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都玩过一个由26个小立方体组成的玩具,结构很简单,但是十分精巧。说到这里你有没有猜到是什么呢?它就是3*3,每个面都是不同颜色的标准魔方。现在这个小时候被我们当作玩具的小东西已经被很多的数学老师用来当做教立体几何的工具啦。
不要小看这么一个小东西,在它刚刚诞生的时候,被带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当时世界上逻辑和空间能力最强的教授们面对它,也无可奈何,只能干瞪眼。
魔方的玩法十分简单,每个方向有3个可以转动的层,3个方向也就是9个可以转动的层。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步骤,可以让一个3*3的魔方组合出43252003274489856000种不同的组合,这样多的组合运算不是人类大脑可以负荷的。因此在当时即便是数学家们也无法还原一个被打乱了颜色的魔方。
风靡一时
198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世界第一个魔方协会。
1981年,一个英国小男孩写了一本书《你也能够复原魔方》,出售了近150万本。
1982年,第一届世界魔方竞标赛在加拿大举行。
在1980年到1982年间,总共卖出了200万只魔方,据估计,当时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都在玩魔方或研究魔方。
这个神奇的小玩具是有匈牙利人发明的,他是一位教授平面结构图与几何学的老师,当时他发明魔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立体想象力,仅仅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教具。当他成功做出魔方时,自己扭动了几下,结果悲剧的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把魔方变回来了,这才意识到他发明了一个了不得的东西。
在美国,魔方不仅仅是孩子的一个玩具,更被用来作为数学启蒙器材。
美国的教育是有一套叫做Common Core的标准的,这套标准里面定义了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需要掌握的内容,而魔方作为一款教具,从幼儿园到四、五年级都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呢。
1. 数数字
(对应于Common Core的K.CC)
拿着魔方给孩子数,魔方有几个面啊?这个面有几种颜色啊?每个面有个方块啊?
再难一点的话,可以问,魔方一共有几个方块组成啊?一共有几个蓝色啊?整个魔方共有几种颜色啊?
这个数数字的方式够简单直接吧!适合年龄1岁以上。
2. 加减法
(对应于Common Core的K.OA包括后续年级)
魔方用来做加减法真是再适合不过了,比如这个面有2个白色方块,我们转动一下,有多出了2个白色方块,那么现在共有几个白色方块呢?
再比如,这个面有9个红色方块,我们转动一下,消失了3个红色的,那么还剩下几个呢?
如果宝宝对简单的加法能理解,那么我们可以再复杂一点,连续转两次、甚至三次,让TA算算到底最后的总数是多少?
这可不就是加减法的训练吗!适合年龄3岁以上。
3. 测量
(对应于Common Core的K.MD包括后续年级)
比如测量魔方的长度多少?宽度多少?高度多少?每个格子的长宽高又各是多少?
简单点的话,量度可以用格子为单位,如果想复杂点,拿出尺来,让宝宝学会用尺来衡量。
这就是测量训练,适合年龄4岁以上。
4. 几何
(对应于Common Core的K.G包括后续年级)
比如教孩子什么是三维,什么是二维?
比如用魔方演示什么是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前面、后面?
再深一点演示什么是平面对角线,什么是立体对角线?
还可以教什么是垂直,什么是水平?
再难一点,可以问,如果某个面顺时针旋转90度,那么这个方块会跑到什么位置啊?如果逆时针又会怎样呢?如果180度呢?270度呢?
发挥想象力,几何可以教的也很多,适合年龄2岁以上。
5. 乘除法
魔方有三层,每层2个红色方块,那么总共有几个红色方块啊?这就是3x2。
如果我们转动一下,变成两层,每层3个红色方块,那么共有几个红色方块啊?这就是2x3。
每个方块是2厘米,每层有3个方块,那么每层是有多长呢?
再难一点,如果长是3个方块,宽是3个方块,高是三个方块,那么堆起来,总共是几个方块呢?
通过类似的方法,可以训练孩子的乘除法,适合年龄7岁以上。
魔方的玩法还有很多,五颜六色的魔方非常讨孩子喜欢,但是很多小孩因为一只没有办法还原魔方而失去了兴趣。所以父母的引导这个时候就变得很重要了。在教孩子玩魔方前,爸妈自己要先学会魔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