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慕容复、溥仪的一生,为什么我们会沉重?

暂且不评论两人的行事作风,单是一心想要恢复祖辈的荣光,这种贯穿生命的责任感,相信很少有人会有。

为此,慕容复铁了心的要当西夏国的姑爷,甚至要认段延庆为父,虽然行为令人不齿,但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复国;相同的,溥仪三岁登基,实际上只是“宫里的皇帝”,被赶出宫门后联合日本在东北封皇,几经起落最后沦落至劳改犯的地步,未免令人唏嘘。人生不过是历史中的一粒尘埃,终究会被掩埋。

这类盛极而衰的例子,更能引起我们的代入感。

面对历史,我们可怜的微不足道。就拿人的一生来讲,几十年不短,百年之后却无人知晓,即便是轰动一时的名人,也不过是史官笔下的一句话。苏轼不也说过“寄蜉蝣于天地之间,渺沧海之一粟”吗?

另一方面,在他们身上也有我们的影子。你也曾为了某件事一直努力,但距离目标越来越远。往大了说,是时代的更新变革,往小了说,是没能跟上发展的脚步,难免会有无力感。

举个不太形象的例子,就拿一些真正的富二代来讲,何猷君是学霸、王思聪是商业奇才,他们本可以享受潇洒的一生,却需要将父辈的荣光发扬下去,也有种身不由己的感觉,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虽说没有命运这一说法,但若真的不作为随波逐流,也许到最后我们每个人都是“末代皇帝”。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完慕容复、溥仪的一生,为什么我们会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