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做实企业精神事务


文化力,做实企业精神事务_第1张图片

01

刚会咿呀学语的小侄女儿已开始模仿大人说话。一日,不知从哪学来一句话,“没文化真可怕” ,把一家人逗得开怀大笑。哥哥说,连我们的小不点儿都知道,没文化不行。

“文化”一词源远流长。文,指花纹,化,指转化。将花纹的东西转化成为内在,叫文化。《易经》最早把“文”和“化”两字联系起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在一片废墟上异军突起,风靡世界。这股强劲的“日本冲击波”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大格局。各国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学者在考察研究其成功经验后一致认为:在强调理性的“硬”管理的同时,还要兼顾“软”管理。这“软”的方面,便是企业文化。

《道德经》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并非鸡生蛋蛋生鸡的诡辩,而是科学的管理哲学。无论是人本型的象文化、活力型的狼文化、市场型的鹰文化,还是稳健型的羚羊文化,都是随企业应运而生,为之服务。张瑞敏在谈及企业管理时说,无形的往往比有形的更重要,用无形的文化指引方向,才能以柔克刚。

然而,正是人人口中有,却人人道不明,企业文化究竟如何从“天上飘”到“稳着陆”?如何从“务虚”到“务实”?

02

百影大哥的超市运营得非常艰难。员工成本不断上升,却也留不住他们。我对他讲,不能单纯靠金钱留人,试着用企业文化凝聚人心。可他却无奈地摇头,员工只关心收入,超市只关心利润,谁还有心思做企业文化,它又不能赚钱。下个月的工资马上就发不出来了,新进的设备还未投产就遭遇行业危机,某高管带领部门员工集体跳槽……当一箩筐的困境摆在老板的办公桌上,连生存都成问题,哪有心思谈文化这么高大上的词汇。

管理是有段级之分的:文化管理较之计划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战略管理等,是最高境界的管理。企业的经营也是有段级之分的:创业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不同经营阶段都伴随着管理系统的升级。

企业生存需求阶段的管理方法是基于效率,主要包括计划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等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寻找资源来实现企业目标。

企业发展需求阶段的管理方法是基于竞争,主要实现人与事关系匹配的流程管理以及权利与责任关系匹配的组织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体系,建立基于竞争的企业战略,实现企业的规范管理。

在《千亿企业如何突破管理困境》一书中写道:企业从跨入亿为计量单位的发展规模到成为千亿俱乐部的会员,需要突破一次又一次的成长瓶颈,这是进化与裂变的过程,也是衰退或飞跃的关键。100亿元到500亿元,企业市场策略和人才尚可沿袭企业原有的成长模式。但从500亿到1000亿元是个大的裂变的过程,必须要跳出原有的模式。

千亿的背后其实不是销售额和员工数量的简单累加,而是企业的组织扩充。实质上,考验的是企业的组织能力。通过企业文化来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协调性,实现管理的有效性,发挥企业的整体效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很多企业无法完成上述升级,从而形成管理上的瓶颈。传统的经验靠老板的联盟,辅助的科学手段是次要的。

科学管理恰恰相反,管理升级仅靠老板一个人很难做到,需要企业依据科学的职能划分和决策体系指导进行。对应的战略管理、使命、愿景、价值观、知识管理等文化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建立企业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体系。

企业的三个管理层次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切忌本末倒置,也不能只管理好一个内容而忽略其他。计划、目标、流程和组织管理统称为基础管理,这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战略、文化管理则是更高层面的管理,不要把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来做,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文化力,做实企业精神事务_第2张图片

03

每家企业走向卓越,背后都伴随着一种成功模式。比如欧洲的ISO管理体系,美国的六西格玛和日本的丰田模式TPS。而企业文化不能像KPI那样考核员工绩效,不能像5S那样管理产品质量。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

培育文化自信是个“务虚”的事,与文化制度执行、流程推进、组织管控比较起来是无形的、软性的。如何使文化建设成为有形的、硬性的企业制胜的利器,是每一个企业掌门人应思考的课题。

企业文化对于很多来说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一个成语叫“风雨如磐”。做企业,有两个要素顶顶重要:前瞻性和定力。前瞻性是讲方向大于效率,而定力远不是“淡泊”、“宁静”那么简单,它是靠文化力夯实的价值观风 。作为一个企业家要有风雨不动如磐石的精神,并为自己的团队确立起“干正确的事,正确地干事”的文化坐标。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当代,也有许多企业正在建设仁义之师。比如聘请专家进行礼仪讲座、开展企业文化节、做早操、集体出游等等。要用“馒头之道”揉出文化力。制度是安身立命的面,文化是润物无声的水,要让馒头中的面和水浑然一体。

水过多会陷入“务虚”境地,企业终究要靠利润才能存活。面太多了,身心不爽难出绩效。只有使面和水软硬适度,才能发挥出以人为本的最大效能,让员工达到“企业即我,我即企业”的状态。

04

近些年的冬天,走在哈尔滨中央大街,除了袅娜娉婷的俄罗斯美女外,还多了不少往年鲜见的别国友人。随机聊几句,得知他们是来体验异国“冰雪文化”的。听当地的老人儿讲,小时候最不喜欢冬天,冰啊雪啊,那么厚,那么冷。还是现在的人讲究,都弄出文化来了。

老人口中的文化未免有些狭义。在冰雪文化的引力下,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就业、餐饮等各项生态指标。以特色食品马迭尔冰棍为例,百年来受到各国游客的喜爱,称其为中国版的“哈根达斯”。在旅游旺季,每日销售额高达40万元。

谁说文化务虚,引力波强着呢。宇宙里每个星球有其运行的规律,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转,月球围绕地球转,从起点经过一定时间运行都会回到原点。宇宙是圆的定律,无论你相不相信、认不认同,吸引力法则都是存在的永恒不变的定律。

企业的吸引力在于“以利相聚”。它超越了血缘、地缘,同时也超越了宗教、人种。经济学家称,企业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具智慧的组织形式之一。人们发现,人是由有形躯体、智力体和精神体三部分组成的,企业也同样由资源层、制度层和文化层三个层面组成。

福伊特集团曾被评选为“2013中国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奖。其副总裁表示,在福伊特146年的历史当中,人的元素始终是我们业务扩展和基业长青的基石。

人的元素在于奠定了资源轴、制度轴、文化轴的三维平面。这个平面惟以文化为支撑才能使企业长寿,并由内而外地显露出精神气质的模样。所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优良的企业文化是那根柔弱而强烈的细丝,能把散落的珠子穿成企业。各种人力资源迭代走来,沉默中眼光接触,仿佛交换了一级密码。

“转物为新,化形于物”是价值重构的核心变量。都说企业文化是务虚的,可文化管理却是管理品类中的最高段位。文化引力的作用,早已为大多管理者所折服,但却难“知行合一”。王阳明曰:“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始终处于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状态,才可称之做实精神事务。

引用彭剑锋老师的话,“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超一流企业卖企业文化,它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能够牵引着整个领域的发展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化力,做实企业精神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