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自己第一次发npm包, 所以这里没有多少入门的知识。在此之前已经有一篇前端脚手架,听起来玄乎,实际呢?,但这一次的npm包和上一次的不是一个概念,前者只是一个脚本工具,而这个npm包是日常开发中方法和组件的集合, 是一个库。
在读本文前,假定你已经对npm包有一定概念,熟悉Babel编译和webpack打包的常规用法,知道一些前端工程化的知识。假如你也想自己发布一个npm仓库,但对这一块了解的不是很多,推荐webpack官方的创建一个 library
打包模式:日常构建与库的构建
在前端日常开发中,引入npm库,执行webpack构建已经是一件不能再平常的事情。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关心这个npm库是怎样构成的,我们只需要知道怎么使用,像antd;在工程化成熟的公司,也不关心webpack的配置到底是怎样的,只需要npm run start或npm run build去启动一次热加载或打包。但是如果你是编写一个npm仓库,这些东西你都需要知道。从那时的无知说起,起初,我用公司的构建工具(类似于roadhog)去打包我的库,没有坎坷,构建出一个2M多的包并成功发布。
在测试项目中引入,构建成功。
import { EnhanceTable, WithSearch } from 'antd-doddle'; // 引入仓库
在浏览器中打开,打击开始到来:
提示要引入的对象没有正确导出,就是没有做module.export,所以这是一个打包模式的问题,output.libraryTarget需要了解一下。
webpack的output.libraryTarget决定了打包时对外暴露出来的对象是那种模式,默认是var,用于script标签引入,该模式也是我们日常开发构建最常用的模式,除了这一种,还支持的常用选项有:
- commonjs(2):node环境CommonJS规范,关于commonjs与commonjs2的区别,commonjs 规范只定义了exports,而 module.exports是nodejs对commonjs的实现,实现往往会在满足规范前提下作些扩展,所以把这种实现称为了commonjs2;
- amd:amd规范,适用于requireJS;
- this:通过 this 对象访问(libraryTarget:'this');
- window:通过 window 对象访问,在浏览器中(libraryTarget:'window')。
- UMD:将你的 library 暴露为所有的模块定义下都可运行的方式。它将在 CommonJS, AMD 环境下运行,或将模块导出到 global 下的变量,(libraryTarget:'umd')。
- jsonp: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模式,适用于有extrnals依赖的时候(splitChunks)。将把入口起点的返回值,包裹到一个 jsonp 包装容器中。
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设置两个属性来明确打包模式
library: 'antd-doddle',
libraryTarget: 'umd',
2M到38KB, 这中间发什么了什么
上图是用roadhog打包出来的结果,其显示的是开启gzip后可以压缩到的大小,第一次打包的实际大小大概在2M(antd+moment+react+css),后面仔细一想,公司的组件库也才300kb啊,自己是不是哪里搞错了,所以接着就有了下面的探寻之路。
- 抽离css(300kb),由于此npm库是基于antd的,所以就没有再把antd的css打包一次的必要了。基于roadhog给予的提示,配置了disableAntdStyle为false,css文件降到2kb;
- 接着上面,虽然是基于antd的,但并没有完全用到antd的所有组件,其官方提供了一个按需打包babel插件babel-plugin-import,并在babelrc中配置, js打包体积由1.6M降为1.2M;
["import", {
"libraryName": "antd",
"libraryDirectory": "lib",
"style": "css",
}]
- 如果对webpack多了解一下,或者在写一个库之前读过 创建一个 library,就会发现前面两点都是白扯没有用的,因为对于这个库来说antd就是一个外部依赖(externals),正好roadhog又支持, 打包出来,由1.2M变为38kb, 这是一个质的提升。
externals: {
react: {
commonjs: 'react',
commonjs2: 'react',
amd: 'react',
},
antd: {
commonjs: 'antd',
commonjs2: 'antd',
amd: 'antd',
},
moment: {
commonjs: 'moment',
commonjs2: 'moment',
amd: 'moment',
},
}
打包大小优化至此就搞定了,但后面发现用roadhog打包库有一些很难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还得去了解他源码逻辑,所以后面还是自己写了一个webpack,非常简单的配置。
ES6之后,光有dist是不够的
在写这个库之前,我曾想到在我们日常构建时有下面这样一段配置:
rules: [{
test: /\.js$/,
exclude: /(node_modules|bower_components)/,
loader: 'babel-loader',
query: {
presets: ['@babel/preset-env', '@babel/preset-react']
}
}
这段配置是告诉webpack,node_modules中引用的代码不需要再由babel编译一次,但这些代码还是会被打包进dist文件的。在现在前端的主流开发套路中,被引用的库更希望是一个只编译而没有被打包过的,支持按需加载的库。所以dist中被编译打包过的代码再次被打包, 这样就会有不必要的代码出现。所以这样来看,我们只需要将代码编译。babel,没错,就是它,但是多文件编译,还是找个第三方构建工具比较好,我选择了gulp,直接上代码:
// 发布打包
gulp.task('lib', gulp.series('clean', () => {
