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羡慕管理培训师(之后统一叫‘培训师“或“讲师”,只局限于管理领域的商业讲师)的收益,一天6~7小时下来,怎么也得5k-40k不等(其实应该分摊到开发课程和淡期)。其实不知道讲师之路的艰难和艰辛,听笔者娓娓道来。
【TTT认证之坑】
中国最有名的职业讲师培训机构,一个是央企中智的”CIPMT国际职业培训师“,中智上海比中智北京在TTT方面运作的好的多(他们自我感觉特别牛),平均一个月1个班,北京3个月一个班,一个班30人左右。其实一个很重要原因(推测),上海的培训市场相对接纳度高些,比如一天2000元的培训,北京个人掏腰包觉得贵,上海觉得很正常。另一家就是来自广州的私企众行的"AACTP培训师认证“,上海、北京都有开班。
80%参加这类班级的学员都做着一个”讲师梦“,以为参加这个认证就走向了讲师之路,殊不知,市场是残酷的。中智的官网有一个细节,您看到了吗?十周年庆典捐款才有3100元,刚刚够一个低端老师一天的课酬。认证后有多少人会走向讲师之路?有多少人能够讲到100场商业培训?有多少人能够讲到300个商业客户?有多少人能够进入100万俱乐部(培训师界的一个成功标志,一年100万课酬,连续3年)很难说。
你看看市场上企业选择讲师的指标,只有极少数没眼力的HR才会看重讲师的TTT认证。那么有眼力的HR(或培训管理者)看什么呢?
一是看背景,你所在企业的知名度和规模以及你常驻城市,所以中国真正有大企业总部集聚的城市非上海和北京莫属,广州深圳都不成,其他城市更不用提了。这一条就把你的路堵死了。比如你在大连,你就算很牛,这样的二线城市市场有限、节奏很慢,企业请培训师授课没成习惯,名气传播出去的速度就慢,参加公益活动就混个脸熟,而且你的差旅成本比北京上海本地讲师的成本高,合计后聘用你的成本就会提高。培训界的视觉引导毛泡泡讲师算是例外,虽然她的总部还是设在上海(上海发家),但上课地方在大理,那是因为在培训纵向细分领域遥遥领先,也跟报名的30-40岁女孩子在偏艺术领域有点感性有关——毕竟在风景秀丽的大理上课也是一种极高的体验,他们舍得。
二是看大纲,好的课纲跟别人不同。课纲要体现所讲专业高频常出现的”问题逻辑“,而不是”学科逻辑“。也有很多培训机构喜欢使用泛泛的”大众课纲“,只能说明他们的水平有限,求稳心态重。
三看口碑,同行企业HR用过后介绍的,成功率多70%。毕竟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总有把自己冠以”xxx首席yyy专家“忽悠存在,连个控场都解决不了,鉴别真假讲师尤为困难。
有人说了,要看视频,10分钟视频能看出什么,讲师风格仅此而已。
另外20%参加TTT认证培训的讲师,是为了部分看重证书的HR去学的,他们的目标清晰。至于TTT学习能否给学员带来呈现技巧和课程开发的收益,个人觉得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一个成熟讲师是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的,绝不是这么短的几个月时间够的,需要3年及以上的时间(有机会说为什么)。
【品牌课程认证之坑】
这个行业最顶尖的一类讲师,几乎没有认证任何课程,都是讲自己的课程。讲别人的课程受限制很多。比如有一个知名品牌的课程认证,他的授权范围是你只能在你打工所在公司内部讲授,不得在市场讲授。还有一种是每授课一次,就得交一定费用,比如视频使用费用,没有秘钥,视频无法打开,测评更是这样。有的品牌课程认证费用是不少的,少则2-3万,多则5-10万。这个品牌课程越出名,认证越多,市场上这样的老师越好找到,为什么找你?你想过没有?最后又轮到背景和关系要素考量之争。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你讲的品牌课程比较多,你如果打算开发自己的课程,你很容易“受品牌课程毒害”,形成思维定势,虽然你不会出大错,但是你的创新能力变差——你以为好的课程就是品牌课程那个样子。可是时代变迁,如今的学员如果真学习,可以搞到一切知识层面的东西,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都得变化,有机会细讲。
个别品牌课程认证费用比较便宜,有两个原因,是因为课程开发后有人”背叛“自立门户(这也是为什么培训机构不养和养不住高手的原因,培训机构的专职讲师一般都比较囊或中等水平,一会讲),原东家为打击他,以极低的价格(几千元)进行课程认证,这有点像当初任正非成立“打击港湾办公室”,以牺牲一条产品线的代价干掉李一男。还有一个原因是版权人放弃版权,DISC就是例证,原版权人2014年版权到期,没有续约,70多岁了。后有培训师抓住机会,开发DISC课程,投放市场,原来北京的DISC市场以托马斯国际为主。
