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容量单位描述

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最终都是以0和1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上,内存中的数据是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的一个暂时存储的地方,常用的计算机的硬盘容量单位描述如下:

byte:字节,一个字节包含8比特位;


1KB = 1024B
1MB = 1024KB
1GB = 1024MB
1TB = 1024GB
1PB = 1024TB
1EB = 1024PB
1ZB = 1024EB
1YB = 1024ZB
1NB = 1024YB

 有关存储容量误差的几种解释[引用]: 
 
 

(一)计算方法的误差

 
 1、存储设备制造厂商在标称存储容量时所使用的进制为1000为1K,而操作系统因为采用二进制的关系,格式化后软件占用空间时进制为1024为1K,这样就会令使用时的存储空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少。比如:

 
 存储厂商的标准:1MB=1,000KB))1KB=1,000byte; 
 
 操作系统的算法:1MB=1,024KB))1KB=1,024byte; 
 
 存储厂商的标准:128MB=128,000KB=128,000,000byte; 
 
 操作系统的算法:128MB=131,072KB=134,217,728byte; 
 
 关于容量问题这些都是正常的:128,000,000÷1024÷1024=122.0703(MB) 
 
 如硬件标称128MB的内存卡,换算成软件的识别的容量就是128MB×1000KB/1024KB=125MB,这样就会有3MB的计算误差。容量越大的内存卡产品,算法误差也就越大。

 

(二)内部文件占用空间

 
 在分区和格式化后,系统会在硬盘上占用一些空间,提供给系统文件使用,与硬盘一样,内存卡也是采用FAT文件系统,而FAT文件系统包括MBR主引导分区、FAT文件分配表和ROOT目录区等,这些区域一般占用几百kb闪存空间,所以操作系统显示的总容量和内存卡的型号容量存在差异这是一个正常现象。

 
 此外,由于闪存芯片本身在制造时的问题,闪存介质允许有坏块(BadBlock)的存在,这些坏块不能被使用,也不算做有效容量。 
 

(三)越用越少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用户发现当内存卡反复格式化之后内存空间竟然也会少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对此有专家给出了答案: 
 
 目前市面有部分产品在保存文件时会按照串行方式进行,当用户在进行读取或存储文件时,都会使Flash进行刷新工作,不断存储或读取就会使Flash闪存不断被刷新。因为闪存芯片内部需要有至少一个物理块(Block)作为交换块使用。其写操作过程必须经过先擦除,然后才能写入数据,而擦除的最小单位是一个物理块,但写数据的最小单位却是一个页(Page)。

 
 在闪存的存储单位中,一个物理块包含若干个物理页。因此写数据时,需要有一个空的、可以使用的交换块来存放不需要被擦除的数据。由于闪存的充放电特性,使得它的读写次数有物理上的限制。

 
 通常厂商会在内存卡内部做一个读写次数的计数,当内存卡芯片的某个物理存储区块达到读写指定的最高次数时,那么该块区将被设定为不再使用的区域,所以当不断刷新Flash时将会有可能加速Flash损耗。不过,目前多数闪盘产品已经可以保证擦写百万次以上的使用寿命。对于市场上的大部分产品而言都不会出现这样“越用越少”的情况出现。

 
 

(四)翻新伪劣产品

 
 这一点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明显的权益损害。由于市场上的内存卡品牌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大量超低价的内存卡或存储产品充斥市场,其中极少部分产品会出现使用劣质、翻新Flash介质以次充好的情况。一个标示有128mb的内存卡出现仅有一半容量的情况也不足为怪。由于目前的内存卡都采用了无驱设计,所以可以直接当存储盘使用,但这部分伪劣翻新产品不仅使用过程极其容易出现损坏现象而令用户丢失资料,同时,劣质翻新Flash介质也会比正规产品使用年限更“短命”。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不仅为自己的“钱包”着想,更应为宝贵的资料保存着想,切不可贪一时之便宜而损失重要的资料文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硬盘,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