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参赛

对户外运动一向尊敬,却又基本无知,只看过电视新闻里几个有限的场面报道,知道它们充满了艰难与挑战,让普通人敬畏,让热爱者痴迷。《三联生活周刊》812期记录了意大利“巨人之旅”越野挑战赛的一个侧面,让一个读者也跟着里面的两个中国人做了一场332公里的修行。

“每天十几个小时,我独自一人在阿尔卑斯山里奔跑,极少能碰到人,遇到更多的是土拨鼠和山里的花花草草。”参赛者曲丽杰说。

“大家很诧异为什么我随时都在练,我说我只是把你们平时看电视、玩游戏、睡觉的时间都用在锻炼上。”参赛者王晓林说。

比赛时间是150个小时,但在此之前,参赛者要花掉无数的时间进行训练,艰苦而孤独的训练。

向往一个目标之前,需要做相当多又特别漫长地铺垫。一点点地让自己做下去,一步步地与时间耗下去,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和稍微便捷的途径。

332公里,七个赛段,赛道的复杂、别人的强大、身体的疲劳一股脑地砸下来。继续或者放弃,非此即彼。

向左向右的选择,在一场竞赛中总是被特别地凸显出来。

但是,能有多少人意识到自己也是赛场中的一员呢?虽然,这个赛场没有裁判、没有对手,可能偶尔出现几个坐一阵子就走的啦啦队员,只有一个参赛者。有多少人意识到它的确是一个赛场呢?

在一个人的赛场中,参赛者应该怎样比赛呢?

左与右的边界不大分明,有时跑与走、散步甚至躺下歇着的导致的状况似乎也不大分明,这使参赛者的选择变得困难。幸好比赛还都有一个目标,向着目标去选择,困难大都能够被克服。怕只怕,参赛者不大在乎目标,也或者根本不知道参赛的目标,若没有目标作指引和驱动力,即使是一个人的竞赛,恐怕参赛者也会失利。

离终点不到100公里时,王晓林受伤了,曲丽杰最后陪着他,两个人相互扶持跑完了全程。名次和成绩没有被提及,想来不及他们的预想。

事情往往如此,不管事先准备的如何充分,过程中如何地竭尽全力,意外总还会发生,打乱步骤,打破预想。但这也没什么,意料之外本来就是比赛之中的一部分,作为参赛者,最重要的是努力完成了自己能够参与的比赛。参赛的最高奖赏来自于参赛本身,而非比赛之外。明白这一点,一个人竞赛时,就可以心平气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44 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