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七章读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第七版)【原名:Personality,7th Edition】/ 作者:Jerry M.Burger / 翻译:陈会昌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全书共分为16个章节,包括人格的定义、人格的研究方法,以及人格的六大流派,分别为精神分析理论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每个流派又详细介绍了其理论模型、应用、评价及相关研究。最后有一章单独作为结语,讨论了人格、文化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试想下你是如何向一个陌生人描述你的性格呢?或许,你会先形容下自己是个什么类型的人:安静型,自主型,还是直率型?或者,你会描述你的特征:勤奋的、羞怯的还是友好的。无论如何,你会发现你都是根据相对稳定的特点来描述自己,要么把自己归为某一类人,要么确认自己具有某些特质。本质上,你都是用人格的特质理论来描述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人们使用语言以来,就试图描述人格,早期的特质理论家之一高尔顿·奥尔波特曾列举了英语中可以用来描述人的四千多个形容词,试图把所有这些特征组合成一个有用的结构。类型学的体系最初是为了区分和描述这些特征而产生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发现人有多少种类型,并且能确定每个人所属的类型。比如古希腊人按照体液将人分为四种类型,还有人根据体型把人分为三种类型。

不过,如今已没有人使用这一划分方法了,因为一种严格的类型方法会产生一些不易证明的假设。比如类型说假定: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适合于一种人格类型,而同一类型的人基本上都是相似的。这一学说还假定,某一类型人的行为与其他类型人的行为明显不同。你必须是非A即B,你不可能既A又B。

虽然类型说在普通人中间仍然很有市场,例如以星座分类,但时至今日,类型说已经为特质说替代了。

【特质流派】

1、作为特质维度的人格

首先,特质心理学家划定了一个能够展现于连续体上的广泛的行为范围。例如,成就动机涵盖了从高驱动坚持性的一极到毫无兴趣的另一极之间的范围。特质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人都处于该连续体上的某一位置。最后,如果我们想测量一个大的群体,并把他们的分数置于这一连续体的适当位置上,我们会发现,这些分数是呈正态分布的,只有相当少的人分数极高或极低,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一分布的中间部位。

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它是依据人们在某一个特征上所表现出的程度而分类的。这种特质流派建立于两个重要假设之上。首先,人格特征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比如,一个今天善于交际的人,在下个月、明年以及很多年后仍然善于交际。其次,人格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例如,攻击性较强的人在家庭纠纷和在足球场上表现出的攻击性都会高于平均水平。

2、特质流派的特征

首先,特质研究者通常没兴趣预测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行为,相反,他们想要预测那些得分处在特质连续体上某一范围内的人们有什么样的典型行为表现。

其次,与其他流派理论家相比,特质理论家常常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许多特质研究者更关注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而不是解释人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

由此断言特质研究者只对描述特质感兴趣,也是不正确的。确定特质和预测行为,常常只是解释性过程的第一步,常常也会有随之而来的调查具有独特特质者行为特征背后的那些过程,比如那些容易羞怯的人为什么逃避社会交往。

特质流派研究人格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容易把人们进行比较,一种对特制的描述把人们置于某一人格特质曲线相对于他人的某个位置。当我们说某人具有女性化倾向时,是说这个人比大多数人更女性化。

特质流派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对人格特质的研究结果只是为那些在某人维度上可能过高或过低的人们提供一个如何改变的方向。特质心理学家更多的是学术研究者,而非治疗师。

【重要的特质理论家】

1、高尔顿·奥尔波特

心理学者公认的第一部关于特质的著作是在1921年问世的。这一年,高尔顿·奥尔波特和他的哥哥弗劳德·奥尔波特共同出版了《人格特质:分类与测量》。奥尔波特同意行为受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影响,认为特质不能预测一个人将会做什么,认为人的特质在神经系统中具有物质结构。

奥尔波特把研究人格的策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整体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运用整体研究法的研究者假设,对所有人都可以描述其在一个单一维度上所处的水平,测量每个人在某个特质上的分数,并与其它受测者的分数进行比较。他把这些大致上适用于每一个人的特质称为共同特质。个案研究法试图确定各种特质的独特组合,通过这种组合来说明一个人的人格,而不是把所有人都归入预先确定的类别。

