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梳理自己的笔记和文章,现将有关定投的知识和文章一并分享给大家。我们还是先从定期定额的定义和原理开始着手。
定投的原理
在长期内,无论投资对象的价格如何变化,在每一个固定的时期,投资相同的金额,这就是定期定额的定义。
关键点和核心是每期投入的金额都是固定的。
我们都知道市场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像潮汐一样,既有潮涨,也有潮落,市场价格在高点和低点之间来回波动,而买入的金额是固定的,在低点就能买入更多的份额,高点买入更少的份额,这就能有效的降低平均成本。
通过一个小例子来说明,从1000点到1200点,再到800点,最后到1000点,市场只有波幅但是没有涨幅。
小明手中有5000元可用于投资,有两种投资方式可供其选择:一种是一次性投资,在1000点处将5000元一次性买入全部投完;另一种则是采用定期定额的方式,将5000元分5次投完,每次投1000元,下表即为两种投资方式的结果:
很明显一次性在1000点处全部投完,买入份额为5,平均成本为1000元,相比市价是不赚不赔的。
但若是采用定期定额的方式投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从上面的投资明细表可以看出,通过定期定额的方式,在1200点买入0.83份,而在800点买入1.25份,总的份数为5.083份,平均成为为983.6元,产生了1.67%的浮盈。
定投获利的前提就是,价格是持续向上波动。虽然有可能买在最高点,但只要低点买入的足够多,等到市场回暖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获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笑曲线”。
定投策略适合那些人?
①没有太多资金,又有固定现金流的人。定投适合那些没有太多储蓄,一次性拿不出太多资金,而每月又有固定结余的人,定投不需要一次投入太多,只需要持续每期投入就可以。
②不愿意承担过大风险的人。定投不像一次性的投入,可能买在最高点,而是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持续、分批次的投入,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摊低成本,最大限度的分散风险。
③没有太多投资经验和精力的人。定投提供了一套买入机制,不需要人为的判断,也不用择时,只需要每期投入相同金额就可以,对投资人的要求不是很高,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知识,而且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和打理。
④在未来有特殊资金需求的人。定投具有强制储蓄和投资的功能,由其适合那些未来在某一时点有特殊资金需求的人,比如10年后小孩的教育资金、30年后的养老资金,都可以通过定投来积攒,而且能够享受到复利的增值。
为了更深入的剖析定投,我们用50ETF的回测案例来分析定投的优点和缺点。
50ETF回测规则
买入规则:每月15日,每月买入1000元;
定投时间:2003年3月15日---2017年5月15日
卖出规则:没有卖出
从05年3月份开始定投,每月投入1000元,共开展147期,总共投入14.7万元,至17年5月收益为5.47万元,绝对收益率为37.24%。
通过这个回测案例,我们先来看下定投具有哪些优势?
①强制储蓄,积少成多。通过持续不断的投入,我们最终在2017年的5月份积累起了20多万的市值,每个月只需要投入不多的金额,能够实现强制储蓄、积累财富的作用,而且享受到复利增值。
②分散买入,摊低成本。我们平均成本相对于买入成本曲线,更加的平滑和更低。由于分批次的持续投入,而不是一次性投入,可避免可能在高点,而每期投入相同的金额,可以实现高点买入更少的份额,而在低点买入更多的份额,这样就能够平摊买入的成本,平滑风险,这时定投的最大优势。
③简单易操作,无需择时。你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知识,也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研究,只需要按照规则,每月到规定的时点,投入事先预设的金额即可,摒弃了择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是一种公式化的投资,非常的简单,省时省力。
当然,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有优势就必然有劣势。
我们再来看下定投有哪些缺陷?
