产环境,发现一个bug,则修复的成本将是5000美元,上面的数字只是一个数字,最关键的是看bug越到后面发现,成本将成几何数的增加。为什么呢?因为一旦进入产品阶段发现,不但需要开发修改,而且还需要QA做回归测试,更重要的是影响客户对产品的信息,从而损害公司的品牌价值。
下面是戴明介绍:
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连著名的戴明博士都说了,我们要关注长期的成本,而不要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蒙蔽,否则从长远来看成本是上升的。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用TDD,虽然TDD短期会需要投入额外的30%~40%的工作量,但是从整个产品的周期来看,其实是大大节省成本的。
既然,国内,国外著名公司已经著名质量大师都发话了,那我们来点实际的数据吧,看看用了
TDD之后,各个公司的bug是不是真的减少了。
从上图看,虽然使用TDD导致开发者的时间上升了30%~40%,但是bug数量却减少到了61%,甚至9%,我们的天哪,微软对Vistual Studio的TDD也做的太好了吧,竟然bug数量减少到了9%。
各位看官,还在犹豫吗? 不要犹豫了,直接把TDD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