【全职讲师之坑】
我烟台一个同行哥们,很精妙的描述了自由讲师的商业模式——猎人模式。运气好,就有的赚,运气不好,就没食物吃。从11月到来年3月,漫长的冬季也是讲师的淡季。旺季累的要死,淡季闲得要死,如果你不学习的话。我的淡季也很累,因为要写书、开发和优化课程,非常动脑的事情。
所以有的讲师就想——要不,去类似AMA的知名培训机构做全职讲师。那个地方真是一个大坑。首先品牌机构的品牌课程有非常多的要求,对于课程的框架和知识点,甚至辅助素材都有严格要求,你发挥的余地不多,这是为了保证课程复制中课程质量的稳定性,但是对于你——你就一个“人肉喇叭”,在不断的重复中,你有多少成就感?!除了领导力课程,测评类和沙盘类课程都有类似特点。
你想只要赚钱就可以了,管那么多了。你不知道这些知名的培训机构,比如DDI,他们的讲师的工资是固定工资!对!没有提成,也就是说一个月讲10天,和讲18天,拿到的钱是一样的。你说可怕不可怕。而且这些外企背景的培训机构全职讲师基本被台湾讲师占领,像管理高尔夫大陆讲师就有2个,有的机构一个都没有。是大陆没有适合的吗?我看未必,圈子文化在起作用吧!台湾讲师真的厉害吗?上过课的体会,大家一致反映,就那样!互动多,内涵少。就是打了一个时间差,台湾发展早。以后,对不起,台湾讲师要逐步减少了,我们的水平在逐年提高!不完全统计台湾讲师在北京的有200个左右,基本定居望京居多,上海更多,数量不详。
【行业讲师之坑】
培训服务市场的纵向细分一直都有,比如有专门做地产培训的深圳赛普,也有做电力行业的,银行业的。他们一般都养着5-20名全职讲师。这类讲师的底薪不高,通常只有5k月薪+提成。我就知道一家深圳的银行培训机构,他们的讲师每年涨薪一次,每次1k,但是评估费用一般为3万左右,要给公司,你说可笑不可笑,涨薪还要自己出钱~
最致命的是这类行业讲师的内容都是跟行业专业力相关,一旦这个行业不成,流向市场,所讲的内容非常受局限。比如银行这几年不景气,银行类讲师进入市场,大多数发展并不好,因为没有自己跨行业的核心主打课程。
这类机构多在深圳和广州,对讲师的口味和京沪不同。
【培训机构之坑】
培训机构一般有一个部门,讲师中心,专门管理讲师的。这样的岗位都是老板嫡系,非常稳定,一般是一个中青年女性居多。他们一般有一个讲师库,有200-2000个讲师名单。但是受人的惯性作用,他们一般就经常使用20--50个讲师,习惯了。有时,讲师不擅长某个话题,但是培训机构信任讲师,就会把其他老师的课程大纲或课件发给这个老师,这种情景比较常见。
一个新接触讲师,即使试讲通过,也只是一个备份,而且拼命压价(压得讲师不爽),因为价格低质量可靠才有pk掉原有御用讲师的机会,x君咨询机构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
如果老板也讲课,这样的机构一般不会优先用你的,他所有的销售都是推他的课程。如果你们讲一样的课程,你就不要去碰钉子了。他都饿着,怎么有格局和你合作。而且这样的机构让讲师不踏实,坐在最后一排的,即是你的老板,也是潜在的抄袭者,角色模糊。
如果机构有自己的品牌课程,一般不会优先用你的,它所有的销售都是推他们自己的课程。
如果机构是异地的,一般不会优先用你的,因为涉及差旅带来的成本提升。
有的机构比较跟风,追流行,比如益策。阿里系是非常庞大的,如果你听过他们不同人的课程,你会发现有40%-80%的差异,说明阿里是松散的组织,其实是不容易学,文化是最难学的,跟创始人有很大的关系。益策的阿里系列课程猛推,很让人担心,互联网公司能学到阿里多少东西?如果你背景不是阿里,不是”明星企业“,就算是知名企业也没什么机会。
微妙的是,即使是有的机构合作过的讲师,不久就不再合作了,大概1-3年。我想个中原因复杂,不合作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不尊重讲师,比如为省钱,让讲师当快递,拿印刷好的培训手册;对讲师提出很多要求,而不是支持,让讲师不爽;一旦课程结束,态度变化比较多;拿讲师的利益换取甲方欢心,比如要课件这事;不懂瞎指挥,我们知道培训机构的销售大部分都不是一流学校毕业的,仗着经验多,指手画脚;疑心病重,对甲方现场正常的与讲师接触敏感,担心走私单,等等。当然也有讲师不配合做训前调研,不做课程修订,课堂惹怒学员,迟到,讲师内容不够好等等讲师的原因。所以,一个现象就是厉害的讲师往往最后就是单干!