一般最能描述一个个体人格特质的形容词大概有5-10个,奥尔波特称这5-10个特质为核心特质。当我们想了解某个人时,就得先确定他的核心特质。然后确定他在每一种特质维度上处于什么水平。虽然不同的人特质数量不同,但有时候一个单一特质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格,这些为数不多的个体可以用一种首要特质来形容。有些历史名人他们的行为受单一特质支配,以至于这些人物的名字成了这类行为的同义词。

使用个案研究法的优势,是由个人而不是由研究者来决定测查哪些特质。运用整体研究法,那些由研究者所选定的特质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核心特质,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可能仅仅是奥尔波特所说的次级特质。

奥尔波特对儿童认识自己的发展过程很感兴趣。奥尔波特认为,刚出生的儿童并没有把自己与所处的环境区别开。逐渐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与这世界上的其他物体有区别。很快,婴儿就发现,他们可以控制自己身体的运动,而且在身体的某部分被碰触的时候能感觉到。由此,儿童产生了自我同一感和自尊,直至发展为对自我的充分认识。奥尔波特提出本体性一词,把自我的所有方面整合于一个单一的概念。

2、亨利·默里

亨利·默里与其他大多数特质心理学家不同,他研究人格的方法结合了精神分析与特质的观点。默里著作中的精神分析倾向还表现在他对人格理论的主要贡献:主题统觉测验(TAT)上。TAT是一种投射式测量,这种设计为了获取那些不容易进入有意识思维的材料。

默里称他的方法为人格学,并且把需要看做人格的基本成分,他的工作重点是了解心因性需要,即“在某种条件下以某种特定方式做出反应的可能性或准备状态”。他假定这些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无意识的,默里最终确定了人的27种心因性需要。

根据默里的理论,每个人都可以用人格的需要层次来说明。比如,如果你强烈的感觉到你需要拥有许多亲密朋友,那么你就会被看做是具有高亲和需要。这种需要的重要性不完全在于如何与其他人的亲和需要比较,而是与你的其他需要相比较时它的强烈程度。

默里认为,一种需要能否被激发,取决于情境,他称为压力。例如,你对秩序的需要在没有一个适当压力的情况下,如一个杂乱的房间,就不会影响你的行为。但这个压力也许只是你为了取悦你的同屋,而并非你喜欢整洁。

默里对人格领域的贡献还在于他的人格学理论所引发的研究。默里提出的一些心因性需要得到了深入的研究,被广泛研究的主要有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而研究者后来也都成了著名的人格研究者。

【因素分析与人格结构的探寻】

与其他理论家不同,雷蒙德·卡特尔不是先对构成人格的要素有了深刻认识的,他从事人格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探索究竟有多少不同的人格特质。心理学家们提出、测量和研究了数百种人格特质,然而,这其中的许多特质都是有相关的。为了揭示人格结构,卡特尔使用了因素分析技术。

举个例子来说明因素分析是如何确定基本人格特质的数量的。假如你用一些测验测量出抱负、同情、合作、决断、忍耐、友好、仁慈、坚持、创造性和关怀这十个特质。用这些测验对同一组人施测,每个人都会得出十个分数,你可以用相关系数来检验其中一个测验分数与其他九个测验分数相比较的情况。从这些相关系数来看,你会发现A组(抱负、决断、忍耐、坚持、创造性)之间高度相关,B组(同情、合作、友好、仁慈、关怀)之间高度相关,而A、B组之间没有相关。由此可见,合理的结论是:你实际上测量的是两个大的人格维度:一个与成就有关,一个与人际亲和有关。

通过对各种不同来源的资料进行分析,他试图确定这些基本要素到底有多少个,他把这些组成人类人格的基本特质称为根源特质。遗憾的是,因素分析的运用并不像这个例子所表示的那么单纯和清晰。其主要局限性之一是该方法受所收集的资料类型的制约。比如,当新资料出现,加入新的内容时,极有可能改变因素的数量以及与这些因素相关联的特质的数量。

