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不凡全在率真处

                           一

      据说《红楼梦》的读者在年轻时多喜欢黛玉、讨厌宝钗,年岁渐长后会转而喜欢宝钗,等到老了又会重新喜欢黛玉。

       青春年少时,认为“真的东西”就是美的、对的;一切圆融世故的东西,都是虚伪的、可厌的;等到经了一些岁月洗礼,明白了一些人情世故,知道了个性是把双刃剑,便忙不迭地想与黛玉划清界限,赞许起人见人爱的宝钗;等到活老了,历尽沧桑目光洞明,看遍了尔虞我诈、口是心非,方觉这世上最美的品质还是率真。

       那些不喜欢黛玉的人,多半还在人生的中段地带辛苦跋涉吧。他们不喜欢她,本质上是接受不了黛玉种种的小情小绪:自己的生活已经够沉重,实在担负不起一颗额外的玻璃心。所以从社会实用的角度出发,弃黛玉而选宝钗倒也无可厚非。黛玉太感性,太有才,太文艺,太爱哭,太情绪化......实在不适合做一个烟火家常里的妻子。所以呢,娶妻当娶薛宝钗。

       按常理说,宝玉得到的应该最完满才对--——与文艺的黛玉谈一场恋爱,与贤惠的宝钗共度今生。可人心终归无法完全以理性来左右。曹公不是一样发出"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难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的慨叹吗?

      宝钗再有实际的好,也难抵宝玉心中泛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阵阵涟漪。

     他再也遇不到黛玉那样的一个人。

      她仿佛样样不走心,却样样出手不凡。她自称只读过《四书》,然而无论写诗填词都那么别出心裁,那么才华横溢,在你面前却从不自傲;她身体娇弱,不喜女红,却愿意花心思给你单绣个荷包,让你精精致致地戴着;她性情恬淡,不逼你追名逐利,却能陪你读《西厢》,品茗制香,将凡俗日子过出情趣;在你写不完作业担心受罚时,她乖巧地躲起来不让你分心,看你实在完成不了,又会主动现身当枪手,写诗、临楷样样在行;你挨了父亲的毒打,宝钗正大光明地来问医送药、叹息着规劝你走正道;独她偷偷前来时眼睛已哭得肿得像桃子,无声抽泣里只有深深的心疼……

     作为妻子,宝钗给得出理性的好,却给不出黛玉那感性的爱。因为理性的劝告在她心里那是妻子的"分内之事";而黛玉的那份“哭肿了眼睛”的担心和心疼叫"情愿"。哪一种更可贵?傻子都知道。

                                二

       宝钗的性格胜在含蓄浑厚,藏愚守拙;黛玉的性格则是槽点多、亮点也多。她乍看小气,实则大气;貌似任性,实则聪慧;文艺不假,精明也是妥妥的。她丰富曲折得让人目不暇接,分花拂柳,绕榭穿桥,是一程又一程的风景。所以,你想读懂她,得先越过那些不讨喜的表象。

      第二十六回,黛玉记挂白天被贾政叫走的宝玉,晚上特意去怡红院探望,明明宝钗在里面,她却被丫鬟给吃了闭门羹,于是哭着回去,第二天就写出了摧人心肝的《葬花吟》。

      她不恼对她无理的晴雯,只恼没叫晴雯开门的宝玉。和宝玉重归于好后才把说开了:"想必是你的丫头们懒待动,丧声恶气的也是有的。" 宝玉说要回去教训教训,她说:“该教训,得罪我事小,万一将来得罪了宝姑娘、贝姑娘的,事就大了。”调侃之间,因在乎宝玉而生的醋意浓浓。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她后来也没对晴雯揪着不放,足见大家闺秀的气量。

     在栊翠庵品茶时被妙玉呛声"大俗人",她一声不吭,事后也没见她记妙玉的仇。史湘云笑言她长得像戏子,对于一个世家小姐来说,这气本应该生。但是她只是不理给湘云一个劲使眼色的宝玉,反倒和湘云什么事也没有般的、有说有笑地结伴离开了。袭人在屋内褒钗贬黛时,她明明在窗外听到,竟然丝毫也没计较,只感动于宝玉替她说的辩解。

     原来, 她的计较,全因在乎。只要她最在乎的人没负她,至于其他人怎样,她全都消化得了,姿态潇洒,大道至简。试问有几人能做到?

