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EE 学习笔记 - JPA Entity的生命周期

阅读更多
  JPA即Java Persistence API,是Java EE中针对持久化数据提供的规范。在使用JPA中,我们经常会提到Entity,Entity就是在内存中短暂存活,在数据库中被持久化了的对象。Entity和数据库中的表映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RM。我们可以持久化一个Entity,删除一个Entity或者通过Java Persistence Query Language(JPQL)来查询Entity。

  通过注解的方式声明一个entity如下:

@Entity
public class Book {

    @Id
    @GeneratedValue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title;
    private Float price;
    private String description;
    private String isbn;
    private Integer nbOfPage;
    private Boolean illustrations;

    // Getters, setters
}


  Book Entity和数据库的映射关系如图:

Java EE 学习笔记 - JPA Entity的生命周期_第1张图片

  在JPA中,所有的Entity都是通过javax.persistence.EntityManager的API来管理和操纵的。当EntityManager管理Entity时,所有的Entity都会有一个唯一标识(这个标识通常是主键列),Entity的状态将会和数据库同步。当Entity脱离EntityManager的管理时,Entity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的Java对象实例,这时它的状态是detached。
  当我们用new关键字创建一个新Entity时,这个Entity对象存在于内存中,JPA对它没有任何了解。只有当EntityManager开始管理它时,它的状态才会和数据库同步。当调用了EntityManager.remove方法后,它就会从数据库中删除掉,但Java对象还会在内存中存在,直到被垃圾回收掉。


Java EE 学习笔记 - JPA Entity的生命周期_第2张图片
 
  在我们介绍EntityManager API之前,我们先来看看Persistence Context的概念。一个Persistence Context就是针对一个事物中一段时间内一群被管理的Entity的集合。多个具有相同唯一标识的Entity实例不能存在于同一个Persistence Context中。例如,一个Book实例的ID是12,此时就不能有第二个ID也是12的Book实例存在于相同的Persistence Context中了。只有存在于Persistence Context中的Enitity才会被EntityManager所管理,它们的状态才会反映到数据库中。Persistence Context可以被看成一个一级缓存,它可以被EntityManager当作存放Entity的缓存空间。默认情况下,Entity在Persistence Context存活,直到用户的事物结束。

  每个事物用户都有自己的Persistence Context,多个Persistence Context访问同一个数据库的实例如下图:


Java EE 学习笔记 - JPA Entity的生命周期_第3张图片

  我们可以调用EntityManager.persist()方法来持久化一个Entity,也就是向数据库中插入数据。

    Customer customer = new Customer("Antony", "Balla", "[email protected]");
    Address address = new Address("Ritherdon Rd", "London", "8QE", "UK");
    customer.setAddress(address);
    tx.begin();
    em.persist(customer);
    em.persist(address);
    tx.commit();


  上例中的Customer和Address是两个普通的Java对象,当被EntityManager调用了persist方法后,两个对象都变成了EntityManager所管理的Entity。当Transaction提交后,他们的数据会被插入到数据库中。这里的Customer对象是对象关系的持有者,它对应的表结构应当有一个外键来对应Address对象。
  我们注意一下存储两个对象的顺序。即便是将两个对象存储的顺序颠倒一下,也不会造成外键找不到的错误。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Persistence Context可以被看作一级缓存。在事物被提交之前,所有的数据都是在内存中的,没有对数据库的访问,EntityManager缓存了数据,当数据准备好后,以底层数据库期待的顺序将数据更新到数据库中。

  想查找一个Entity,有两个类似的方法,代码如下:


    Customer customer = em.find(Customer.class, 1234L)
    if (customer!= null) {
    // 处理对象
    }

    try {
        Customer customer = em.getReference(Customer.class, 1234L)
    // 处理对象
    } catch(EntityNotFoundException ex) {
    // Entity没有找到
    }


  find方法会根据主键返回一个Entity,如果主键不存在数据库中,会返回null。getReference和find方法很类似,但是只是返回一个Entity的引用,不会返回其中的数据。它用于那些我们需要一个Entity对象和它的主键但不需要具体数据的情况。如例所示,当Entity找不到时,会有EntityNotFoundException抛出。

