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

距离上一部雷德利·斯科特1982年的《银翼杀手》,已有足足35年历史。彼时《银翼杀手》不仅遭遇两极口碑,票房也只在当年北美年度票房位列27名。如今续作《银翼杀手2049》拿到了年度科幻电影的神技评价,却接连在世界两大票仓北美与中国票房扑街——这部成本超过1.5亿美元的科幻片,全球票房还不及3亿美元,中国票房更被同档期的《全球风暴》甩开十条街。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1张图片


是3D版惹的祸?来自观众端超强的舆论反弹,让相当数量影院增加2D排片,《谍影重重5》在内地的特供3D不复出现;是内地观众审美水平不及海外观众?可在《银翼杀手2049》的大本营北美,反响平平的市场表现也被广泛解读。

事实上,拥有与前作一脉相承的废土美学和赛博朋克风,反乌托邦的《银翼杀手2049》并非主流商业制作,而是一部文艺气质凸显的作者电影。与其分析票房失利的原因,不如探讨舆论浪潮背后的逻辑:评价电影的好坏有哪些标准?口碑与票房有何种关联?观众是否要为票房失利买单?

它是赛博朋克风的科幻杰作却又自带观影门槛

不得不说,《银翼杀手2049》是一部野心勃勃的杰作。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本身擅长用极简故事讲述宏大母题。电影的故事很简单:生态系统崩溃之后,科技高度发达的人类制造出了复制人,它们是繁重劳动的最佳奴工。当奴工人性觉醒,人类与复制人的战争不可避免。一场大屠杀之后,人类升级了复制人型号,更加听话的新型号复制人成为“银翼杀手”,追杀它们的前辈。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2张图片


《银翼杀手2049》并非是一部常规意义上的科幻片,与《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系列展现视觉奇观,满足观众瑰丽想象不同,两部《银翼杀手》探讨的是人类与复制人的合法性——当复制人也能繁衍后代,营造生命的奇迹就不再是人类的特权,复制人也是拥有灵魂的存在。在《银翼杀手2049》中,丹尼斯·维伦纽瓦还加入了新的哲学思辨,复制人与虚拟的AI产生感情,那么在虚实之间,到底什么是真,又什么是假?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3张图片


在罗杰·迪金斯的摄影镜头中,《银翼杀手2049》呈现出与《银翼杀手》一脉相承的废土美学。几何构图的美感俯拾即是:焦土大地上,一颗枯树孑然而立;复制人生产基地,密密麻麻如蜂巢;水幕围绕玻璃平台,漾出漫天水光。光影变化令人迷醉:漫卷黄沙的拉斯维加斯,恍如世界末日;明暗交替的走道,像倒竖的黑白钢琴键;洛杉矶肮脏的街道与璀璨的霓虹灯,又洋溢着反乌托邦的质感。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4张图片


水汽、迷雾、剪影、灯光、构图……《银翼杀手2049》在摄影美学上的高度造诣,与探讨人工智能的主旨交相辉映,成为它口碑走高的最佳武器。在北美,《银翼杀手2049》的IMDb有8.5分,烂番茄新鲜度一度高达97%,Metacritic得分83分;在内地,一向严苛的豆瓣电影也给出了8.5分的评价,好于95%的科幻片。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5张图片


然而,给出较为晦涩的大量影像留白、聚焦人物复杂难明的内心挣扎,以及长达162分钟的时长,都成为《银翼杀手2049》的观影障碍。平心而论,自带观影门槛的《银翼杀手2049》并不适合普通观众,而适合电影发烧友——喜欢通过细节埋藏线索和情节反转的丹尼斯·维伦纽瓦,交给观众的不是一杯一眼望到底的白开水,而是需要细细品咂的氤氲春茶。

口碑与票房的谜题,唯票房论是对《银翼杀手2049》的侮辱

既要好看,又要有意义,大抵是《银翼杀手2049》的创作野心所在。但吊诡的是,往往在评分上有较高容忍度的猫眼电影,对《银翼杀手2049》的评分只有7分,还不及被群嘲的年度烂片《逐梦演艺圈》7.5分。哭笑不得的现象背后,是对电影好坏评价的多元价值观——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称为优质?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6张图片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7张图片


