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误杀瞒天记》浅谈印度电影 | 中国电影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借《误杀瞒天记》浅谈印度电影 | 中国电影还有多远的路要走_第1张图片
维杰开始回忆

影片开头,一个叫萨蒂斯·奈克的警察来到泊都棱警察局上任。他在警局看见了主人公维杰。随着维杰开始回忆,影片也正式开始了。

前半小时,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主人公维杰一家人的融洽生活。一个不速之客——萨姆的到来,打破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

萨姆参加野营时偷拍维杰的女儿——安玖洗澡。他以此要挟安玖,让安玖晚上11点一个人到自家房子后面等他。吓坏了的安玖没有履行诺言,叫上了她的母亲——南迪尼和她一起去。在萨姆与南迪尼争执时,安玖拿起身边的铁棍朝萨姆的头敲了一棍。原本安玖只想把萨姆打昏,可她没想到萨姆就这么死了。(萨姆也不是什么小人物,他的母亲是当地警察检察长。)

第二天维杰回家,得知这一切后安慰安玖母女说,他会处理好这一切,让她们不用担心。

四年级就辍学的维杰没有什么文化,但他明白自己一定得保护好家人。维杰平时唯一的兴趣爱好便是看电影。他决定模仿电影中的情节,伪造现场,制造不在场证明。于是,一场与警察的斗争就这样开始了。

本片两大看点:亲情+悬疑,堪称亲情片中最烧脑,悬疑片中最感人。

1.亲情


维杰安慰妻子

不要害怕,我不会让任何事情发生在你们身上。

你疯了?我还活着,我不会让你去坐牢,你不会有事的。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为什么要承受殴打?我们不能放弃努力,我答应过,你们不会坐牢。我会实现我的诺言。

······

这些都是维杰对妻子和女儿说的话。或许,他不是一个守法的合格公民,但他一定是个贴心的丈夫、称职的父亲。

这么一个值得他冒生命危险去保护的“女儿”,却不是他亲生的,而是收养的。透过这一段没有血缘关系支撑的父女情,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

可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些虽是亲生,但弃父母于不顾,陷自己于不孝的子女。最该看看这部电影的可能是他们,是时候该给他们上一课了。


十二级——分娩之痛

昨天看《金星秀》,节目中,金星拿出了一个仪器。这个仪器可以模拟疼痛,分十二个级别,一到两级是蚊虫叮咬,十二级则是分娩之痛。金星请沈南上台体验了一下,调到七级时,沈南就明显受不了了,赶紧让金星调到了零。还有一位上台体验的观众也只挑战到了十级。

一个女人生孩子就像过了一次“鬼门关”,所以作为子女,有什么理由不孝顺呢?金星在节目中也劝男人们要好好疼爱自己的老婆,说如果一个男人承担不起责任时,千万别组建家庭,也不要随便让任何一个女孩子怀上孩子。(说得有点远了!回到主题!)

尽管检察长在审讯维杰一家人时,采取了一些暴力措施,但维杰并不恨她。同样是父母,他能够体会到检察长的那种心情。维杰对妻子南迪尼说,一个人不能没有家,他可以为了家做任何事,即使世人可能会说这样做很自私。

2.悬疑


借《误杀瞒天记》浅谈印度电影 | 中国电影还有多远的路要走_第2张图片
维杰将萨姆的尸体埋在还没建成的警察局地底下

整部影片最烧脑的部分,就是维杰一家人的不在场证明了。愚笨的我开始也没有想透这个问题。直到检察长向众人说出了自己对“维杰一家人不在场证明”的猜测,我才明白了过来。

维杰通过混淆真正作案的时间,伪造假证据制造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手法类似于《嫌疑犯X的献身》。(具体的细节就不剧露了,好电影还是得自己看,自己体会精妙之处!)

案件的结果是,检察长因为滥用职权被停职,而维杰一家人则被“无罪释放”。

回忆完这一切后,镜头又回到了现实。维杰见到了新来的局长,局长说自己要在泊都棱呆两年,一定会找到萨姆的尸体。维杰说自己不会愚弄警察,一直都尊重警察。签完名的维杰走出了警局。接下来的镜头在维杰之前埋尸体和现在走出警局之间切换,这也揭开了影片的最后一个谜:萨姆的尸体埋在了哪里。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维杰把萨姆的尸体埋在了眼前这座新建成的警局的地下。

这部叫《误杀瞒天记》的印度电影IMDB评分8.8,豆瓣评分8.1.


看完这部影片,感触良多,也回想起了自己与印度电影的“前世今生”。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看完《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才迷上印度电影的。当初看完《三傻大闹宝莱坞》后,便感觉像是发现新大陆,接着赶紧去上网搜了许多印度电影看,《幻影车神:魔盗激情》、《我的个神啊》、《功夫小蝇》、《新年行动》、《未知死亡》、《夺面煞星宝莱坞》······现在想想都佩服自己,基本都是一部接着一部看,那真叫看得一个过瘾!

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则有个宝莱坞。宝莱坞以孟买为基地,向世界展现出了印度电影最成熟的一面。虽然“好莱坞”和“宝莱坞”只差一个字,但两者影片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好莱坞电影始终围绕着“暴力、色情”两大主题,而宝莱坞电影则离不开“真善美”

一部印度电影一般长达三小时,但即使这样,你也不会感到无聊。因为影片中穿插着不少舞蹈和歌曲桥段,这也成为了印度电影的一大特色。

印度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随之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是是世界电影产量之冠。

印度电影主要满足于国内观影人群的消费。印度电影的发展模式是低投入高产出。不同于中英美日等电影大国,印度电影票非常廉价,每张电影票的平均售价是0.7美元。低价的电影票吸引了众多印度人走进电影院。人一多,贡献的票房也高。印度电影人充分利用印度的人口优势,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策略。

可以说,看电影已经成为了印度人生活的一部分。每到周末,一家人就会齐聚电影院。

2011年底,《三傻大闹宝莱坞》登入中国电影市场。作为“一匹黑马”,《三傻大闹宝莱坞》票房、口碑双丰收。它也打开了印度电影在中国的大门,在中国电影界甚至世界电影界掀起了一股“印度风”。

见贤思齐焉,人们总是习惯于向优秀的人看齐,对于电影来说亦是如此。

众多电影人都开始向印度电影“取经”,充满印度元素的电影也越来越多。第81届奥斯卡最大赢家——《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便是根据印度作家维卡斯·史瓦卢普(Vikas Swarup)的作品《Q&A》所改编的。在第85届奥斯卡上独揽四项大奖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主演基本都是印度演员。

印度电影的发展对我国电影发展有着借鉴意义,希望中国电影人能从印度电影中找到灵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借《误杀瞒天记》浅谈印度电影 | 中国电影还有多远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