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联合培养博士经验分享(一):联系学校篇

前 言

在美国已将近2个月了,目前一切都挺满意的,趁着周末时间(拖延症啊~~本该2个月前要写好的)记录下自己申请CSC公派联合培养历程,恰好10月份正是申请的黄金时节,所以希望本文的经验分享对大家有些许帮助。(这篇文章也有放在我的公众号:小迪铺子,欢迎关注哈)

这个系列我打算分3个part来介绍:一是联系学校篇;二是行前准备篇;三是交流生活篇。在开始分享前,有以下3点需要大家事先了解清楚:

1. 项目简介

CSC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顾名思义,这个项目主要针对国内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CSC可以资助这些学生到国外进行6-24个月的学习研究,最后获得CSC出具的出国留学人员证明。对于绝大多数像我这样的“土博士”来说,这是我们丰富专业知识,了解国外文化(游遍美国)的好机会。

2. 联合培养博士利弊

a.科研:可能接触到较高水平的研究,感受先进国家的科研氛围,扩展个人视野,提高英语能力等;

b.就业:拥有出国留学经历,有利于就业;

c.费用:国家资助,能够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甚至会有结余;

d.时间:可能会耽误毕业论文撰写进度,导致延期毕业;

e.移民问题:必须回国服务2年。

3. 本系列适合对象

a.适合国内博士生,想申请访问学者的老师可能不能完全适用;

b.适合文科专业,特别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同学;

c.适合计划申请美国院校的同学。

一、联系过程

(前方预警:这一小节的叙述可能会絮絮叨叨,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我整个血泪交加的充满教训的并不成功的联系过程。)

我是2018年1月中旬左右才开始准备,虽然2017年8月已考雅思(参见https://www.jianshu.com/p/baafa5470473),但是9月开学后一直忙着课堂作业、导师任务等,直到2018年1月份学校放假后才抽出空来开始我的大海捞针般的联系学校和老师之路。当大部分同学已打包回家时,我仍然无比焦虑地呆在学校图书馆写研究计划、做简历、查学校资料、发邮件……那段时间几乎是每天下午和晚上发邮件,第二天早上便收到拒信或安慰信(婉转拒信)的状况。就这样2周过去了,颗粒无收,身心俱疲,随着春节邻近,我也只好收拾一下回家过年了。虽然我嘴上和家人朋友说放弃了,也安慰自己明年还有机会,但仍旧心有不甘,于是在家过寒假的两周时间还在挣扎着每天坚持发邮件。值得一提的是,有个老师(即我现在的外导)反馈说她已答应接收其他学生、但明年有名额、问我是否愿意,我没有拒绝明年的邀约,只是回复说很希望今年过去交流。

一个月左右的密集联系过程暂时告一段落了,内心也慢慢接受了失败的局面。然而当我3月份回学校时,峰回路转,我意外得知外导答应接收的学生临时去不了了,因此我幸运地捡了个漏。然而,接下来面临的挑战是:一是离学院上报名单的截止日期只剩3天,二是国内导师的阻扰(说多了都是泪)。所幸的是,外导特别给力,立马完成一堆paperwork,给我发了邀请函,国内导师也最终给我放行。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经历的与外导沟通、说服国内导师、内心挣扎、材料提交……,环环相扣,若有一环断了就会前功尽弃。总而言之,能够顺利申请出国交流要特别感谢三点:一是人超nice的外导,有求必应;二是师兄师姐给予的开导,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智慧与国内导师协商沟通;三是一个师兄的助力,在他的帮助下,我仅用了一个下午,以火箭般的速度搞定了他花一周才弄好的申请材料,最终踩着deadline顺利提交。

以上的碎碎念大家可自动忽略,直接跳到第二和第三部分来了解比较客观实用的建议哈。

二、联系材料

1. 邮件(俗称套磁信)

一般是交代自己的研究方向、对该老师研究工作的了解、简要提及目前的研究计划、表达个人的研究热情等等。当时结合了“小木虫论坛”的邮件模板和个人情况来写,在海投时候会根据不同老师稍微调整内容。

2. 英文简历

可以参考国外老师的简历格式。一般在国外高校的学院网站上都会附上各个老师的简历,大家可以下载下来,模仿其基本结构和格式。当然,简历最重要的还是内容,我个人认为可以适当修饰一下自己,但也不要太夸张。

3. 研究计划

由于此前恰好写了一篇课程论文,考虑到自己时间不足,就花了一下午把该论文翻译成英文,删掉研究发现和结论,改成proposal的形式。当然,这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如果大家时间充裕,可以认真思考自己去国外要学什么以及博士毕业论文要写什么,这样日后出国交流也更有收获和针对性。

4. 邀请函

这要分两种情况,一是需要我们自己拟好,让外导修改措辞并签字确认;二是幸运的话,外导会写好邀请函,我们不必操心。我当时是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直接拟了一份邀请函让外导过目签字。注意:邀请函要严格按照CSC规定的内容来写,避免多次返工。

