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 好老师眼里无差生

“孩子不会愿意跟不喜欢的人学东西。Kids don't learn from people they don't like.”

                                                                                       —— 里塔·皮尔森



我有个朋友是个中学老师,有一天她在朋友圈发了个信息: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花更多时间给学困生,还是学优生?

花大量时间给学困生补课,补作业,在很多情况下,也就是从二三十分进步到四五十分,甚至看不到什么进步,小孩不愿学,老师逼着学,其实也没多大效果;辅导学优生,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作业,还可以看到学生孩子充满热情和求知欲的眼睛,以及不断提升的成绩。

我当时的回复是:对学困生是解决要不要学(学习态度的改善)的问题,学优生是解决怎么学(学习方法的改善)的问题。


最近在TED演讲网站上看到一个美国老教师里塔·皮尔森(Rita Pierson)的演说,《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支持者 Every Kid Need a Champion》,觉得这个演讲视频,可能值得每个老师看一看。

她认为教育的第一步是培养跟学生的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就没有有效的学习。而对于暂时的差生,则需要不断地鼓励,培养其自信,在此过程也培养师生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她怎么教差生班的经验的演说稿摘抄:

我曾经教过程度非常低的班级, 学生成绩差到我都哭了。 我当时就想,我怎么能在9个月之内把这些孩子提升到他们必须具备的水平? 我怎么能让一个孩子重拾自信的同时使他在学业上也有进步? 这真的很难,太艰难了。 

有一年我有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我告诉我的学生们: “你们进了我的班级,是因为我是最好的老师,而你们是最好的学生, 他们把我们放在一起来给其他人做个好榜样。”

一个学生说:“真的吗?” 

我说:“当然是真的。我们要给其他班级做个榜样。 当我们走在楼道里, 因为大家都会注意到我们,所以我们不能吵闹,而要昂首阔步。” 我还给了他们一个口号:“我是个人物。 我来的时候是个人物。 我毕业的时候会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物。 我有力量,我很强大。 我值得在这里受教育。 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要让人们记住我, 我要去很多地方。”

然后他们说:“是啊!”

如果你长时间的这么说,它就会开始变成事实。

有一天,我给学生做了个一个小测,20道题。一个孩子错了18道。 我在他的卷子上写了个“+2”并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他说:“老师,这是不及格吗?”

我说:“是的。”

他接着说:“那你为什么给我一个笑脸?”

我说:“因为你正渐入佳境。你没有全错,还对了两个。在我们一起学习这些题目的解题办法后,难道你不会做得更好吗?”

他说:“是的,老师。我可以做得更好。”

大家看,“-18”让人感觉想死。 “+2”意味着“我没有那么糟。”



希腊神话中有个故事,一个名叫皮格马利翁的雕刻家,用象牙雕了一个女子雕像。这个雕像是如此完美,皮格马利翁爱上了它。他就天天对着雕像说话,并向爱神祈祷,希望雕像变成活人。心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后这尊雕像变成了一位真正的女人。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杰克森一起做了个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怀疑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并不是因为智商比别的学生高,而是因为老师对他们期望高,而对于差生,如果老师改善对他们的期望,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提高。

他们选择了一所小学做实验,对参加实验的老师们说,哈佛的研究者设计了一种IQ测试,这种测试能发现有“智力激增(Intellectual Blooming)”潜力的学生。在对学生进行测试后,心理学家告诉老师他们找到了几个有智力激增潜力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本学年里智商上会有快速增长,并告诉老师这几个学生的名字。 8个月后,这几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真有了长足进步。

罗森塔尔又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IQ测试,学生们的智商果然有了很大提高。罗森塔尔跟老师们揭开了谜底,最初的IQ测试只是普通的测试,只能测智商。而那些“有智力激增潜力”的学生是随机挑选的。他跟老师们讲了皮格马利翁的故事,告诉他们这些学生智商的提高,很大原因归功于老师们期望值的提高。而期望值的提高,也使老师改变了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式。

当人(儿童或学生)在被赋予更高期望后,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更好,取得更好成绩。这种现象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或罗森塔尔效应。

我认为在罗森塔尔的实验中,那些“有智力激增潜力”的学生最后真的智商变高,成绩变好,主要的原因是老师对他们态度的改善而带来的师生关系的改良。当学生们感到被关注,被尊重,并与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后,自然而然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这样师生互动就进入了教育的良性循环(如下图)。

皮格马利翁效应: 好老师眼里无差生_第1张图片
教育的良性循环

里塔·皮尔森在她的演讲的最后,说了她的母亲的故事。她母亲也是个老师,也教过很多差生。她退休后,那些学生经常去看她。其中一个曾经的差生对她说:“知道吗,沃克小姐,你改变了我的人生。当我在班上成绩还垫底的时候, 你就让我觉得我是个人物。我想让你看看不一样的现在的我。”

在她母亲的葬礼上,许许多多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个好老师离开了人世,但她与学生的联结却能长存。

对于所谓的学困生,作为老师,可能首先要做的是培养与他们的关系,不断鼓励他们,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自然学习会慢慢提高。

世上本没有永远的学困生,每个学生都需要一个坚定的支持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好老师眼里无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