还有一种机构,忽悠你,他们只是想拿到你的大纲等资料,关注你的变化,嘴上说合作,其实不会和你合作,把你推出名声了,你的课酬提高,一旦翅膀硬了单飞或跟更大的机构合作,他们有什么么好处呢?他们只想做着锦上添花的事,雪中送炭门都没有!
还有一种特殊的机构,比如xx堂,他们要上市,跟你签订合同(现在的合作合同基本都是框架合同,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就是把你的信息放置到网上,给投资人看的,并不是真的合作。这些合约中也有一些霸王条款,比如这一条”在合作过程中,甲方须于合约到期当年x月日前向乙方提报下一年合作价格调整需求,双方协商确定是否进行新合约的签订。如甲方在该日期前未提出,视为甲方同意双方按本合同约定之合作条件继续履行一年“。培训师不提出解约,就算自动续约,哈哈。
返点的问题。培训机构的销售有一些是要返点的,讲师收到钱之后,一般会拿出一定比例的钱给销售。我就知道有个别讲师第四次课程全部课酬返点。你明白为什么不与你合作了吧~
合作的最后就是利益交换的问题,情感、诚信和信任的作用反而次之了,而且经常被扔到九霄云外。
【讲师经纪之坑】
讲师经纪是这几年新兴的产物,为诸多企业服务,更为新兴和国企背景的培训机构服务(他们懒,没有KPI压力)。但是他们人为的”造星运作”却是搞乱这个市场的行为,为更多人质疑讲师混乱增添证据。我亲见一个机构为包装一个讲师,实在找不到一个点了,让他们拼凑了一本德鲁克书籍出版,实现一人一课一书之指标。而且“贴标签”是很多讲师经纪的拿手好戏,就是只为一个讲师定位一个方向,殊不知讲师定位和课酬定位都是根据讲师经验、背景、课程行业领先而定的,不是讲师经纪人为指定的,你说达尔文有几个标签,就一个吗?而且讲师经纪压低价格,因为给培训机构后还要赚钱,比如给客户15k,培训机构给8k,讲师经纪剥个皮,给到老师手里就是3-4k,欺负新人老人是常态,吃完原告吃被告。
【年龄之坑】
最好的讲师年龄是35-50岁。许多讲师都不停的健身,因为长时间出差讲课,对体能要求比较高(连续站1-2天,火车飞机的)。咽炎、颈椎病(写课件电脑伏案造成)和腰椎病(久坐)也是常见的职业病。有的讲师故意提高价格,减少授课量,因为支撑不了。如果有外地出差的话,一天的课程伴随2天的行程(一去一回),除了经常飞来飞去的自豪感,谁累谁知道!一个讲师一个月的极限量是15天课程,基本满负荷,坚持不了2年,就垮掉了。而且没有时间更新课程,就是不断重复,成就感减少很多。我知道有的老师一个月18天,脸色非常不好看。熬夜备课是常态。开发一个新课,像生孩子一样,孕育期很久,比如我的《视觉引导与培训教学》、《视觉引导与引导会议》、《视觉引导与思维导图》三部曲课程孕育整整一年,从2016年12月开始到2017年11月末,虽然我有10年的国画经验(画虎为主),但大二之后就再没动笔,过程痛苦和快乐并存。
还能熬多久?一个讲师理想课量是5-8天。你不是一个人,很多讲师还有家庭和孩子,他们也需要陪伴,可能还需要高质量陪伴,这些都是矛盾。
说讲师是青春饭一点不为过,不比模特、空姐好哪里。
【结束语】
如今我们的企业快速变革,学员的口味发生变化,如果学员够努力,就能找到大部分知识和经验。那么讲师和培训管理者的路在哪里?但是现实是,同行相轻,讲师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另一边,70%培训机构摆布讲师如棋子,同时发出”钱被你们赚去了“的抱怨。
我们不是一条船上的人吗?谁来窥探趋势,迎接变化,引领变革?
像我这类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开发课程,搞搞创新的人难道不被尊重,谁有资格被尊重?(别笑,我很严肃的)
讲师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融合了他的课程、讲授法、经验与临场发挥的现场是一种特别的体验类产品,它理应被尊重,它其实接近不可复制,独一无二,优秀讲师尤其如此。
尊重讲师,就是尊重未来老去的你,愿讲师与机构合作无界,质效同升。
否则,就是讲师与机构渐行渐远......
这种情形发展下去,就是讲师与甲方直接连接,那么有培训机构什么事?
2017.11.30 写于北京百望山
----------------------------
【作者简介】
王泽一 管理沟通 / 组织学习 / 团队绩效的探索者、实践者和创新者
《说话无小事》系列原创课程培训师
已出版《竞争拐点》、《从培训新手到培训专家》,即将出版《沟通的五重世界》
【添加微信者,请列:真实中文全名 常驻地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