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保护与保护历史|哈佛设计研究硕士方向介绍

历史保护与保护历史|哈佛设计研究硕士方向介绍_第1张图片


01/对MDes CC的感谢和吐槽

初识MDes CC其实已经是很晚的事情。国内无忧无虑的本科生活让我一直坐井观天,对海外学术界的了解少之又少,只是因为不甘心用文物保护的态度对待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而决心出国读书。MDes CC是在申请初期无意间得知的,然而看到项目的介绍,愈发觉得其气质与一般的Historic Preservation项目非常不同(有兴趣可见项目介绍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我本科的城规专业依托于地理学,故而相较于城市与建筑的物质构成本身,更倾向于关注社会方面的问题。

MDes CC对embedded culture的强调是我选择这个专业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认为实行历史保护的真正意义所在。

稀里糊涂进入了CC 项目后,第一个学期颇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国内的城市规划教育偏重于成熟理论、技术和流程的培养,在创新思想这方面并不太关注。比如,当国内一笔带过的资本空间生产理论贯穿了一整门课始终,我才发现城市和城市规划是可以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的。而无法脱离城市的历史保护,同样地,是不同主体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和重现的过程。我们的“批判”,或许是抱着一种主观的心态突出对立面和“我们”利益不相符的方面。故而我曾经很为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苦恼,但焉知这样的“问题”是否真是一种病态的存在?抑或是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脱颖而出的优势主体所选择的利益最大化呈现模式?而是否这种“问题”一定会引发其他主体的反抗,从而改变现有的呈现模式,意即达到一种斗争中的动态平衡?一位同学讲“批判总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如何做到客观?

现在的我所想的是:尽力将当下的现象从某个认识世界的角度解释清楚,或许这仍然主观,但我认为比单纯的批判要有价值许多。这也是这个“批判性保护”专业给予我最深刻的“不批判”的感想。

MDes CC比较让人矛盾的一点是其极大的自由性。学制为1.5或2年,每学期四门课。第一年每个学期有一门必修课,其他三门则是没有限制地任选(MDes没有studio课程)。第二年则是论文导向的选课和毕业准备(新的1.5年学制则改为了第三学期以某门课程期末论文提交的形式)。这样的自由度可以极大地激发思想的创造性,但也很容易让人迷茫。由于没有明确的知识体系,职业规划大约需要尽早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以及学习一门技术傍身(血的教训)。我一直是迷茫的群众,在哈佛强大的思想知识背景下变得愿意接触各类和conservation沾边的知识。

我至今无法明确言说今后明确的研究方向,因为它总是随着学习的东西在产生变化。虽然这样的状态很迷茫,但是值得我每天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逐渐学习深入。


02/对必修课程的简要介绍

Culture, Conservation and Design是第一学期的必修课,由CC主要的负责人Susan Snyder,George Thomas,一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夫妇讲授。该门课的中心思想是——

“把历史保护血淋淋的一面扒出来给你看”

依托于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通过历史保护这种现代的手法来体现利益主体通过重现“过去”和“历史”想要达成的目的。这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让我对历史保护改观,即是当主观目的强加于这一项原本无辜的技术之后,技术在空间所作出的改造,虽然可能并非通过可见的物质形态改变实现,但对不符合目的原则的其他主体造成了排斥和利益掠夺。

这门课是以seminar的形式进行的,每周对阅读进行综合总结并于课堂上进行讨论。所选的阅读材料涉猎面很广,并不限于“历史保护”,而是与审美、消费、社会认同、各地“文化”等十分接地气的内容相关。穿插课程中的是三次case study。

第一次Dynamic Meaning Place Identity通过阅读某地的历史地图来探究制图者在“重现”这一步骤中欲传达的涵义和欲赋予的自我认同内涵;

第二次Regulating History & Authenticity则是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对美国历史保护法律和管理措施进行梳理,并与UNESCO相对应部分进行对比,探究其对“历史”“原真性”内涵的限定,以及其中power的影响;

第三次Whose History; Whose Place – Underlying Power Networks则是通过对“主流文化”主导者的社会网络进行探索,来展现这一主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对“共有的”历史、记忆、地方感形成的影响。

三次case study的分析角度和研究模式是我以前未曾经历过的,但必须说通过这门课我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角落。课程的期末作业是综合运用所学进行一个地方小课题研究。


▼对北京市及大栅栏片区历史保护引入主体的探究——从权力和主流话语的角度理解历史保护


历史保护与保护历史|哈佛设计研究硕士方向介绍_第2张图片
历史保护与保护历史|哈佛设计研究硕士方向介绍_第3张图片


Discourses and Methods: Conservation, Destruction and Curating Impermanence是我本学期的必修课程,由Michael Hays和他的博士生Natalia合开,以guest lecturer的案例分析为主,配合以非常经典的涉及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理论性很强的阅读材料进行。

案例和阅读并不配套,让我受益良多的是对经典阅读材料的初步理解。已经结束的半程课程涉及了对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的分析;黑格尔、海德格尔、本雅明历史观的比较辨析拉克劳的身份认同理论和齐泽克对其的批判等等。阅读内容比较抽象和晦涩,但知其皮毛已经可以对自我研究方向的修正和概念明确有很大的帮助。课程的作业形式也是以weekly response + final paper呈现。


03/现在在做的 & 以后想要做的

在MDes CC接触的这些知识后,我非常期待将它们运用到中国的新发现。同时,当代中国的文化状态如何,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被“现代化”影响,是否有一种潜在的、相对稳定的事物造成了将会一直存在的文化差异性,以及历史保护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是我当下希望探究并回答的问题。本学期的必修课作业,我将西湖文化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诗”在景观重现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以通过“诗”塑造的“地方”为中心的重现过程。此外,西湖作为世界遗产下文化景观亚类,及作为“历史性城镇景观”研究案例,现行的遗产保护措施如何影响这一过程,也是我接下来思考的问题。


▼古今中国人对西湖的描绘——现代技术下、大众文化下什么是被改变的?什么是相对稳定的?


历史保护与保护历史|哈佛设计研究硕士方向介绍_第4张图片


如前所述,批判的主观性很难避免,那么我能做到最好的是从一个自认为合理的角度来解释当下的现象。我仍希望在当今复杂的背景下,对老建筑、对历史保护进行从“人”自身角度更加深入的观察和探索(虽然并不能说出一个明确的课题),希望所得之物能对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历史保护走向的合理性做出些许影响和贡献。这是我一个迷茫而偏执的人所希望继续坚持下去的东西。


▼谨以此书影为结尾与诸君共勉,摘自刘士林《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


历史保护与保护历史|哈佛设计研究硕士方向介绍_第5张图片



* 本文为HArt作品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保护与保护历史|哈佛设计研究硕士方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