①只有买入,没有卖出,不是完整的交易机制。在定投案例中,只有买入,而没有在高点卖出,及时兑现收益,出现了很多次的过山车,本来有几倍的收益,最后反而发生了亏损。也就是说定投只有买入,没有卖出,不是一个完整的交易策略。
②无法获得超额收益,甚至都不能获得平均收益。在定投50ETF的案例中,13年的投资,最后我们只获得了5.15%的年化收益,这个收益是非常低的,比市场的平均收益是要低很多的,也就和理财差不多的。定投是无法获得超额收益的,甚至连平均水平都达不到。
③低点买入太少,高点仍在定投。由于定投规则设定,不管是高点还是低点,都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且每期的金额都是一样的,这就使得高点还是在投入,而且低点投入的金额显得不足,无法进一步的降低平成成本。
④后期出现钝化现象,摊低成本效用弱化。我们可以看到,平成成本曲线在后期越来越平滑,基本变成了一条直线,即使继续定投也不能降低成本。这时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定投期数的不断增加,新增加的定投金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对摊低成本的效用不断的弱化,出现了钝化现象。
⑤金额固定,无法对抗通胀侵蚀。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货币的购买力是不断下降的,然而,定投每期投入的金额并没有随着通胀而调整,仍然保持固定的金额,这就造成前期投入过多,后期投入过少,进一步加剧了钝化,也无法跟上通胀的步伐。
定投的原则
①随时入场,越早开始越好。即使买在了最高点,你的收益也未必会低,买在最低点,收益也未必会更高,因为定投是分批买入,而不是一次性买入。从最低点或者最高点开始定投,只能表明该期的成本低或者高,对整体平均成本的影响是比较弱的,因而你需要忘记择时,随时入场,且越早开始越好,这样能够尽快的积累份额,实现财富的积累。
②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在定投过程中,价格持续下跌的,账户市值会持续缩水,体验不好,而且心里压力也大,但你也能够买到更多的份额,快速降低成本。只要在赎回时,能够达到事先预定的收益即可,途中的浮亏都是可以忍受的。做定投,我们要在乎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③及时止盈,保护利润。当达到预设的定投目标后,需要及时的止盈,兑现收益,保护利润。若,没有止盈的话,盈利将是纸上富贵,而且很容易坐过山车,出现有盈利转亏损的局面,未来也未必会再次出现好的止盈点。
④坚持长期投资。通过回测表明,定投的时间越长,最终获得正收益的概率就越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定投是用时间来换空间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好长期投资的打算,而且所投入的前是长期不会用到的,更不能用杠杆操作。
⑤选择高成长和高波动的指数基金。定投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高点少买、低点多买的方式,来摊低成本,波动越大越能够降低成本。而高成长的话,在未来更有可能实现更高的利润。定投最好选择高成长、高波动的指数基金。
⑥设定价值成长路径,对抗通胀和钝化。定投每期投入的金额是固定不变的,而由于通胀和钝化的存在,越往后,定投摊低成本的作用越小。在定投过程中,对定投金额制定一个增长比例,预设价值成长路径,一定程度上弱化通胀和钝化的负作用。
定投远不止定期定额一种
①定期定量
定期定量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定投类型,无论任何市场行情下,只关心买入份额,不考虑买入价格,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我们积累份额。
其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买入的数量是一样的,无法实现“高点少买,低点多买”,但不是一次买入,也是分散的分批买入,也能够起到摊低成本和分散风险的作用,从长期来看也会出现钝化效应,但是其摊低成本的效果不如定期定额,获得的收益也没有定期定额高。
②定期定额
在长期内,无论投资对象的价格如何变化,在每一个固定的时期,投资相同的金额,这就是定期定额,也被称为成本平均法。比如每个月月末买入1000元华夏上证50ETF。
定期定额不预测市场,只是每个月投入相同份额的资金,提供了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投资纪律,能够积累财富,而且投资收益也比定期定量要高,非常适合没有经验和资金的小白投资者。
③价值平均
价值平均是,使投资者的账户市值每月按照固定数值的金额增长,也被称为目标市值法。只需提前设定好每个月的目标市值,如果实际市值大于目标,就卖出;如果低于目标,加大买入;若与目标市值相同,则保持不变。
价值平均可以实现低估区域多买,而高点少买,甚至卖出,能够最大限度的平滑成本,而且能够及时兑现收益。 但是价值平均在单边下跌的熊市,需要投入巨量的金额,对现金流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而且在持续上涨期,回收的现金无法投资,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收益。
④智能定投
智能定投就是当指数处于低估区域的时候,增加投入量,甚至是平常定投额的2-3倍,当是高估时,减少定投金额,甚至是卖出,以兑现投资收益,如果是正常估值,则正常定投。
其理论依据为,由于指数是一篮子股票的综合表现,其所对应的是一个个实体的企业,因为能够像给企业一样对指数做估值,而指数基金是追踪指数的一揽子股票的投资组合,指数的估值就是指数基金的估值。
智能定投根据指数估值做定投,也就是说是一种不定期不定额的定投,能够真正做到底买高卖,但是对投资者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投资者有很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能够严格的遵守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