5. 英语证明

建议有时间要考雅思托福等英语水平证明,虽然CSC承认外校组织的视频英语面试证明,但是实际会遇到各种问题。以我为例,当时外导同意接收的前提是要么提供英语成绩证明,要么参加他们组织的英语视频面试(面试费150刀左右),在我仅剩3天时间的情况下,如果我当时没有通过雅思考试,而必须进行视频面试,那么肯定会耽误后续申请进度。

以上部分资料,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私信我领取,仅供参考。


三、注意事项

1. 联系外导方式与原则

一般而言,联系导师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a.导师推荐。这种是最便捷且最稳妥的,省去了中间多个“套磁”、面试过程。而且这种国内外导师本来就有合作关系的,在申请CSC时也更有优势(同等情况下),因为CSC似乎重视国内外导师的国际合作情况。

b.会议相识。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参加会议或讲座的经历。在这些会议(讲座)上经常会有国外老师前来做报告,可以趁此机会多与心仪的老师沟通联系。一般来说,通过会议相识而拿到offer的成功率也比较大。

c.同学推荐。这条路没有导师推荐来的高效迅捷,也没有会议相识这种面对面接触来的直接,毕竟隔着一层中间人,推荐成功率也随之下降,但如果有师兄师姐帮忙推荐,也值得一试。其实我当时也有2个朋友愿意帮我推荐,但是他们所推荐老师的研究方向(如绩效管理、农林经济管理)都与我的相差较大,内心的执念是想找契合自己研究方向的老师。

d.海底捞针。最后这种是成功率最低也是最心累的方式了,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要经历这种“海投”历程。当然“海投”也有两条路径:一是登陆国外学院官网主页上的Faculty Directory,一个个搜索符合自己条件的老师;二是在与你领域相关的顶级期刊上或是自己平时阅读的英文文献里寻找契合的老师,然后就可以狂发套磁信啦。

联系外导原则有以下几点:

a. 尽量选择导师是外国人,华人导师容易踩雷!并不是说选了华人导师100%审核不过,但是大家尽量不要冒这个风险。下图以身边同学申请情况为例,你们便可一目了然:

CSC联合培养博士经验分享(一):联系学校篇_第1张图片
csc审核通过条件

b. 联系外导时注意时差以及尽量避开国外的周末和假期,比如圣诞节,寒假等,节假日一般很难会有老师回复;

c. 一个学校一次最好只发给一个老师,避免老师之间互相交流而引起尴尬;

d. 给老师发邮件后过了3天仍然没回复,可以考虑再发一遍,有可能ta当时没及时查看邮件,但不要频繁地骚扰老师。

2. 联系工具

a. 邮箱。国内QQ邮箱有可能收发信息不便,因此尽量选择一个国际常用的邮箱,如outlook邮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b. 小木虫论坛(app)。虽然论坛里的经验主要以理工科为主,但也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我的套磁信、邀请函模板都是在这里获取的。

c. Excel表。为了清楚了解自己申请情况,所以我用Excel做了一个联系列表,避免重复发邮件等问题。

d. 百度等搜索工具。对于海投者,非常有必要了解国外学校和学科讯息和排名。以公共管理学科为例,通过该链接显示的学科和研究方向排名http://tiandaoedu.com/topic/paiming2018/#public(该链接仅作参考,非广告,还有其他了解渠道,可自行百度),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寻找合适的学校。

3. 把握时间点

前文提过,我是一月中旬才着手准备申请,其实已经非常晚了,很多好学校好老师已经差不多“名花有主”,包括我的外导,当时如果自己早点与她取得联系,可能后面就不会那么坎坷了。所以在此重申这点,大家最晚11月就要开始积极联系,当然越早越好,因为美国大部分高校12月中下旬就放假了~

以2019年申请为例:

2018年10月,最好就开始联系导师,12月底能确认导师(即拿到CSC要求的导师个人简历、邀请函等资料);

2019年1月,跟导师进一步交流,讨论研究计划等(这一步非必需,看情况而定);

2019年3月,准备学院和学校的申请材料等;

2019年3-4月,根据CSC要求的材料进行网上申请。

4. 交流的重要性

我个人认为要与一同申请的人沟通交流,一个人孤军奋战会非常心累。虽然在同学院内,大家是竞争者,但我们其实面对的是全世界范围的竞争态势,所以信息共享非常重要,我就深深受益于这点。而且大家研究方向不同、青睐的国家不一,所以在老师选择上也不一定会“撞车”。

5. 预算的考虑

这点其实不太重要,仅稍微提一下。我申请的是丹佛市,虽然不比纽约、洛杉矶等,但房租水平也不低,当然,留学基金委给的补助足够应付日常生活需求。不过如果申请的是去加州、波士顿等地区交流的同学,生活成本普遍较高,CSC资助不一定完全满足,所以大家有预算考虑的话可以权衡一下。

最后希望大家明年5月都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


CSC联合培养博士经验分享(一):联系学校篇_第2张图片
美国秋天的Aspen很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CSC联合培养博士经验分享(一):联系学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