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天赋,还需要努力加持――读《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有感

你的天赋,还需要努力加持――读《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有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段时间有幸读了这本书,其中很多细节十分打动我。

一提到李安,很多人的反映就是“高水准的大导演”“各项奖项拿到手软的华语大导演”。诸多的光环笼罩在他的头上,让人觉得他十分遥不可及。的确,在电影艺术成就上,他确实达到了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看到了李安的另一面。这一面里的他,走下了虚幻的“神坛”,变得更加的有“人性”。我看到他也失意过,迷茫过,和很多普通人一样,在追梦的道路上苦苦挣扎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位大导演许多不为人知的背后的故事。

一直以来,我很喜欢李安的电影。他的电影,兼顾东西,类型各异,意境丰富,电影表现手法十分炫酷,很多时候都让人眼前一亮。他一直高水准导演的代名词。我看他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完以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好的电影都会有一种魔力――看完之后能让人沉迷其中,陷入思考。当我看了越来越多他的作品后,我也越来越为他折服。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地拍电影的“疯子”,一位造诣高深的艺术家。

书中开头讲了李安的童年往事。童年时期的李安在拍电影方面其实并没有显示出什么过人的天赋。那时候的他,跟很多普通小孩没有什么两样。他回忆,小学时,因为数学考试不及格而惨遭老师批评甚至打骂,导致在很多年以后他看到数学仍然觉得很恐惧,甚至高中考大学时,高考了两次但仍然没有考上大学。至少在此前,我从未想到,一个在围际影坛上咤叱风云的大导演居然是一个两度落榜的最后只考上一所专科学院的人。

但正是高考两度落榜,进入艺专影科后,李安才与他的梦想相逢,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据他回忆,他当时上的那所学校条体很差,学习氛围也不好,但在那里他才真正得以与舞台相逢,与他之后的电影梦相逢。正如书中写道:“到了艺专后,我才真正面对另一种人生的开始。原来人生不是千篇一律地读书与升学,我从小到大所信守的方式并非唯一,其实每天可以不一样。我有种灵魂出窍的感觉,很过瘾,"其实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当你以为自己已经堕入深渊,再也爬不起来的时候,殊不知深渊里也能开出一朵花,也许在那里,蕴藏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在学习之初,李安也并没有一开始能就拍出好片。他的能力,完全是依靠自己一点点不断摸索,尝试,总结出来的。他不断学习,读书,想方设法把头脑中的画面变为影片里的画面。他可以为了拍片,跑到很远的地方亲自做道具,不断选取材料,不厌其烦地重复拍摄剪辑。对于拍片要涉及的东西,他会去系统地学习,亲自去体验感受人物的经历。他尝试自己亲自写剧本,能亲力亲为的事情绝不假手于他人。他说,他发现最后能成名的大导演都是坚持自己写剧本的人。去美国留学后,他有六年的时间,没有片子可拍只能去剧组打杂,做剧务,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从未放弃过剧本创作。在大学里他敢于尝试各种东西,学过表演,戏剧,甚至芭蕾。在失业的六年里,他也看干过苦力,打过零工,在家煮饭,接送小孩等,做着各种琐事。很难想象,李安以前也有过这样一段被他自己形容成“一事无成”的岁月。而这样的日子,还长达六年。

但六年的琐碎磨不掉他对电影的热情。对于李安来说,这六年是积蓄力量的六年。在这期间,他创作出了《推手》这样的作品,并借此一举成名而后拍成了电影。人到中年的李安,才算真正走上了“导演“的舞台。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在平淡无奇的六年岁月中,仍然能抓任时光的间隙,在各种艰难的环境下韬光养晦,汲取营养,积蓄力量。心碎无数却一直满怀希望。所以当机会来临时,他才能毫不慌张地抓住,没有因为时光的蹉跎改变了自己的初心。

在我看来,李安的时来运转和谷底翻红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毫无疑问,李安在拍片方面天赋过人,但如果没有他把拍电影当学问当艺术一样不断地去学习研究,我想他也拍不出这么多动人心弦的作品。

天赋只是为我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打开了一扇门。至于门后的路,则需要我们用无数汗水与泪水在这条路上艰难探索,披荆斩棘。毕竟,只有我们努力在这条路上奔跑,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天赋,还需要努力加持――读《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