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和手帖·「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

「壹」
在搞错「知日」和「日和手帖」之间时间关系的第三个月,正式开始读「日和手帖」的第一册「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
手贴的封面背面,写着这个专题系列的由来,它说,这是一个众筹造物的全新生活品牌,是一本有关日系生活方式的MOOK,要与读它的我们,来探讨人与物的关系。
而在读完这几行字之后,大抵就了解这个专题,还有这册书在围绕着什么阐述了。

说实话,其实颇有种“物品广告推广”的即视感,但广告这种东西,终究还是要看它怎么来推广,每代人或者每个人,他对于广告的偏好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偏好有些像是一个人对于另外一个人的欢喜,有人喜欢温文尔雅,有人喜欢忧郁深沉,有人喜欢活力四射,也有人喜欢呆萌可爱,等等。
而我呢?嗯,大抵还是喜欢类似「日和手帖」这类MOOK里,偏向于生活且文艺的介绍方式。即便现今,文艺在各类社会自媒体的捧杀下,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偏向于“贬义”的词语,但喜好这种东西,还真就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贰」
在「生活方式」里,从漫游者马丁徒步旅行的选择里推荐背包、帐篷、鞋履、燃炉等徒步远足的物件;通过多相工作室几位主创建筑设计师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理解,来探讨在公共空间里如何更好的照顾好个人;从旅行者到好物选择商铺,介绍作为主人的夫妻档却偏爱各自旅行的三是两听;探究日本男女的一人食,而后影射到国内日渐人数众多的一人生活,其实很多独自生活的人,都有想过的问题——一个人去哪儿吃好?,等等。
在「人物」里,了解到一些平日里其实有过接触,但根本没有认识过的人,例如现居台北的素人设计师聂永真,他曾为周杰伦、蔡依林、王力宏、莫文蔚、林宥嘉等明星设计过唱片封面。再如,山本文绪,虽然曾读过她写的《一切终将远去》,但对于这位日本小说家,其实不甚了解。除了这些熟悉却又陌生的人物,还接触到了一些平日里根本不太会关注到的领域人物,像是拍摄日本男像,发起「Wedding Politics」来进行社会呼吁的森荣喜;略显平凡,但却有些固执的字体设计师应永会,他不愿意使用商业字体公司的方式来进行字体设计,而是比较“笨拙”地复刻每一个字,他说这样的字体设计可以让他的内心更宁静些,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的人情味,如今他在设计的字体有三种,浙江民间书刻体、博州小楷、和汲书古体;还有在我们这个略显传统的国家里,宣传和推广“自慰”或者说是“自我性爱”的马佳佳,她在北京三里屯开了一家店,叫泡否(powerful),她售卖和宣传着男女性适用的自我性爱器物。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的事情,让“性”不再成为一个羞于启齿的话题,让人们能够坦然面对这件事情,而不是在背地里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即便能起到的作用可能并不如何,但一件事,总归要有人先去做,之后才会有人去继承它。说是先驱者有些过了,但能在北京这样一个城市做着这样的事情,也算是“引领者”吧。
这些有趣的人物,还有不少,我们平日里沉浸于工作和生活的忙碌里,即便有时间了,也是在打游戏或者刷微博、刷抖音、刷朋友圈,这会耗费掉大量的时间,以至于我们对于外部探求的欲望和行动力几近于无,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着这么一批做杂志、做MOOK的人在替我们做着筛选和呈现的事情,其实真的挺好。
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会让人失去从一大堆事物中选择到自己喜爱的那个的乐趣,但这无疑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这种人为的筛选,也总好过大数据时代下,冷冰冰的数字算法筛选呈现给我们的东西,至少,能更有趣一些,也更有人情味一些。

「叁」
在「生活方式」与「人物」之外,还有「速读」、「食帖」、「小说」及「造物」几个板块,老实说,通常我对于「速读」这个板块的兴趣不大,因为读书本身是件很私人的事情,这大抵上是有些怪异偏好的,就像是有人会惊异于居然会有“可乐拌饭”这种神奇的食物吃法一样。而且MOOK类书籍的速读推荐,都太过深刻了一些,不太适合我这样浅显的阅读者,例如这里推荐到了「法」国作者古斯塔夫·勒庞著作的《乌合之众》,讲的是大众心理的研究,我在念心理学专业的时候都没读过这本书,现在的话,估计就更不太可能会读了。何况,有时对于某些事物的认知并不是越深刻越好,活得糊涂一些反而会比较容易快乐。
之于「食帖」,其实没啥可说得,自诩为一个吃货的我,总归是会去动手尝试一下的,至于做出来好不好吃,嗯,反正也不会告诉你的。何况,出版方之后又出过一个新的MOOK主题,就叫「食帖」,因此这本书当中的「食帖」小册子,大抵还是有些试试水的意味了。
而相比于「小说」的看官心态,我个人更偏向于「造物」,生活总归是生活,所以作为一个半宅男,喜欢一些实用且“好看”的生活用品,没有什么不对。而且,青瓷的物美,完全击中了我对于此类食器和酒器的喜爱,即便此时不买,但过过眼瘾也是好的,自嘲一番没有富贵命,却想过精致生活的窘态,然后转身继续当我的铲屎官。

「肆」
最后,来写一点关于之前刻意略过的板块「群访」,作为「日和手帖」的首发刊,这一册的主题是「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而最能体现关于这个主题探讨的部分,便也是「群访」。
「Alone Yet Not Alone」,每个人对于一个人生活的认知几乎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个人能够接受的程度也是不同的。而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会去探讨对于「一个人的定义」,呈现「一个人的时刻」,讲述「一个人的乐趣」,「面对一个人的方式」。
大抵是因为看到了偶像阿Sam,还有之前听过很久节目的有待,读过她两本书的陶立夏,以及最近才接触到的编号223,群访的六位当中有四位都是熟悉的,因此这种亲切感,也拉近了和这本MOOK之间的距离吧,尽管我已经很久没听过有待的节目,但我知道他在北京开了一家实体音乐咖啡馆就像他的电台节目名称一样,就叫「有待咖啡馆」。即便我对于编号223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他今年的摄影作品上,虽然我几乎完全不能理解那些,但我归咎于自己的审美水平不够,对于他呈现的人体艺术,却也不觉得奇怪就是了。

读MOOK类的书籍,我觉得还是不要抱着读书的心态来看,把它当成微博和朋友圈上的有趣资讯吧,或者是陌生人的生活日常也行。这样就不会让“懒癌”症状波及至此,而看MOOK或许也会成为生活当中的乐趣,虽然,它还挺贵,就是了。不过好在,比一杯星巴克的咖啡贵不到哪里去,也就相当于两杯奶茶的费用了,这样想的话,是不是就会觉得买来看看也不错呢。

最后,请允许我摘抄一下这期「日和手帖」封面上的一段话吧,我还挺喜欢的,它也简单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看似喜欢独处的原因。
“Nobody likes being alone that much.
I don’t go out of my way to make friends, that’s all.
It just leads to disappointment.”——Haruki Murakami, Norwegion Wood.
「没有人喜欢这般独处,我只是不想以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去交朋友而已,因为它往往只会带来失望。」


日和手帖·「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_第1张图片
by Gentrit Murati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和手帖·「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