  一个Entity可以通过EntityManager.remove()被删除,一但Entity被删除,它在数据库中也会被删除,并且脱离了EntityManager管理(detached)。此时这个对象不能再和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了。


    tx.begin();
    em.remove(customer);
    tx.commit();



  在之前的所有例子中,和数据库的数据的同步都是发生在事物提交时。所待执行的改变都是需要一个SQL语句的执行。例如在下面的代码中,两条insert语句会在事物提交时被执行的数据库中。

    tx.begin();
    em.persist(customer);
    em.persist(address);
    tx.commit();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和数据库的同步机制能满足我们程序的需要。如果我们想将对Persistence Context中数据改变立刻反映到数据库中,可以通过调用flush方法实现。或者我们想将数据库中的数据重新同步回Persistence Context,可以调用refresh方法。当应用程序在叫用了flush方法后,又调用了rollback方法,所有同步到数据库的数据又会都被回滚。
  这种同步机制很像我们在sqlplus中直接执行多个SQL语句,当显性调用flush方法时,相当于执行我们已经输入的SQL语句,但没有提交事务。当tx.commit方法调用时,事物才真正的被提交。如果没有调用flush方法,则在tx.commit方法调用时先执行已经输入的SQL语句再提交事务。


    tx.begin();
    em.persist(customer);
    em.flush();
    em.persist(address);
    tx.commit();

  上面这个代码例子中,persist执行的顺序是要被保证的。因为在调用flush方法时,变化已经被同步到数据库中了,即SQL语句已经被执行了,如果两个persist方法顺序颠倒一下,则会出现外键约束的异常。

  refresh方法实现的效果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显示出来:

    Customer customer = em.find(Customer.class, 1234L)
    assertEquals(customer.getFirstName(), "Antony");
    customer.setFirstName("William");
    em.refresh(customer);
    assertEquals(customer.getFirstName(), "Antony");");


  contains方法会返回一个Boolean值,用于检测当前Persistence Context中是否存在某个Entity

   Customer customer = new Customer("Antony", "Balla", "[email protected]");
   tx.begin();
   em.persist(customer);
   tx.commit();
   assertTrue(em.contains(customer));
   tx.begin();
   em.remove(customer);
   tx.commit();
   assertFalse(em.contains(customer));


  clear方法可以清空当前Persistence Context,是所有的Entity都变成detached状态。detach方法则是只将某个Entity变成detached状态。前面已经说了detached的Entity不会和数据库中的数据再进行同步了。

    Customer customer = new Customer("Antony", "Balla", "[email protected]");
    tx.begin();
    em.persist(customer);
    tx.commit();
    assertTrue(em.contains(customer));
    em.detach(customer);
    assertFalse(em.contains(customer));


  如果我们想使一个detached的Entity重新和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同步,可以调用merge方法。想象有这样一个场景,我们需要从数据库中取出某个对象,这个对象从持久层传到表现层之前变成了detached状态。在表现层中,Entity的一些数据发生了变化,我们将这个Entity传回持久层并让它变成managed状态以将变化反映到数据库中。

    Customer customer = new Customer("Antony", "Balla", "[email protected]");
    tx.begin();
    em.persist(customer);
    tx.commit();
    em.clear();
    // 设置一个新的值给一个detached的entity
    customer.setFirstName("William");
    tx.begin();
    em.merge(customer);
    tx.commit();


   最后我们通过一张图来表示EntityManager对一个Entity的生命周期的改变。
Java EE 学习笔记 - JPA Entity的生命周期_第4张图片
  • Java EE 学习笔记 - JPA Entity的生命周期_第5张图片
  • 大小: 415.6 KB
  • Java EE 学习笔记 - JPA Entity的生命周期_第6张图片
  • 大小: 82.9 KB
  • Java EE 学习笔记 - JPA Entity的生命周期_第7张图片
  • 大小: 136.1 KB
  • Java EE 学习笔记 - JPA Entity的生命周期_第8张图片
  • 大小: 174.5 KB
  • 查看图片附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jpa,java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