就像对“美”的答案有千万种一样,电影的评价也是一种个体性极强的主观感受。创造国产片最佳票房的《战狼2》,被当做国产军事题材对好莱坞的成功复制,也被批评迎合主流情绪的影视意淫;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接连获得成功,有评价认为它已扛起国产喜剧的大旗,却也有观众指出笑料逃脱不了低俗喜剧的窠臼。

与个体生命体验挂钩、情感与社交需求匹配,还要兼顾逃避现实等功能性要求,对电影的价值评判,应该是每种认真走心的评价都值得尊重。而由不同声音汇聚而成的口碑洪流,才是电影价值的重要侧面。不展现复制人与人类惊天对决的《银翼杀手2049》,没有《速度与激情》式的简单粗暴,不适合爆米花观众。但从全球的综合评价看,抽象深奥的它当得上“杰作”二字。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8张图片


票房与口碑倒挂,早就不是《银翼杀手2049》的专利。仅以国产青春片来看,就不乏低口碑与高票房的先例,如郭敬明《小时代》系列、《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影片,口碑走势平平,剧情套路满满,却凭借IP光环和流量明星,获得市场成功;高口碑却表现平平的电影也不少见,没人会否认《敦刻尔克》的艺术价值,但其3.37亿票房,比《何以笙箫默》的3.5亿还要低;至于雷老爷子在2017年的新作《异形:契约》,竟然跟4年前的《富春山居图》票房相差无几。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9张图片


“每部电影都有它自己的命。”无论是中国电影人,还是好莱坞同行,在面对媒体时都在强调这一点。换个说法,题材、类型、风格、主演、宣发都能对票房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唯票房论是对电影艺术品质的忽视。更何况,用科幻片外衣包裹文艺内核的《银翼杀手2049》,本身就是小众电影。

与观影需求错位,票房扑街观众不该背锅

所有人似乎都在找寻口碑与票房之间的某种联系。票房不佳的《银翼杀手2049》,之所以引发强烈关注,在于潜意识里的逻辑闭环:口碑能影响票房——高口碑能助推高票房——高质量影片也值得高票房。

把高口碑助推高票房换一种表述,是差评影响票房表现。是不是很熟悉?2017北美暑期档创下近20年来最低,烂番茄等影评网站的低分被认定是重要原因之一,引发了来自各大制片厂的莫大仇视,就连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都指责称,“烂番茄网站可能会对观众造成误导”。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10张图片


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并非所有观众都是对电影了如指掌的专家,其选择电影的标准,也绝不仅仅只看口碑,往往具有很强的随机性。《201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度观众选择一部影片的评判标准从高到底,分别是:电影宣传效果、周围人对电影的评价及影评,出演影片的演员,影片的故事内容等。由此可见,电影消费虽然重口碑效应,但有鲜明的从众特点,营造热议话题的宣传与发行,依然占据第一位。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11张图片


“有艺术性或思考价值”,也并非位列中国观众观影动机的第一选项。《201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给出的结论是,超过60%的观众希望“满足情感愉悦或宣泄”,56.4%的观众则希望“满足视觉新奇感受”,“有艺术性或思考价值”排名第三,占比49.4%。《银翼杀手2049》的艺术特质与中国观众的需求错位,可见一斑。

为什么票房不佳?还有一个答案是,观众审美不够。在2017年上影节论坛上,冯小刚的“垃圾观众论”出炉:“中国电影现在让观众吐槽垃圾遍地,一定是和大批的垃圾观众有关系。”但再次把票房失利归咎于观众,而罔顾《银翼杀手2049》的高门槛,本身也是件难有说服性的事情。

《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_第12张图片


围绕《银翼杀手2049》的讨论,让人再次确认电影行业的某些常识:口碑难以左右票房体量,市场表现也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志,观众也不该成为被甩锅的对象。要想对《银翼杀手2049》做出盖棺定论,或许得像它的前辈《银翼杀手》一样,放在更长时间坐标中回望——看吧,好莱坞的《搏击俱乐部》《肖申克的救赎》《美国往事》上映票房惨淡,却不妨碍其成为经典;而华语片里的《东邪西毒》《大话西游》《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也莫不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银翼杀手2049》“杀”掉了观众的耐心,也杀掉了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