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西藏---孤独318目录在此,请戳这里
上一章:骑行西藏—孤独318(十九)
D45:波密—通麥 2016年10月1日
骑行在路上,压根就没有日期和节假日的概念,转眼间就到国庆节了?要不是因为要写作业,拿手机查看日期,根本就不知道国庆节是几号,哈哈……
因为昨天路况实在太烂,不但五脏六腑差点儿颠出来,还把前轮辐条又颠断了一根,早上我去57318车行修车,到了一看大门紧闭,打电话,老板说人在拉萨,给自己放假玩去了!我去!这些修车行老板怎么都一个德行,一到假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在人民最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就知道贪图玩乐,没有一点儿阶级感情!
没办法,只好带病出征。出城依旧是40km跟昨天一样的烂路,跟昨天一样又被扎胎,唉,我现在的补胎技术完全可以开店了!
今天天气不错,雪山在蓝天和太阳的映衬下更加耀眼,涛涛的帕隆藏布江与我同行,下午6:27来到通麦镇。镇上人不多,很清静,好多客栈都冷冷清清。大概30多个骑友留宿通麦,还都扎堆在一个客栈,分配严重不均啊,这让其他客栈老板怎么活?
车子已经成泥猴了,几乎每个骑友都在洗车,我也不例外,洗的干干净净骑得舒坦不是。
晚餐很丰盛,还是这条路上传统的川菜,想不到在这么小的镇子上还能吃到这么味美可口的饭菜。正是由于广大骑友的前赴后继,才造就了这密密麻麻建立在广袤川藏线上偏僻荒凉 之地上的众多客栈,给骑友提供了无以伦比的服务,感谢你们!
通麦大桥通车以后,传说中的通麦天险已无天险可言。这里距离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直线距离也就几十公里。很久以前,我就知道有这么一条远胜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下面科普一下(摘自网络):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壁立高耸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和加拉白垒峰(海拔7234米),其山峰皆为强烈上升断块,巍峨挺拔,直入云端。峰岭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从空中或从西兴拉等山口鸟瞰大峡谷,在东喜马拉雅山无数雪峰和碧绿的群山之中,雅鲁藏布江硬是切出一条笔陡的峡谷,穿越高山屏障,围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大拐弯,南泻注入印度洋,其壮丽奇特无与伦比。
在南迦巴瓦峰与加拉白垒峰间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深处达5382米,围绕南迦巴瓦峰核心河段,平均深度也5000米左右,其深度远远超过深2133米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深3200米的科尔卡大峡谷和深4403米的喀利根德格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峡谷南段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北段也在1500~2000毫米之间,故整个大峡谷地区异常湿润,布满了郁密的森林,形成了世界上生物多样最丰富的峡谷。它与发育着荒漠植被的干旱的科尔卡大峡谷、与发育着单一松林的比较干旱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都是不同的。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林木茂盛。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而且许多河段根本没有人烟,加上大峡谷云遮雾罩、神秘莫测,所以环境特别幽静。这也是上述三个大峡谷所无法比拟的。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连续的峡谷绕过南迦巴瓦峰,长达496.3公里,比号称世界“最长”的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还长56公里。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许多河段两岸岩石壁立,根本无法通行,所以至今还无人全程徒步穿越峡谷。相比其他三条大峡谷,谷地中都有路相通;科罗拉多大峡谷,游人可乘牲畜在谷地中穿行游览;科尔卡大峡谷,游人可徙步沿谷地旅游;喀利根德格大峡谷,谷地中村庄星罗棋布,沿谷地的小路是当地发展徒步旅游的主要路线。就水道而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段,河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远远超过67立方米/秒的科罗拉多河和另外两条河流,其河流流速高达16米/秒,水流湍急,跌水相连,至今未有人能漂流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水流的险恶程度也远在诸峡谷之上。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低处的巴昔卡,海拔仅有155米,远远低于上述三个峡谷的任何一个最低点。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为奇特的是它在东喜马拉雅山脉尾闾,由东西走向突然南折,沿东喜马拉雅山脉南斜面夺路而下,注入印度洋,形成世界上最为奇特的马蹄形的大拐弯。它不仅在地貌景观上异常奇特,而且又成为世界上具有独特水汽通道作用的大峡谷,造就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奇特的森林生态系统景观。
整个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可以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秀甲天下”概括。谓其秀甲天下,主要是指无论在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独领风骚。就广度而论,大峡谷是山秀、水秀、树秀、草秀、云秀、雾秀、兽秀、鸟秀、蝶秀、鱼秀、人秀、村秀……不仅如此,大峡谷的秀还有其深远和雄伟的内涵。例如大峡谷之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溪流、帘帘飞瀑直至滔滔江水,固态、液态、气态、雪花、溪流、大江、秀丽深入到水的各种形态、各种尺度规模。而从力度来看,数百米的飞瀑,16米/秒的流速,4425立方米/秒的流量,其力度甚为壮观。再如大峡谷之山,从遍布热带季风雨的低山一直到高入云天有皑皑雪山无一不秀;茫茫的林海及耸入云端的雪峰给人秀丽的感受更如神来之笔。生于斯长于斯的众多的生灵,更以其独特的形体和生命的活力迸发出秀丽的光彩。】
说的这么好,真想去看看,可惜没有可供骑行的路,只有沿着帕龙藏布江的崎岖牛小道,我只好遗憾放弃!
D45:通麥——魯朗 2016年10月2日
早上8:30出发,穿过毁灭天险的通麦特大桥,沿着帕龙藏布江继续西行,风景愈来愈好,肺里呼出的都是松林的清香,如果让我选择长眠之地,此地甚好!
途中看到两头牛在打架,饶有兴趣的看了一会儿。公里两边植被茂盛,松树挺拔,发现不少树枝树干上面挂着树胡(像胡须一样绿色的絮状物),只有环境生态完好,空气洁净,才能有此物生长,在东部或中部山区是看不到的。
鲁朗老镇比较破旧,但是有很浓郁的藏族小镇风格,往前接着走几十公里,就到了鲁朗新镇,可真是全新啊!公路和建筑都是崭新崭新的,而且新区房子都空着,估计刚完工不久,看到广东一家公司的牌子,应该是商业开发。我怎么这么讨厌商业开发?原始古朴的东西一经开发就荡然无存。不知藏民怎么想,他们喜欢这样的开发吗?
新镇街上除了驴友,少见本地人,镇上开客栈的也大都是外乡人,租藏人的房子简单装修,做318骑行客以及自驾游的生意。这样的鲁朗是藏民的鲁朗?还是游客的鲁朗?这是个问题。
318波密到拉萨大部分路段在修路,看到不少筑路工地上工人丢弃的生活垃圾以及建筑垃圾触目惊心,路修到哪,垃圾就丢到哪,也没有人去规范约束管理,政府部门的人不知都在干嘛?该收费的项目到是随处可见某些职能部门的身影。我觉得西藏被过度开发了,世界屋脊还有净土吗?
未完待续
下一章:骑行西藏—孤独318(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