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
2、最短作业优先算法(SJF)
3、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算法(SRTF)
4、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HRRF)
5、优先级调度算法
6、轮转调度算法(RR)
7、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8、衡量属性
8.1 资源利用率
8.2 吞吐率
8.3 公平性
8.4 响应时间
8.5 周转时间
8.1 带权周转时间
1、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
选项 结果
是否剥夺 非剥夺式
考虑 公平性
优点 ①实现简单,用一个优先队列即可 ②公平性
缺点 和作业到达时间有关,性能差
2、最短作业优先算法(SJF)
选项 结果
是否剥夺 非剥夺式
考虑 吞吐量
优点 吞吐量大,性能好
缺点 ①不考虑公平性,导致饥饿 ②根据作业说明书中的时间,只是预估
3、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算法(SRTF)
选项 结果
是否剥夺 剥夺式
4、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HRRF)
响应比=1+作业等待时间/估计运行时间
(短作业分母小,长作业分母大,都照顾到了。)
1
2
选项 结果
是否剥夺 非剥夺式
考虑 FCFS与SJF的折中
优点 考虑周全
缺点 开销大
5、优先级调度算法
在Linux系统中,优先数越小,优先级越高。
1
选项 结果
是否剥夺 剥夺式或非剥夺式
6、轮转调度算法(RR)
时间片耗尽,被迫让出处理机。设计核心是,及时调整时间片大小。
1
选项 结果
是否剥夺 剥夺式
7、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8、衡量属性
8.1 资源利用率
CPU有效工作时间/CPU总运行时间

8.2 吞吐率
单位时间内CPU处理作业的个数

8.3 公平性
8.4 响应时间
分时操作系统 提交一个请求->获得响应

8.5 周转时间
批处理用户 提交作业->作业完成(包括等待时间和实际运行时间)

8.1 带权周转时间
周转时间/实际运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