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创业人生与冲浪感悟

创业6周年前夕是我的年度休假,除陪父母去美国举办他们的西式婚礼,作为礼物送给他们,我还去了美国圣地亚哥的La Jolla,冲浪胜地。在这里,全世界各地的冲浪爱好者都会来到这学习冲浪。我想学很久了,甚至还在北京的人造冲浪体验中心训练过两次,就为了能在真的大海上体验一下冲浪的感觉。这次约的教练叫Sean,他32岁,但有15年教龄,在全世界各地做冲浪教学,两天的冲浪学习,一共要学习15个技能。


张萌:创业人生与冲浪感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面的技能是关于安全的,以及冲浪礼仪。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懂得这些难道还要学习吗?这不是浪费我们的有效教练时间吗?教练试图说服我们学习这个板块,并不断跟我们重复它的重要性。这时,我对教练说,我充分理解且认同,这就是做事的边界。我们做企业的,做一件事之前就会先摸边界,这就好像吃火锅一样,你永远不能吃到火锅外的食物。教练说,你这比喻太绝妙了!其实我想说,这难道不是常识吗?人在大海中,都是冲浪者,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小社会。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社会关系,也需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也是常识。

当我第一次在真正的大海,双手举着大大的冲浪板冲浪的时候,我对这片大海充满了畏惧之心。我想起了自己很喜欢的一位日本画家葛饰北斋,他画过一幅名作《神奈川冲浪里》,这幅19世纪初的场景与我面前的一模一样,汹涌骇浪,一旦被冲翻,我定是手足无措,面对我的是未知的海洋与无尽的恐惧。


张萌:创业人生与冲浪感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浪花是一个个冲面而来,有的浪是白色的,有的浪是绿色的,有的很高,有的很矮,有的很汹涌,速度快,有的缓速,有的看似很缓,但能把板打翻,有的看似又急又快,但实则和缓至极,你需要面对它们,并奋勇冲击,抵御住这些冲击,然后在一个你可以驾驭的位置,观察浪来的方向,找到合适时机去踏浪。浪会一直打来,只不过有的时候,你驾驭不了它,则会人仰马翻。你需要能够背对浪,站在冲浪板上,一起冲向海岸。我第一次就成功了,教练说,我是他这么多年教学经验中,第一次上手就直接站起来的人。

之后我有几次成功,也有几次失败,在完成第一个三小时训练的时候,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些道理:


张萌:创业人生与冲浪感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一,海浪一直会有,这就好像是我们这一生,即使遇到低潮期,也一直都会有机会,它们一直在,只不过不一定是你能抓住这个机会,也不一定是你去踏浪。

第二,一直在岸上的人,感受不到踏浪的快乐。岸上有些跃跃欲试的人,他们经常过来咨询,但要开始训练时,就选择了退缩,很多人压根止步于“问”,而没有机会去真正踏浪,一生在想象中度过。

第三,浪会一直有,它好似机会,每次浪来就有机会,但不代表所有的机会都是适合你的机遇。说实话,有时看似抓住机会踏上浪的人,也有可能遭遇翻车的危险。


张萌:创业人生与冲浪感悟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感悟之余,我也有了几条结论:

首先,我一定不做岸上的人,我要踏浪,要进入到真正的“人生如戏般的江湖中” ,做一名踏浪者。

其次,伺机而动,等浪来,辨别适合自己的浪,等到那个适合自己的机会,提前积蓄能量,在低潮期存续能量,以备高潮期能借助势能。不要把所有的浪看成机遇,学会辨识,对“机会”做自我取舍。

还有,是机会总会来临,在机遇来临时,摸清把握它的规则,学会在边界内做事,建立机制,修炼招数。

最后,驾驭住机遇做一名踏浪者,要懂得“知止”,适时收手,平稳着地,攻势中把握守势。

此刻,我正坐在圣地亚哥海边酒店的房间,在迷人的加州阳光下,吹着海风,在电脑上写下这些文字,有些半梦半醒。我爱书写的习惯真该感谢萌妈萌爸,还记得我读的私立小学,两周一回家。那时,我最珍贵的家当就是带锁的日记本,每天其他小朋友选择娱乐放松的时候,我永远都手拿一本,就开始写作,不写完不睡觉,就如此刻,有了人生感悟,不是选择把它们封存在记忆中,而是想尽力把它们保存起来,用文字的方式记录表达,它是我保存记忆鲜度的方式。

只属于这刻,这段冲浪里的奇妙之旅,人生的探索,还在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萌:创业人生与冲浪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