      说她聪慧应该没人反对,却很少有人看到她也很有做贤妻的潜质。宝玉自以为悟了、写了个偈语,宝钗紧张之下,应对办法是简单粗暴的家长式,撕个粉碎让一把火烧了。黛玉却说:不该撕,看我的,保管叫他收了这痴心邪话。她的巧嘴随便一证,证得宝玉哑口无言,自惭逻辑上连个姑娘家都比不过,还参哪门子禅,悟哪门子的道呀,从此断了走火入魔的念头。高明的规劝如同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宝钗治的是标,黛玉治的是本。

      如果有机会治家理政,黛玉未必会输给旁人,只是她志不在此而已。首先她有“识人之远见”。尤二姐被王熙凤诓进园子里来,大家都给凤姐的大度点赞,看破表象替尤二姐暗自担心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宝钗,另一个就是黛玉。其次她有“用人之长”,进贾府后老太太赏赐给她的丫环紫鹃,慢慢被她处成了后天亲人,潇湘馆里从没有过真正的隔心争吵倾轧。她竟然还有财商,有一次对宝玉说:"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俭省,必致后手不接。"说这话完全迥异于平日里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范,不愧是巡盐御史的女儿,也有精细的一面。感性的人未必没有理性,只看她有没有机会拿出来展示而已。

      只拿黛玉的才华与脾气说事,就断定她不宜家宜室,未免有失公允。

                            三

     当迎春被奶母欺负时,黛玉笑说:"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她恨铁不成钢,对迎春的鸵鸟活法有些含蓄的无奈。

       让下人欺负这种事,在黛玉身上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处理府中复杂矛盾,背景强大的宝钗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无招胜有招。身份特殊的黛玉也有自己独有的方式:不藏不掖,直指要害,犀利话语让人哑口无言。短平快的招数打得人措手不及,又尽显坦然率真。

     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一个给她。她没有接,只看了一看,不动声色地问道:是单给她一个人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她知道周瑞家的是个刁钻势利婆子,便先给她挖了个坑,可见其直觉敏锐、心思细密。周瑞家的不知就里跳了下去,瞬间被黛玉反手制住:"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噎得周瑞家的"一声儿不言语",心虚也无可辩驳。脂砚斋在此处的批语是:你到底是有心眼还是没心眼啊?意思大概是,说她没心眼,还知道问问先后次序;说她有心眼,却又未免太过直白。

       换个角度来看,黛玉的不凡恰在这直白上。旁人未必有这锐气,只能默默生会儿闷气算了。

     面对欺软怕硬的势利人,你越厚道,他越以为你愚弱可欺,倒不如犀利出手加以警告。总是忍忍忍,要忍到什么时候?设想一下,下次周瑞家的再打交道,还敢不敢随便怠慢黛玉?私相授受的小红被宝钗拿黛玉来吓唬,以为黛玉真的曾打窗下经过,一直惴惴不安。可见,厉害人名声在外,震慑力不是盖的。人活到了一定阶段,才会明白厉害有时也有厉害的好处,省心、给力,解决问题简单粗暴。

      聪敏灵秀如黛玉,本可以藏起锋芒,收起棱角,小心翼翼绕过各种雷区,走一条标准化的人生道路,可她没有。不是不懂,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也。犹记刚入府时她的小心谨慎,察言观色,这一套,幼年的黛玉就已懂得。有心计而不用心计,哭笑随心,喜怒不拘,初看时略略刺眼,实则也随心。在“套路深深”的贾府,不失为一种勇敢而冒险的一种活法。不见得明智,但“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呀”!

                            四

      黛玉这种人,日久方知,做朋友,她不会真害你;做爱人,她不会负你;认定了你,她便会全心全意对你。不知不觉间,你也会乐于为她的真性情买单。和那些美好率真比起来,她的那点儿“使小性儿”实在是瑕不掩瑜。且看她的朋友圈,不乏宠溺她、呵护她、保全她的,连宝钗的妹妹宝琴后来都成了她的迷妹,小跟班。

      黛玉仿若一个脆硬透明的赫然存在,不够圆滑,棱角参差,却自带晶莹的光芒。难怪喜欢她的人会如获至宝,全因她实现了他们内心的期许:用最真的面目坦然迎向稀烂无边的世俗,不枝不蔓,不等不靠,干脆爽利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都说“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这复杂之后的简单,才是真本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黛玉:不凡全在率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