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70 小自班070 易卜生《野鸭》简介

亨利•易卜生1828年出生于挪威南部希恩镇的一个木材商人家庭,由于父亲破产只收过几年小学教育。15岁那年就到镇上的药店当学徒,业余时间刻苦自修,并开始参加社会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1851应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布尔之邀,出任其在卑尔根创建的民族剧院的编导。1857年至1962年担任首都挪威剧院的导演。1863年被任命为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的顾问。1864年,在丹麦--普鲁士战争期间,挪威政府拒绝出兵援助丹麦,易卜生觉得这是一种背叛,愤怒之下离开了祖国,长期侨居意大利和德国。直到1891年才回国,晚年长期卧病生活窘迫,于1906年5月23日去世。挪威议会和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国葬。

亨利•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共分为三个阶段。在其浪漫主义阶段的《布朗德》和《佩尔金特》两部哲理剧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现实主义创作时期以《玩偶之家》等几部“社会问题剧”最具影响力;象征主义阶段是从《野鸭》开始的。从此,他的剧本中对于具体的社会问题的关注逐渐淡化,转而聚焦于人生问题的探讨。

在《野鸭》一剧中,象征手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而且运用得很巧妙。剧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是“野鸭”,它是全剧的核心,将剧中的人物牢牢联结在一起。这是一只老威利在一次狩猎中打中的野鸭,受伤后掉进水中,老威利的猎狗将它找了回来。现在由海格威特养在阁楼上。雅尔玛和老艾克达尔的生活也像这只野鸭一样受了伤。剧中的格瑞格斯的所作所为恰似那只猎狗所玩的游戏。格瑞格斯要拯救剧中的“野鸭”们。此剧的特点是现实和诗意的巧妙结合。易卜生运用野鸭的象征表现出剧中人物的命运或处境,以及他们动人的略微令人伤感的幻想世界。易卜生在这里承认了一个事实:小人物有点幻想,对他们更好。显示了易卜生对于小人物的同情与怜悯,包括那位理想主义的格瑞格斯,易卜生特意描写他是在有病母亲的影响下,培养了一种病态的心理。所以此剧不应该被视为反理想主义的,而是一部描写人类脆弱的悲剧,十分动人。它的成功,在于人物刻画,诗意的想象与认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67/70 小自班070 易卜生《野鸭》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