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百年老校,其校名的由来却颇有一番趣味。1907年德国军医埃里希·宝隆建校时,将校名定为德文医学堂(德语名为:Deutsche Medizinschule)。而“Deutsche”的发音与“同济”两字的上海话发音相似,1908年便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7 年中国加入一战后中德断交,于是华人校董会接管了校政,就将“同济”二字的本义附会到成语“同舟共济”之下,并将学校从上海市区迁至吴淞。1924年同济在中国教育部备案,正式对外称“同济大学”。图1展示的是寄往德国的当时位于吴淞的同济大学西式公函封,其中的“TUNG CHI UNIVERSITÄT”为德语的“同济大学”,“TUNG CHI”还是德语中“Deutsche”的音译。192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命名学校为国立同济大学。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吴淞的同济大学校园被日军炸毁,为了坚持办学,同济师生历经数年,共有6次迁校,辗转沪、浙、赣、湘、粤、桂、滇、黔、川9省以及越南,最后到达四川南溪县的李庄镇(今属宜宾市翠屏区),行程一万多公里,号称“同济长征”。同济大学是战时搬迁次数最多、行程最远、过程最曲折的大学之一。
在李庄的五年,同济院系扩增,综合发展,李庄也成了同济人永远的“第二故乡”。图2展示的即是此时期的国立同济大学竖式公函封,由李庄寄往位于当时陪都重庆沙坪坝的重庆大学。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武器装备上主要依赖德械,在李庄设立的军工企业中,几乎所有的技术骨干都来自同济,而这些企业可谓撑起了军械供应的半壁江山。正因如此,当时同济虽内迁李庄,但反而声名远扬,如日中天。
1946年抗战胜利后,同济回迁上海,校舍包括了原德国医学院(善钟路,今常熟路)、原工部局西童学校(今北四川路)、原日本中学和日本第七国民学校(均在其美路,今四平路校本部)、日本小学(今平昌街)、魏德迈路(今邯郸路)、原江湾博物馆和飞行馆(今长海路)、江湾图书馆(今黑山路)等处。同济一度成为一所斜跨上海市区,分散在十多处的大学。其中工学院落住在其美路(今四平路),图3展示的即是当时工学院的西式公函封,其中的“STAATLICHE TUNG CHI UNIVERSITÄT”为德语的“国立同济大学”,可见当时对外还是使用德语校名。
1946年8月,理学院被扩充为文理学院。文学院以及后来的法学院校舍在北四川路底191号(今为复兴初级中学教学楼)。图4汇款票据中的住址即为文学院地址,而收款人黄克鲁当时是同济大学学生自治会理事,后在1948年的“一二·九”运动中被捕。同济在此次运动中被推至风口浪尖,掀起的“反战”民主风暴使得老蒋亲自下令解散同济大学,裁革同济校名。好在时任上海市市长吴国帧只是口头应承,实则运用捣糨糊的手段加以应对,最终不了了之。
1952年的全国院系大调整,使得同济成为了土木建筑工程类的专门学校。中央曾一度想将同济更名为“中国建筑大学”,但同济师生据理力争,才避免了被更名的厄运。图5展示的是50年代寄上海本埠的同济大学西式公函封,上面的校名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所题写。
图6显示的是上海本埠中式竖式公函封,这次除了校址外,背面还第一次印上了电话号码以及电报挂号。而上海后面的“(30)”显然是指当时学校所属的邮政30支局了。里面的信函是招收具有高中学历教辅人员的通知信(图7)。此种公函封还有变体,正面一样,但背面的电话号码不同,应该是同济换了总机(图8)。
1958年,时任中央文教小组副组长的康生赴华东和上海地区视察,在参观完同济大学后,为学校题写了「建成共产主义的同济大学」的大型条幅(图9),此条幅被放置在北楼的门厅里。不久后,题字中的「同济大学」四字便被取出,作为校名题字,制成校牌和校徽(图10)。
在百花凋零、百废待兴的“文革”时期,高校停止招生,同济带语录的公函封(图11)和信纸(图12)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校名题字自然也沿用了康生体。这里还出现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这张信纸左上角的“最高指示”被红色印记涂抹。原来在“九一三”事件后,由林彪所发明的“最高指示”提法已不能再说,信封或信纸等若想不销毁只能涂抹后才能继续使用。
这是一枚1975年由同济大学在皖南的“五七”干校寄往北京的信封(图13),校名还是康生字体。
图14是一枚不明日期的空白公函封,从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和康生题写的校名来判断,此信封的出品时间在1978年~1980年间。因为一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在辽宁、上海、江苏等省市进行试点邮政编码,二是康生在1980年被开除党籍,并撤销悼词。
