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有的具有艺术价值,有的还具有示范后世的作品价值和科学价值,收藏,是一种美学,而不是“玩物丧志”,目的是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添生活意趣,启迪爱国情怀。
民国二十三年六月出版的《国学论衡》第三期,刊登了谈溶《壶雅》一文,该文认为“泡茶用壶---宋元已有。”最早提出了阳羡紫砂壶宋元已有,有梅尧臣“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之句为证,文中提到周履道、马孝常《荆南唱合集》中有“阳羡紫砂”的记载。还提到蔡司沾《霁园丛话》云“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孙高士即元朝隐士孙道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刘汝醴《江苏紫砂工艺的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印行),认为紫砂创始年代,以诗词所提供线索,可推到北宋,观点与谈溶相同。
紫砂壶又称紫砂陶,主要是以采自江苏宜兴的紫砂泥烧制而成。据收藏专业人士介绍,紫砂壶得名于世,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紫砂壶所泡之茶“色香味皆蕴”。紫砂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俗称“富贵士”,原产自江苏宜兴黄龙山,深藏于岩石层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紫泥,其特性颇类制瓷原料,可塑性强,泥坯韧性高,适宜塑造各类壶型;绿泥与红泥(或称朱泥)质量较次且产量也少,一般只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装饰涂料,较少用来制作完整的紫砂壶。
“和为贵”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紫砂壶的“和之美”就体现在对万物多样性的尊重,在于一视同仁的胸怀。爱品茶的人都知道,喝绿茶要用玻璃杯,喝乌龙茶需用盖碗,但无论是高贵的普洱、龙井,还是乡村野老的茉莉花茶,置于紫砂壶中,都可流淌出最本真的色泽;天地万物皆可幻化为壶,皆可把玩于掌心之中,瓜果梨桃、人物众生,在做壶人手中一跃而出,自然会把不同的情感和愿望带到壶上。壶可传情、可达意,紫砂可以寄予万事、万物、万种情愫于壶上,令赏壶人思绪万千。
“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又一要素。人生的至高境界既在合而不同,又讲博采众长、互相吸收。《周易》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刚柔相济也就是这个道理。壶小乾坤大,万事万物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哲理皆融于一壶之中。
紫砂壶的美存在于使用当中,将沸水注入壶中,观壶色莹润如玉,听泉眼细流汩汩。拿来摩挲把玩,心中顿生愉悦亲近之感,亦可舒筋活血、强身健体。紫砂壶能在使用当中愈发光彩照人,越用越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壶”。壶靠使用以养生,以养浩然之气。
紫砂材质特殊,它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可以适合一切茶,泡茶隔夜不馊。而且紫砂材质有类似海绵的吸附性,常沏茶的壶就是不放茶叶,水中也有茶香。紫砂还可以独立成陶,是世界上惟一不需要添加其它矿物而独立成陶的陶土。紫砂壶表现力强,用紫砂做成的“牡丹壶”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芒果壶”看上去就像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芒果,无论从造型、颜色还是质感来看都是惟妙惟肖的。艺术贵在变化,紫砂壶把变化的奇、美表现到了极致。
隐士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由来已久。“人间珠玉安足取,不及阳羡溪头一丸土。”可见在爱壶人眼中,紫砂壶虽不是金子却也一样发光。一把好的紫砂壶流落到哪里都不怕被埋没,它在日月精华中休养生息,等待人们发现它的真正价值。而一旦被发现,它尊贵的气质使它即使放在皇宫里也不会失色。
紫砂壶的“五美”是经过艺人的创造赋予的,也是紫砂文化内涵的体现,这五美要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在万事万物的联系中得到体现。品读紫砂壶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精神的修养,寓教于乐,可以净化心灵。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壶艺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够发抒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紫砂壶有的具有艺术价值,有的还具有示范后世的作品价值和科学价值,收藏,是一种美学,而不是“玩物丧志”,目的是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添生活意趣,启迪爱国情怀。每个砂壶研制者和收藏者,都必须有一个端正的人生观、创造意识和收藏意识观。为此,意识、实力、弘扬是要求收藏者认真对待的三个方面。有志者事竟成,紫砂壶艺从现在起会有一个更广阔、更美好的珍藏天地以及得以健康发展的美好前景,这是必然的。喜欢紫砂壶的朋友可以添加我私人微信:zisha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