return gulp.src('./src/**/*.js')
.pipe(babel())
.pipe(gulp.dest('./lib'));
}, 'lessToLib')); // lessToLib用于将less文件拷贝贷lib文件夹
编译过后大概是下面这样的,确实只编译没打包,函数基本原样:
本以为到这就结束了,但是这才开始。只编译不打包消除不必要的代码只是很小的原因,重要的东西我觉得换一行说比较好。
不顾语文老师的责骂换行,那什么才是是最重要的:按需打包(tree shaking),对于这种组件和方法库,作为使用者,我们希望他能支持按需打包,像lodash和antd这样。所以怀着好奇的心理我去看了他们的package.json,然后发现了这样的配置:
"main": "lib/index.js",
"module": "es/index.js",
"name": "antd",
除了认知中的main入口定义,还多了一个module入口.为什么需要这样呢,和我一样无知的,可以先读webpack官方的tree shaking,如果不够直观,可以再看一位大佬写的一篇相关文章聊聊 package.json 文件中的 module 字段。看下面代码:
// es6 模块写法 fun.js
export function square(x) {
return x * x;
}
export function cube(x) {
return x * x * x;
}
// commonJs写法 fun.js
exports.square = function(x) {
return x * x;
}
exports.cube = function(x) {
return x * x * x;
}
// index.js引入
import {
square
} from './fun.js';
const res = square(10);
console.log('res:', res);
简单来说,就是index.js打包编译时,引入commonJs写法的fun.js,打包会将square与cube两个函数同时打进来。而引入es6写法的fun.js,只会将square打包。这样的操作,对于现在的主流趋势,就是必须的优化,特别对于lodash和antd这种庞大的库。而要使我们的库支持这样的操作,我们需要编译时,禁止babel将es6的module引入方式编译,其实只需要在前面的基础上多配置一个参数:
"@babel/preset-react" // lib的打包方式
["@babel/preset-env", { "modules": false }] // 保留es6模块引入的方式
得到的是下面这样的结果:
和上面的lib对比,感觉更接近原始代码。至此,编译已结束,但是我们还需要在package.json中加上相应的配置:
"description": "antd后台项目前端组件封装和方法库",
"main": "lib/index.js",
"module": "es/index.js",
"scripts": {
"build": "webpack --config webpack.config.js",
"lib": "gulp lib",
"es": "gulp es",
"prepublish": "gulp && webpack --config webpack.config.js"
},
"files": [
"es",
"dist",
"lib",
"utils"
],
怎么让库支持多目录输出
因为我的库主要包括组件和方法,我把方法放到一起,通过utils作为默认输出。然后项目中引入是这样的:
import { EnhanceTable, WithSearch }, utils from 'antd-doddle';
// 要用里面的方法需要再分解一次或通过utils.xxx
const { DATE_FORMAT, idCodeValid } = utils;
虽然感觉上不复杂,但是总感觉别扭,如果你用过dva,就见过下面这样的引入:
import { routerRedux } from 'dva/router';
import dva from 'dva';
所以我去学习了一下,发现要这样实现也不难
分三步,分目录打包,增加一个输出,并增加内部私有映射,package.json增加一个这个映射目录的输出。具体可查看项目源码。实现后,项目引入是这样的:
import { EnhanceTable, WithSearch }, utils from 'antd-doddle';
import { DATE_FORMAT, idCodeValid } from ‘antd-doddle/utils’; // 一步到位
小技巧分享
- npx执行本地命令
以前我们很多命令如webpack,gulp命令只有在全局安装(npm install xxx -g)才可以在命令行中直接运行或在项目中安装,通过script定义执行,但在npm5.2以后,我们可以只项目中安装,然后通过新增的npx执行。比如上面scripts中定义的lib打包("lib": "gulp"),我们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中用:
npx gulp
- 命令行切换npm registry
有可能你和我一样,在到处都是墙的世界,需要在npm,cnpm,公司的npm registry三者之间来回切换,每次都需要这样:
npm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麻烦有没有? 幸好,这世界有很多牛逼的人,nrm registry是个很好用的工具,下面这样:
// 安装
npm install -g nrm
// 设置入口npm,cnpm,company
nrm add npm 'http://registry.npmjs.org'
nrm add cnpm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nrm add vnpm 'http://npm.company.com'
// 切换入口到淘宝入口
nrm use cnpm
后续
一个春节自己断断续续就在倒腾这个,收获还是挺大的。后面自己会慢慢去学习怎么加入demo‘,加入单元测试,去建造一个完整的npm库。
源码库:github
npm仓库地址:n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