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

宝贝,对不起

 

最近,我们家有些热闹,儿子和老妈总是起冲突,有时候纯属斗嘴,有时候是争论,有时候不知道怎的就真吵起来了。通常我并不太理会,儿子白天都在学校,家里不免有点冷清,他一放学回家,祖孙俩就开始叽叽喳喳也挺有乐趣,可是没控制好动起真格来时,我就得出面救火了。

上高一的儿子正处于青春期,敏感易怒,而年近古稀的老妈是老顽童的性格,老小孩的样子让我们觉得又好玩又不正经,因此我跟老妈说话多数也是“不正经”的方式,她不听话时没少挨我的训,但她不会全听,常采取“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无赖态度,让人无可奈何。

有时候,儿子忍不住私下跟我抱怨外婆怎么老是那么不听话,我只能安慰他:外婆老了,有时候脑子转不过弯来,再说她有甲减病,记忆力和智力都在慢慢减退,你要多体谅。

有一天吃午饭的时候,一老一小又因为一道菜的味道争论起来,儿子的音量越来越大,口气越来越不好,我有些愕然,怎么可以这样跟长辈说话?正在气头上的他脱口而出:“你平时不也这么说的吗?”

我愣住了,我是这么跟妈妈说话吗?仔细反思,好像真有这么回事啊。因为老妈的好性格和“不听话”,我常常像“恨铁不成钢”一样教育她,比如:老喜欢在黑暗中看手机,说了对眼睛不好就是不听;总是葛优瘫在沙发上看电视,跟她说这样对腰椎不好,可是屡教不改;厨房的锅在烧着菜,人却走开去干别的,多危险啊……凡此种种,说急了就忍不住训斥起来,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恍惚到底谁是谁的妈。

万万没想到,我的“劣迹”都被儿子看在眼里,并且复制了去,在我头疼儿子越来越无礼时,谁知道根源竟出在我身上。孩子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很强,解读能力却没有那么好,他不会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只会照单全收。就好像最近我发现他时不时爆出一些不太雅的口头禅,他告诉我在学校大家都是这么说的,大人听来有点不舒服,但那却是孩子在他的环境里融入周围、连接同伴的一种方式。

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资格去责怪儿子,孩子是成人的复印件,原件出了问题,复印件还会好吗?我只能默默反思,努力调整自己,在面对老顽固妈妈的时候,把她也当作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克制。

儿子与老妈的斗嘴有逐渐升级的趋势,最火爆的一次是这样的:

老妈:我还不是为你好。

儿子:你这哪是为我好,你从来都不考虑我的感受。

老妈好委曲:我什么都替你想到了,你还不领情,那我走算了。

儿子毫不客气:你要走就走好了……

吼吼!火药味都出来了,我赶忙冲出来一边批评小的,一边安抚老的,迅速把战火熄灭在苗头状态。心里纳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正好第二天老妈就走了,当然不是因为堵气,而是因为老家有事。老妈回家几天后,我开始和儿子探讨关于吵架这件事。

第一次,我一开口,儿子就发火了,拒不配合的态度,谈话不欢而散。第二次,我特意选了一个吃饭的时候,那天煎了儿子最爱吃的牛排和大虾,放学回家饥肠辘辘的他吃得很欢,我装作不经意似的提起这个话题,他还是有些激动,但已经比第一次好多了。第三次,在我接他回家的路上,我们先聊了一会学校的事,观察他的状态还不错,我借机漫不经心地说:“外婆要回来了,你能不能不和他吵架?”他停顿了一会,幽幽地说:“外婆不爱我,一点都不爱我,她只爱弟弟。”我惊呆了,孩子长这么大,第一次说出这样的话来,那一刻,我感到心痛。

我们家三兄妹,三家各有一个孩子,我哥的孩子比我儿子小一岁,两个男孩性格迥异:弟弟活泼、调皮捣蛋,哥哥沉稳,比较内向,但是兄弟俩兴趣相投,感情好得跟连体婴似的。老妈常常感叹说:三个宝贝我都爱,可惜分身乏术啊!她只能轮流在三家带孩子。

但老一辈人一直秉承的是打压式的教育,我从小就是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长大的,她不知道这种教育方式让我自懂事起就与自卑形影不离。等到我们长大成人之后,老妈依然延续了她的方式来带孙子外孙,她很爱孩子,但她也给孩子留下了这样的感觉:哥哥觉得外婆爱弟弟,总夸弟弟聪明;弟弟觉得奶奶爱哥哥,哥哥比他乖,他也什么都做不好。

我没有怪老妈,只是自责自己的粗心,直到儿子说出外婆不爱他时,我才意识到他也在经历着我成长过程中的遗憾,但是孩子已经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长到16岁了,我感到深深的歉意,也许我做多少努力都弥补不了这种遗憾,但我现在知道了,就会尽我所能地去改变。

接老妈回家的路上,我推心置腹地和她聊起这件事,老妈也惊呆了,她伤心地说:“我最爱的孩子却认为我不爱她。”我拍了拍她的手,轻轻告诉她:将你认为的爱施加在孩子身上,未必会被接受。

我们都该走出这个误区了。

 想到小时候,通常遇到有人夸我的时候,大人总会举出一个我不够好的地方来回应,似乎对别人的夸奖照单全收是不够谦虚的表现,也怕孩子被夸多了会骄傲吧。总之,这样长大的我,永远都觉得自己不够好,面对别人的夸奖,有时候即使心里很受用,也要马上找出一个不足之处来掩饰过去,这样算是一种回敬。人家夸我英语好,我会说我数学很一般,人家夸我气质好,我会说我个头不够高,人家夸我眼睛大,我立马回我皮肤不够白……我身上有太多太多不够好,信手拈来。

等我自己也成为妈妈后,别人夸我的孩子时,我便复制了这样的模式。每次遇到别人的赞美,我的回敬从来都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儿不自然。但是儿子却不干了,有一天直接冲我发火:“妈妈你为什么老是否定我?”我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是啊,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

他的质疑一下把我敲醒了,从小到大养成的惯性思维,我好像习惯了不断否定自己,又把这个习惯延续到孩子身上。究其原因,就是骨子里的不够自信,不够自信的人面对别人的夸奖,心里马上就琢磨开了:我真有那么好吗?人家是真的夸呢还只是客套?如果人家只是随便一说,我就当真了那多不好意思呀?内心戏一套又一套的,拧巴极了。

童年缺失的营养让我们内心肯定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成长,无论怎样努力都觉得不够,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接受,别人夸你是没有用的。一个简单的接受,对我来说却要耗费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我们所能做的,除了补足这份能力外,还要适时止损,不让这份拧巴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任何时候明白都不算晚,都好过继续执迷不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