为此,卡特尔考察了大量来自不同方面的关于人格的信息,通过研究,最终确定了16种基本特质,并于1949年发表了第一个得到广泛应用的人格测量版本:16项人格因素调查表,简称16PF。16PF至今仍然是应用广泛的人格问卷

1、大五

人格结构一直是人格研究领域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虽然在这个问题上从来没有取得过完全的一致,但是研究者们近来对人格进行因素分析时却有了一个惊人的,相当一致的发现。一些不同的研究群体从许多不同的人格研究资料中不断发现了五个人格维度的证据。虽然这些因素的确切命名和 确切数量上仍然存在争议,但研究者们还是不断揭示出与五因素所列内容相似的那些因素来。

这五个因素在大量不同方法的研究中都如此显著,以至于研究者称之为“大五”,不同的研究者会使用不同的名称,但用得最多的是神经质(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求新性(Openness)、亲和性(Agreeablenss)和尽责性(Conscientiouness),这五个维度的第一个字母组成OCEAN(海洋)一词——人类人格海洋。

神经质维度依据人们情绪的稳定性和调节性情况将其置于一个连续体的某处。那些经常感到忧伤、情绪容易波动的人在神经质的测量上会得高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因压力而感到心烦意乱。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低的人多表现为平静、自我调适良好,不易于出现极端和不良的情绪反应。

外向性一端是极端外向,一端是极端内向。外向者非常爱好交际,通常还表现为精力充沛、乐观、友好和自信。内向者的这些表现则不突出 ,他们“含蓄而非不友好,自主而非追随他人,稳健而非迟钝”。与内向者相比,外向者有更多朋友,花更多时间在社交活动。

求新性是指对经验持开放、探求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人际意义上的开放。构成这一维度的特征包括活跃的想象力,对新观念的自发接受,发散性思维和智力方面的好奇心。在求新性上得分高者是不依习俗的、独立的思想者。得分低者则多数比较传统,喜欢熟悉的事物胜过新事物。根据这一描述,创新的科学家和艺术家自然会在求新性维度上得分高,有的研究者把这一维度称作智力维度,其实它与智力不是一回事。

在亲和性维度得分高的人往往乐于助人,可信赖和富有同情心。而那些得分低的人多抱有敌意,为人多疑。宜人者注重合作而不强调竞争,反之 则喜欢为了他们的利益和信念而争斗。

尽责性指我们如何控制自己,如何自律。居于该维度高端的人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并能持之以恒。居于低端的人马虎大意、容易见异思迁,不可靠。由于这些特征总是表现于成就或工作情境中,有些研究者称之为成就意志维度,或工作维度。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测量人格,许多研究者都还是对“大五”的普遍性抱有深刻印象。不论是通过自陈量表,还是其他方法考察人格,都支持了五因素的观点。在对小学生的的研究中,也支持了大五人格,而且显示出在时间上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简而言之,来自不同方面的证据都表明,构成我们人格的那些特质 ,是可以根据五个基本的人格维度来加以组织的。

2、对大五模型的批评及其局限性

虽然对五因素模型的研究得出的结果相当一致,但这一模式依然受到了批评。首先,对这五个因素的含义存在争议,虽然人们可以在表述人格时把所有的特质纳入这五个因素,但这一模式却未必能够准确涵盖人格的复杂性和微妙性。因为我们表述人格特质的能力受到我们语言中所拥有的形容词的限制,或者我们认知能力可能就局限于这五个维度。

基于此,许多研究者开始探讨,这五个因素是否存在于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中,虽然有些例外,但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五因素模型在对人格的表述上可能是全球通用的。

第二点,关于人格大五因素模型的结构,依然存在着不同意见。比如,有些因素分析的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与五因素的结果相吻合。研究者有时发现有三个或四个因素,最多的时候发现多达七个因素。还有一项研究提出大五实际上可能只反映了两个超级因素。这种令人困惑的结果使得有些心理学家将其称之为“大五加减二”。

