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里,硬广和软广的两极交锋

1.20%的人会,自然地点广告

对最近看到知乎商业化总监陈欣的采访:

“广告领域里面有这样一个统计,一辈子点过广告的人,只占所有用户的20%。所以该点广告的人,自然会点广告,不该点广告的人,永远不会点广告,所以他只是看到了而已。”

这是针对知乎的信息流式的广告场景,只是广告的标题很知乎,如果不加留意,很容易点进去广告,而我是绝对不会点击广告的那80%,就算误点,也会退出来。

因为提到硬广,打潜意识里就反感。

很遗憾,在目前的自媒体,流量号基本上是硬广,没有原创的软文广告,城市号原创的软文广告+硬广各占一半,垂直号(情感、时尚、教育等)原创软广占比20%,其余都是硬广。

2.广告主的蜜汁自信,对自己的硬广内容和标题

有广告主对自己的硬广,从标题到内容非常自信,认为是经过多个号检测,效果得到保证。

我想说,如果不是做这一行出身,没办法从近期的内容中判断一个账号的调性和属性,就更加没办法判断这篇硬广是否符合该账号。

真正有经验的自媒体(公众号)从业者,网感好、深入研究用户的人,从该账号近1个月所发内容,基本可以判断该账号的用户属性,年龄层次、男女比例、城市圈层、认知程度和所关注的内容。

  • 看新*相,就知道它覆盖掉是一二线年轻群体,女性居多,孤独、逃离、焦虑等是她们常常关注的话题,即佛系又想躺赢需要陪伴大过需要解决方案;

  • 看夜*就知道,它覆盖的是三四五线的35岁以上的年龄群体,女性居多,她们比较闭塞,关注自己的婚姻问题+自我成长胜过其他。

  • 看国*就知道,它覆盖的是大城市的30岁以上的年龄群体,男性居多,他们关注新闻时事、社会热点,更关心账号如何理性表达。

有时候,自媒体博主会提出修改标题,适配该号大部分读者,是希望提高该篇硬广的阅读,根据漏斗理论,以帮助提高转化。

当然,也有广告主会坚持,强调使用通用型的硬广,因为他们认为,认同标题并点进来的读者,才是潜在用户。(这样做的前提是,标题营造的场景能代表内容/产品的精髓)

3.自媒体,是最佳基于信任的内容说服场景

如果说硬广是基于流量思维,那么软广是基于内容说服思维,前提是用户基于对博主的信任。

就像很多人无法理解蔡徐坤的狂热粉丝,每个左手右手几十台手机给坤坤打榜。

很多用户会基于对博主的信任,而选择购买产品。

深度人格化的账号,亲测有效的产品,用户咨询得到博主亲自回复的,购买动力更加强劲。

自媒体里,硬广和软广的两极交锋_第1张图片
文/曹门霞客行

如果配上软广效果,将产品特点、账号调性、观点属性相互匹配,用户会进入到博主营造出的消费世界,已经被精神洗脑,内心生出一种“不买就会后悔”冲动。

这是为什么,一口铁锅卖1000多,被抢购一空。

这是为什么,我关注的美食博主,一发美食菜谱,虽然价格高,依然被抢空,因为下单的那一刻,我幻想着通过一本美食菜谱,就能成为像她那样的精致美食girl。

看明白核心了嘛,博主即标杆,让人心生向往和羡慕,成为拥趸,被贩卖了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这是为什么,当大家遇到软广时,会进行调侃:

  • 看到最后竟然是个广告,满分!
  • 这个神转折,太优秀了!
  • 哈哈哈哈,我就知道有广告

因为用户把广告当做内容在消费。

下一篇文章分享如何做到广告即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媒体里,硬广和软广的两极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