1967年6月2日,《文汇报》发表社论《上海高校文化大革命的胜利——祝贺同济大学革命委员会成立》。当天,革委会发出通告,宣布自1967年6月1日起,“同济大学的党、政、财、文各项大权归‘同济大学革委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仍可见许多“文革遗产”。如图15这封1978年同济大学发给上海市委组织部的公函,落款仍旧是“同济大学革命委员会”。
1982年时,终于在公函封上见到了同济大学的英文名称,校名题字也再次回到了舒同体。这是一封带有中英文同济大学名称的航空封(图16)。
80年代初的同济公函封中总机号码变成了462121,同时信封上的邮政编码也不见了,也客观反映了当时因种种原因,1980年邮政编码在向全国正式推行不久后便停止了。(图17和图18)
1986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决定重新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因此同济公函封中再次出现了邮政编码(图19)。
图20展示的是一个颇为奇怪的信封,左上角的标志相当罕见,不像是官方所为,似乎解释为某个团体或是某次活动所印制的信封更为合理。
80年代后期,同济对外交流愈发频繁,因此学校也出品了多个种类带校徽logo的西式公函封(图21~图23)。
同时期还出品过几种粗体字校名的公函封(图24和图25)。
1987年同济八十周年校庆,校集邮协会发行过两枚纪念封,分别为老校长李国豪题词(图26)以及时任校长江景波题词(图27)。
同济的总机在80年代后期由462121变为205080,但老信封还有大量存货,为了继续使用,便在其上划去原总机,并加印了新的总机号码(图28)。
1989年11月12日,上海市内电话号码由6位升到7位,因此同济的总机也由205080变为5455080,同时地址中“上海”后面的“(30)”字样也终于取消了,因为同济的投递局在经历了72支局后,已经落实在了92支局,早已不再是30支局了。信封也根据地址、电话、电挂以及校名位置的不同分两种版式(图29和图30)。
在1994年11月印刷的中式公函封上首次出现了同济的校徽logo(图31)。
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图32)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图33)并入,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变成同济大学武东路校区(图34和图35),2009年武东路校区又和巴士一汽公司的土地进行了置换,自此巴士一汽公司归同济,而武东路校区则划给了上海财经大学。
在1997年的同济九十周年校庆期间,上海市邮政局专门发行了3枚纪念封,图案分别是校门(图36)、逸夫楼(图37)和图书馆(图38)。
2000年4月,与上海铁道大学(图39)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
图40展示的是2004年同济大学九十五周年校庆办公室公函封。
2007年5月20日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图41),伴随着纪念邮票(图42)的发行以及各种纪念戳(图43和图44)的传播,更是把学校的影响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上面图42的极限片上,我们也见到了同济大学的邮政日戳。那么盖这枚戳的邮局到底在哪里呢?原来同济大学邮政所并不在同济校园内,而是在彰武路上靠近同济新村的南门处。1953年9月21日开业,称同济大学邮电所,约在2000年后更名为彰武路邮政所,2006年12月20日开始复称同济大学邮政所(颇有点契丹和辽的意思),使用的邮政编码代码是200092-1。
图45是此邮局寄出的包裹单,上有同济大学的电脑戳。
图46~图50则是此邮局部分日戳的历史演变。
2004年9月,嘉定校区启用,同济大学软件学院以及汽车学院首批入驻,相应地也设立了同济大学嘉定分校邮政所(图51)。
除了学校的公函封以外,隶属于同济大学下的各机构也分别有其自己的公函封,如同济大学医院(图52)、同济大学出版社(图53~图55)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图56和图57)等。(从电话号码上看,前两个是老版本的。)
然后,每个学院及其下面的系,也都会有其相应的公函封。图58展示的即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的公函封,此封的特点是中式封上也出现了英文名称。
即使是针对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工作办公室,也有其专门的公函封(图59),而且此上面还出现了网址。
目前正在流通的公函封有如下的特点,一是中英文校名属于固定搭配了;二是电话和传真处留着空白,供大家手填;三是学校网址也罗列在上(图60)。
套用一句固定格式,“今日的公函封,就是明日的校史。”同济大学的发展不会止步,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奋力前进中。而当我们回顾这一系列的历史公函封时,也希望能够从中攫取到学校发展的完整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