大多数研究发现,五因素并不包括像“独特”或“不道德”之类评价性的特质。当把这些评价性的词语包含进来做因素分析时,就成了被研究者称之为“大七”的因素结构。

此外,还有些人格描述不能被五因素模型所包括,这些独立的特质包括虔诚、朝气蓬勃、节俭、幽默、狡黠。

另外一些研究指出,即使因素分析得出的是五个因素,但在把一项研究与另一项研究做比较时,这些因素也并不总是相同的,研究者对于其中有些因素的命名也存在争议。支持者辩证,使用不同方法和不同研究对象获得的因素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第三,五因素模型一直因其非理论性而受到批评。也就是说,研究者并不事先假定他们的因素分析研究将会产生几个因素,这些因素是什么。而是在缺乏预先的推断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对研究结果的任意解释。有些人格理论家推论,大五维度发展具有某些进化论的原因,也有人猜测,五因素可能与神经结构有关,但由于这些假设都是在看到研究结果后提出的,所以研究者没有证据来解释,为什么在我们的研究中总是出现这几个因素。

如果继续发现人格五维度模型的证据,是否意味着特质理论家最好还是就只考察这五个主要特质,而不必再涉及他们正在研究的那数百个特质呢?显然不是,大多数情况下,要预测一个人的行为,考察某一具体特质比测量一个更具综合性的人格维度要实用得多。但这并不是说,了解一个人在五个基本维度上居于什么位置是无用的,相反,有些研究表明,大五模型对诊断临床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是有价值的,而且大五维度上的得分常常与人们的工作绩效有关。

【情境论与特质论之争】

1、对特质流派的批评

在人格测量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被滥用的苗头。沃尔特·米歇尔指出,很多心理学工作者仅凭一两个测验的分数就对重要问题作出决定,如精神病诊断或一个人是否该入狱。他认为,没有实证证据表明人格测验能够准确地预测这些行为,因此,过分依赖这些分数是不恰当的。他还认为,无法证明行为能够在不同情境中保持一致。比如一个在某种情境中能直言不讳、勇敢无畏的人,在另一种情境中可能就变得温顺、胆怯。

(1)特质测量不能准确预测行为。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决定行为的究竟是人格还是情境?主张情境论的人宣称,行为几乎是由情境决定的。而另一方的支持者则认为,稳定的个体差异是决定我们如何行动的最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个人和情境都与人的行为有关。但遗憾的是,任何这类研究的结果都受到情境类型和被考察人格变量的种类的局限。比如,对于高自尊和低自尊的考察,如果放到一座大楼失火的情境下去考察,还是放到仅仅是如何对待批评而言,其结果显然是有很大不同的。

如今,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行为是由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的。这种研究特质、情境和行为之间关系的方法叫做人-情境法。

尽管如此,关于用人格特质预测行为的效度问题仍然存在争论。米歇尔指出,人格特质的分数与行为测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少能超过0.3或者0.4,从统计学上说只能解释行为变异的10%,虽然这些数字证实人格与行为有相关,但仍有大量行为无法用单一特质分数来说明。

(2)没有证据支持跨情境的一致性。有研究者花了几年时间对八千多名小学儿童做了关于诚实性的调查。他们从23个不同方面对诚实做了调查,发现这些测量之间的平均组间相关只有0.23.

虽然人们的行为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相当明显的一致性,但米歇尔却认为这与实际不符。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东西;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看到处在一种情境中或充当一种角色的人,而不能充分认识到情境对其行为的影响程度,有时我们对待人们的方式会导致他们的逢迎或对抗,而非真实行为。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可能会更多地看到人们的行为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而实际并非如此。

2、对人格特质的辩护

特质理论的拥护者指出,如果没有可以预测的行为方式,人们只能用随机方法选择结婚对象,配偶的行为会随时间、情境的不同而发生无法预见的变化。

特质心理学家认为,研究者不能在人格特质与行为之间建立有说服力的联系,是因为他们对行为的测量不正确。批评者用来做例子的典型研究都是用人格特质分数来预测对行为的一次测量。这违反了心理测验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基于一个题目或者一个测量所获得的行为分数在信度上是非常低的。可惜,在米歇尔发起攻击的时期,很多特质研究基本上都是用单一题目的测验来测量行为,一种人格特质也许能够很好的预测行为,但是心理学家如果不能可靠地测量行为,这一点就无从验证。

