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捷径:今之隐也,爵在其中

   

终南捷径:今之隐也,爵在其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古人隐居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不愿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有的真心归隐,厌恶世俗;而有的官场失利,心灰意冷下归隐耕种,或托庇空门;还有一种情况,其隐居的原因最为特殊,外表上看似归隐山林,不谙世事,实际“醉翁之意不在酒”,此种隐居之人常怀有实现伟大政治抱负的雄心壮志和名垂千史的理想信念,欲借隐居之举抬高自身声望和名气,以期引起朝廷的注意来谋取官职。这种归隐很容易在士人中形成影响。

    “赵兄,莫走~你可知道?前日又有一位士人来我们这儿隐居了,据说其博学多识、卓尔不群哩!走,咱们瞧他一瞧!”

    一传十,十传百,这名气何愁打不响?!与此同时,朝廷为了表示自己爱惜人才,往往会关注并任用这些假意隐居的士人,这种假意隐居实则欲仕的路子被世人称为“终南捷径”。

    “终南捷径”一词最早出自于《新唐书·卢藏用传》:“司马承祯尝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惭。”史料记载,卢藏用隐居终南山时就有意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引起朝廷的关注,不久他果然得官,累居要职,时人将卢藏用视作“随驾隐士”,意思是卢藏用跟随在皇帝的身边若隐若现。当时隐士司马承祯曾奉旨至长安,当承祯返回时,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他说:“此山之中大有佳处,何必到远处去!”承祯从容不迫地回答到:“依我看来,那不过是入仕做官的捷径而已。”卢藏用听了面露愧色。可见“终南捷径”这种做法风行于唐朝,且含贬义。

    其实终南山自古有之,它的名声比“终南捷径”要显赫的早哩。为人熟知的俗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中南山指的就是这终南山。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属秦岭山脉,西起陕西宝鸡眉县,东至陕西蓝田,山峦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不仅景色优美,为“佛系养生”的首选之地,而且它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传说姜子牙隐居终南山磻溪谷中乃终南山隐居之始。老子弟子关尹喜曾在山中修建草楼,见到了老子西来的紫气,得授《道德经》五千言,因此终南山就为道教的祖庭了,此为终南山结庐之始。汉初,“四皓”先生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和角里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还有汉初的张良、晋时的王嘉、隋唐五代的金可记、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诗人王维等多位各界名人和高僧隐居于终南山,由此可见,名声显赫的终南山为众多归隐之士向往,而且在当时还是抱着单纯隐居的想法去的。终南山名气那么大,只是为什么汉代没有?魏晋南北朝没有?唯独唐代才风行“终南捷径”?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前面提到的终南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前有无数文人墨客、来此隐居,不断把终南山名气打响,产生了附庸风雅的倾向。再者唐朝推崇道教,将老子尊为“圣祖皇帝”,近在京畿又留下诸多老子“圣迹”的终南山怎能不受唐皇室的青睐?不但皇帝、大臣常来此避暑、赏游,好多达官显贵们都来此地建造别墅,这就为隐居在终南山的文人与显贵们往来创造了条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唐代的用人制度灵活,有科举、门荫和杂色入流等等。通过杂色入流得以做官的较少,多数通过科举和门荫。其中门荫制完全是拼爹拼关系的节奏,实在不适合一穷二白的苦书生;科举制度虽公平,但考取名经容易,考进士难阿!当时有句口头禅很火:三十老名经,五十少进士。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毕竟唐朝官员规定七十岁退休,等还没做官几年你就得被迫退休回家耕田去了。在种种因素混杂之下,“终南捷径”就成了一些文人的不二首选。他们先隐居起来,不过千万不能隐居到别人都不知道的偏僻之处,要选到能结交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处的长安城南著名的风景区终南山就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场所。用这种方法成功做官的有前文中提到的卢藏用,还有种放、田游岩、史德义、白履中等。当然也有在这条路上摔跤的,这里面要提一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李白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功成身退,这退的前提是功成名就。在当时要想功成名就就必须得身居高位——做官去!于是李白也走上了“终南捷径”,接到唐玄宗诏书的时候,李白正在外地,在肾上腺素刺激之下他写了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来表达他兴奋的心情。可是到后来李白感觉唐玄宗给的翰林供奉官一职实在无聊透顶又因为李白性子傲气太重遭朝中小人嫉恨,李白决定弃官离开,放弃“终南捷径”。

    这种以退为进,将隐居视为手段,写诗作赋,结交名流,欲把名气培养大的的“终南捷径”当时还被人称为“养望”。古人归隐的原因和目的很多,但从总体来看,主动归隐的是少数,大多数文人是迫于时事不得不隐或是走“终南捷径”,诗僧灵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终南捷径”不是个别文人的行为,它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作为一种奇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它既给古代帝王爱惜人才、渴求治国充当了标榜的工具,又折射出了文人们周旋于“面子”和“傲骨”之间的尴尬和矛盾。换个角度看,这也体现了唐代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据说今日终南山还有隐士数百人,不知是真是假。这也体现了唐代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据说今日终南山还有隐士数百人,不知是真是假。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南捷径:今之隐也,爵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