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不幸的童年真的会摧毁人吗?(一)

作者:Megan Hustad

翻译:郭郭(欣欣妈妈)


前言

没人想要一个不幸的童年。

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长在痛苦的家庭里,其实也有好处。这一发现,正在逐渐颠覆传统观念。

Sarah是洛杉矶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独生女,她的家庭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幸福。爸爸难得回来吃晚饭,一回来就跟妈妈吵。光是跟妈妈两个人在一起压力就够大了,要同时应付这两个酒鬼对10岁的她来说真的是不堪重负。——偶尔也算顺利地熬过一晚,除非酒瓶在某人头上开了花。

Sarah现在已年过半百,婚姻幸福,是三个孩子的祖母,同时也是一位作家和写作教师。尽管这样,她的童年还是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她记得自己“在持续的情感危机中长大,从来没有一刻感到舒服、放松。”

小时候Sarah以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直到如今仍然有过度自责的倾向。即使别人不经意的小动作也能令她感觉身陷绝境、焦虑不堪,不顾一切地想要逃离。

“我觉得对不起我丈夫,”她承认道,“我们在等路口等待的时候他会牵我的手,但每次我本能地就想把手抽走并逃开。”

原创 | 不幸的童年真的会摧毁人吗?(一)_第1张图片

但Sarah也会认为,她的成长环境给她带来了某些好处——她有着媲美专业间谍的观察技巧,总能觉察出人们在对她隐瞒了什么,还能本能地解读所有场景下的权力动态[1]。

“我能一眼看出人们之间的关系。”她说,“我相信,与其担忧恐惧,不如选择开放接纳。”——童年动荡岁月中所练就的技能似乎对成年后的她很有帮助。

动荡的童年有可能带来好处吗???

不同家庭的压力源不一样,有些是极度贫困,有些是公开虐待,还有的是对安全感造成伤害的持续性忽视行为(或“关爱不足”[2])。然而大量跨学科研究表明,像Sarah那样童年不幸,成年幸福的的人绝不仅仅是“遇到困难,坦然面对”那么简单。

早年经历可改变人的大脑结构,某些人的大脑在某些方面受损,而另一些人却显著变强,其在压力环境下发展出的适应能力碰巧在成年后派上了用场。

有过痛苦童年的人很少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同样的经历。但一个自称幸存于苦难童年的人总结道:

“如果我否认苦难在某些方面帮助了我,那么我就是在说谎。”


原创 | 不幸的童年真的会摧毁人吗?(一)_第2张图片

一般认为,早期的苦难会导致成年期更多的挫折。有些人在艰难的童年岁月里受到的伤害过深,以至于成年后再也无法充分发挥潜能。这个人群可能更容易抑郁,在智力和记忆力测试方面得分较低,更容易罹患慢性背痛、心脏病等疾病。

另外,经历过重大童年压力的成年人会出现“敌意归因偏差”[3]——他们很容易在别人认为正常的情况下感受到威胁。这种认知障碍阻碍了其协同合作能力的形成,而协作能力是当今社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这是种生理现象,即战逃反应[4]机制失调。”密歇根大学教授Daniel Keating表示,“也就是说调节应激反应的系统反应不足或者过度反应了。”—— “过度反应”是指“对想象中的,或者自己认为但实际上不存在的威胁做出反应。”

出现“敌意归因偏差”的孩子更容易无缘无故地鲁莽行事,继而成长为忧郁、孤僻的青少年,甚至成年后变成一个随时爆发的“火药桶”。

然而,荷兰内梅亨大学的Willem Frankenhuis和Carolina de Weerth教授认为,传统观念对童年时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描述未免过于绝望。

他们的研究结果很可能会颠覆一些陈旧观念。

经历过动荡童年的人能够更好地洞察和监控威胁并对负面事件有所警惕。适当条件下,压力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在收集有效信息、察言观色、辨别人心以及其他推理能力方面表现较好。

“目前大多数研究负面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人着重于他们不擅长什么,” 沃伦威尔逊学院的JeanMarie Bianchi表示,“而我们的目标是研究这个人群的心理优势,因为我们对他们擅长什么知之甚少。”


原创 | 不幸的童年真的会摧毁人吗?(一)_第3张图片

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Vladas Griskevicius等也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的核心是生命历程理论[5],而生命历程理论的核心是——人基于童年环境建构成年生活。

一般来说,在安全、可预测、物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成长的人倾向于采用“慢速”策略——他们努力学习,延迟满足,推迟结婚和生育,听从给多数中至上层中产阶级孩子的建议,循规蹈矩地去维持他们的现有阶层。

而早年经历过动荡生活的人倾向于采用“快速”策略——例如更早地发生性关系或早育。他们的对回报的心理等待期限[6]更短,有着更不确定的未来,倾向于获取眼前的小利益,而不是长远的更有价值的回报。

然而,与其思考“快”或“慢”的生活策略是好还是坏,何不从适应性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

给在稳定、充满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一块糖,告诉她等上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两块,那么她的等待是明智的。但如果这个孩子的家庭是混乱的,她的照顾者只是偶尔兑现他们的承诺,那么当时就拿走这一块糖就非常合理。在这种情况下,“抓住眼前”并不是某些行为学家认为的“冲动”或“短视”,而是一种策略。

因此,后者实际上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未完待续—————————————————————————————

原文:the-surprsing-benefits-of-a-tough-childhood


References:

1、 power dynamics  权力动态、权利分布(社会学术语)

2、 undercare    关爱不足

3、 hostile attribution bias  敌意归因偏差:指认知者系统地歪曲了某些本来是正确的信息。

4、 fight-or-flight response  “战逃反应”:当人的情绪在极度状况(如惊吓)下,交感神经系统往往会集体活化起来,所释放出的正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就会造成全身内脏器官的大量活动。这种因为交感神经系统的集活动所产生的全身性反应称为“战逃反应”。

5、 life history theory 生命历程理论:来自芝加哥学派对移民的研究,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一种跨学科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与发展的显著影响,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同样一组生命事件,若排序不同,对一个人人生的影响也会截然不同。

6、 reward horizon  对回报的心理期待期限


欣欣妈妈

80后全职妈妈一枚,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中科院儿童发展心理学硕士在读。翻译是我的老本行,华为是我的老东家;有了孩子以后又爱上了育儿理念学习和英语教学研究——反正这辈子就是跟英语死磕到底啦!

“本译文仅供个人研习、欣赏语言之用,谢绝任何转载及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译文所涉法律后果均由本人承担。本人同意平台在接获有关著作权人的通知后,删除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 | 不幸的童年真的会摧毁人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