作为单一题目测量的一种替代,研究者可以进行“数据累加”。如果你想测量学生在学习上花多少时间,那么你每天晚上观察他们的行为,连续观察数个星期而不是只观察一个晚上,你获得的分数就会好很多。

(2)确定相关特质。人格特质测量通常无法突破0.3到0.4的界限,其另一个原因是研究者也许考察了错误的特质。考虑一下奥尔波特对核心特质和次级特质的区分。如果一个特质对某个人来说是重要的,核心的,那么这个特质更容易预测他的行为。但如果你的研究包括了那些并非视其为核心特质的人员,那么你的特质分数与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就会降低。

(3)10%的变异性的重要性。为人格特质辩护的最后一个论点涉及从0.3到0.4的相关系数的意义。一个研究群体通过检验一些经常被作为“重要发现”而加以引用的社会心理学(注重情境的)研究,将其中获得的资料转换为相关系数,发现其相关性为0.36至0.42,就是说,这些情境变量的“重要”作用在统计学意义上也不比特质变量更重要。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察了一项大型医学研究,因发现阿司匹林可以明显减少心脏病发作而被大肆宣扬的研究,被研究者们认为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发现,但是当检验这些数据时,发现医学研究者们从中所依据的相关性只有0.03左右。这也是一种检验方法,将人格研究中的变异系数与其他领域的研究结果做比较。

当我们试图用人格测验分数预测行为的时候,必须记住,我们感兴趣的多数行为都是由很多原因决定的,而非单一因素。当我们考虑影响行为的所有复杂因素时,人格心理学家对其所做出的甚至仅有10%的解释,但是,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3、关于特质的争论的目前状况

如何恰当地使用人格特质测量?仍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批评者提醒心理学者要恰当使用特质分数,这显然是对的。这一争论的另一个积极成果是引起了对数据累加问题的关注和对相关特质的确认,虽然这些方法在未来研究中会被运用到何种程度还有待时间检验。

【应用:工作岗位上的“大五”】

雇主们多年来都把人格测验分数作为录用和提拔员工的依据。与此同时,批评者指责雇主在做出这类决策时一定在错误地运用和解释人格测验的分数。研究表明测验分数与工作绩效之间只有低相关。

人格测验对工作成就的预测究竟有多大价值?随着大五模型的发展,许多研究者提出用大五模型确定的五大人格维度来解决人格与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问题。多数研究表明,大五人格因素中,尽责性是工作绩效的最佳预测指标。在尽责性上得分高的人认真谨慎,善始善终,独立性强。他们对工作不会敷衍了事,而是肯花时间,准确彻底地完成任务,做事有组织性,会在开始一个大的项目前做好计划,这些人努力工作,持之以恒,成就动机较强。

在亲和性上得分高的人,信任他人,容易合作,乐于助人,在常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表现得更出色。在商界,外向性胜过内向性。而求新性对于有些工作来说独具优势。总之,了解一个应聘者在大五人格维度上的得分情况,对做出录用决定而言可能是很有用的。

尽管如此,但如果由此断定录用员工时总是选择尽责性得分最高的人,就过于简单化了,人格也许能够说明工作绩效变异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它只是影响一个人工作表现的诸多变量之一。

【自陈式调查表】

自陈式调查表比任何其他形式的人格评价应用都更广泛。相对简单的计分程序使得测验者能得出一个或者一组可以在某一特质连续体上与其他人做比较的分数。自陈式调查表在职业心理学家中很流行,因为它可以以群体的方式实施,人们不需要经过太多培训便可掌握实施方法。自陈式调查表评分也相对容易和客观,研究者一般只计算与之匹配的题目的数量,或者合计全部的反应值。而且,自陈量表相比其他工具有更高的表面效度。自陈调查表在形式和容量上各不相同,有些不足十个题目,有些则多达五百多个。有些需要计算机对若干个分量表和比较组做出详细分析,有些只是给予某一个特质维度一个单一的分数。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修订版MMPI-2于1989年出版。其包含567条“是-否”题目。从这些题目中可以得到若干个分量表得分,而这些分量表得分全部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对受测者总轮廓的描述。大多数心理学者做评价时更关注总分的样式,而非某个分量表。他们尤其感兴趣那些显著高于或低于大多数受测者的分数。对某些特殊心理障碍或概念感兴趣的研究者通常选定那些能把其所关心的群体从正常人群区分出来的题目。

