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更多
2010年7月3日22点,第19届世界杯德国和阿根廷的1/4决赛准时开打,赛前大部分人都看好阿根廷,而我则不然,在笔者看来,阿根廷仅仅是一些散兵游勇,集合在了马拉多纳这杆大旗下面;而德国则是一部作战能力优良的战车。历史上大量的事实说明,散兵游勇在遇到普通老百姓和手无寸铁的弱者时,往往大胜而归;但遇到真正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只能是抱头鼠窜。中国古时的绿林好汉是最好的明证。
开场仅3分钟,德国战车就敲开了阿根廷的大门,形式显然对德国队一片大好。
整个上半场,双方都处于高速的对攻中,你来我往,踢得非常有激情,然而由于马拉多纳将梅西的位置压到了中场,而不是梅西在巴萨时的前场,显然是希望梅西多组织进攻,而不是射门。这有点类似马拉多纳时代的阿根廷足球,全队围绕着马拉多纳这个中场核心展开进攻和防守,现在则是全队围绕着梅西展开进攻和防守,可见老马也对自己的一帮散兵游勇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可是梅西到底不是马拉多纳,即没有极富想象力的一脚定乾坤的助攻,也没有开阔的大局观,在队中的地位还完全达不到大佬的程度。所以整个上半场,围绕梅西进行攻防的阿根廷队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机会,而德国队也没有派专人盯防梅西,仅仅是在控制梅西的出球方面下了些功夫。
由于老马对于梅西的期望过高,招致整个阿根廷队迷失了方向,是按照传统的单打独斗,个人能力去赢得比赛呢?还是听命于梅西这个毛头小伙子,注重整体战术?正是在这种犹豫和迷离中,阿根廷最终输掉了整场比赛,而且是大比分惨败!
整个上半场,双方踢得极具激情,但是门前必进球的机会却都不多。
进入下半场,刚开场的时候,往往是最能体现教练执教能力的时候,老马在此时果然比勒夫略逊一筹。一球领先的情况下,德国队下半场一开始先采取了以防守为主的战术,而阿根廷明显没有料到德国会加强防守,仍然准备和德国展开对攻。下半场一开场,阿根廷人自己先产生了片刻的混乱,接着梅西的位置开始靠前,阿根廷队开始压住德国进行进攻,然而梅西的位置靠前之后,阿根廷队就完全回到了个人秀的时代,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殊不知这正是勒夫想要的结果。
而通过双方的后卫的防守,明显看到南美足球和欧洲足球对防守理解完全不同。南美球队往往会几个人一起蜂拥而上,去防守一个对方的进攻球员,90年阿根廷1:0淘汰巴西就是经典,巴西4个后卫去防守一个马拉多纳;而欧洲足球则更注重防守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从中后场开始铲抢,每个防守队员只要站好自己的位置即可,极少一窝蜂的多个人去抢一个人的脚下球。哪种防守更具优势呢?结果不言而喻。
下半场大部分时间里,德国人靠整体作战的优良有序的防守,让阿根廷队始终无法破门,与此同时,德国却在不断的防守反击中寻找着阿根廷队的漏洞和软肋,这一招终于在下半场中段产生了效果,德国仅靠几个人的防守反击,就撕破了阿根廷人脆弱的防线,在70分钟左右,利用阿根廷后卫的失误,攻入决定本场比赛胜负的一球!2:0!
至此,阿根廷人的眼神已经开始迷茫和慌张,战术体系彻底崩溃,开始完全依靠个人单打独斗和强大的作战有序的德国整体战车对垒,结果可想而知。而整场比赛,德国队至少有5-6名队员的发挥非常出色,例如13号穆勒,11号克洛泽,8号厄齐尔,7号施魏因施泰格,10号波多尔斯基等等,同时又非常注重整体进攻防守,造成阿根廷人拿德国队一点办法也没有。还真是少了一个巴拉克,大家谁都不是大牌球星,不必围绕着球星制定整体战术,显然战术思想体系更加丰富多彩和有创意。
在落后的情况下,阿根廷人自身又变的一盘散沙,玩个人英雄主义,必然受到惩罚,果然在终场前,德国人又连下2城,最终以4:0大胜阿根廷!
这场比赛再次证明,足球是11个人的运动,在球员个人能力差距日益缩小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世界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