多年来,MMPI一直是应用最广泛的临床测量工具之一。但是,跟其他问题一样,对于量表的效度、由测验编制者提供的常模数据的适用性、设计测验时所要测量的建构的性质等问题,心理学者也一直有所争论。

2、自陈式调查表存在的问题

使用自陈式调查表的研究者始终必须考虑受测者准确提供自身信息的能力和愿望,有时,这些不准确的信息能够被查明,测量分数作废处理,但多数情况下,这种错误信息都很难被发现。

(1)伪装。有时候自陈式调查表的受测者会故意提供误导信息。例如,有些人在接受一项测验时会“伪装好”,就是试图表现得比实际要好。当然,也有为了逃避进入“安全”医疗环境的“伪装坏”。在这些情况下,首先,不应该仅根据测验结果就做出重要决策。此外,测验的编制者会在测验题中加入预防措施以减少伪装机会。还有一种选择是直接测查其伪装。

(2)粗心大意与恶意对抗。虽然施测者通常能严肃对待测验,但受测者却未必总是如此。他们或者对长时间的测验感到厌烦,不愿意仔细阅读测验题目,其结果是,他们的回答有些甚至全部都是随机做出,或者很敷衍的回答。更有甚者,受试者有时会玩世不恭或者故意提供错误信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详尽的解释测试指导语,强调测验的重要性,并监督整个施测过程。

(3)反应倾向。有一种为了测验叫做社会赞许性的反应倾向的测量,它指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展现自己受人赞许的一面。与伪装不同,伪装是指人们故意以不准确的方式对测验题做出回答。社会赞许性高的人并非故意以一种比其真实情况好的方式来表现自己。默认(或赞同)反应倾向也是某些自陈式量表的一个问题。比如某一特质的得分仅仅是在一个量表上回答“是”,那么不管题目内容是什么,有很强默认倾向的人在这一量表上得分都会很高。解决办法是,测验编制者把一半的题目倒过来说,即有时以“是”表示该特质,有时以“否”表示该特质 。

总之,自陈式量表有许多优于其他评价方法的特点,但施测者并不能总是假定受测人的反应能准确表现出他们的特质。至于,自陈式量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应受测者是否希望或有能力表达自己,可能永远无法知晓。

【特质流派的贡献和批判】

特质理论家多从事学术研究,而不从事治疗。他们所关注的焦点是对行为的描述和预测,而不是行为的变化和发展。特质研究很少探索一个人的行为,这些不同于其他流派的特点,使其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同时也招致了批评。

1、优势

与佛洛依德和许多新精神分析主义者依赖直觉和主观判断的做法不同,特质理论家运用客观测量方法来检验自己的理论建构。像卡特尔等人只凭数据说话,然后再进一步接受实证方法的检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仍困扰其他流派的偏见和主观性。

特质流派的另一个优势是其在许多方面的有效应用。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对来访者进行诊断时大多按惯例使用特质评价。许多教育心理学家也在他们的工作中使用特质测量。在工业和组织机构工作的心理学工作者经常使用人格特质测量作为招聘和晋升员工的依据。就业指导咨询人员经常根据特质分数来帮助客户选择职业。

特质流派也引发了大量的研究。有关人格的期刊中充斥着有关人格特质的调查。每年都有新的人格量表被编制和发表。通过人格特质的测量来预测行为,已成为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从事研究的一个特征。

2、批判

对特质流派的批评常常不是针对这种方法所考察的内容,而是针对这种方法所忽略的内容。特质心理学家根据特质来描述人,但却不解释这些特质如何产生,或者怎样才能帮助这些得分过高或过低的人。特质研究方法在查明潜在问题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它的应用性。

另一种批评则针对其缺乏一个统一结构。虽然所有的特质理论家都使用实证的方法,都关注对特质的确认,但是却没有一个理论或者一个最基本的框架结构把所有的理论统一起来。尽管有研究仍在继续确定这些模式中的哪一种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框架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很难获得一致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格心理学》第七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