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和成长

版权声明

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 iNotes;
转载请注明作者。


前段时间,笑来叔又写了本新书:《自学是门手艺》。我也在第一时间阅读并参与了项目。

我不知道读完这本书(注意是读完)的大部分读者是什么背景,其实我很怀疑大家会通过这本书学会编程,原因我后面再讲。

就我而言,我本身是做 python 相关的开发工作,所以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在想,这一定会带来一个跟以往不同的,很有趣的体验和收获:

  • 笑来老师在很多方面是个极聪明的人,这大家都不能否认;我也一直都喜欢笑来老师的一些观点和书;
  • 我们都想了解聪明人的思考和学习方式,学会他们的思考和学习方式;而向别人学习的方式无非是观察和阅读(文章、书、课程);
  • 笑来写了很多的书,但是今天提到的这一本对我来说,有特别之处:之前的书是自己完全不懂或者书里大部分东西自己完全不懂,那别人说啥是啥喽;这本不一样,自己本来是一个熟手,看到一个学习高手写了自己熟悉领域的东西,就可以找到差距了。这非常关键。下面我也会提到差距到底在哪里。

本文不谈 python 这个器,只说学习和成长的道和术,但这不意味着器不重要。实际上只懂道和术,往往就是『懂得所有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悲剧来源,我的思考在后面提到。

我认为,学习和成长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 快速入门:这一定是有捷径的(师傅领进门);

  • 进阶和成长为大师:这是修行在个人,几乎不能速成。

快速入门

在快速入门阶段,最要紧就是快速完成最小系统,在这个新的学习领域生存下来。如果学做网站,那就先写一个能跑的网站出来,程序员都爱跑一个 hello world;如果学吉他,那就先能弹一首曲子再说;如果学游泳,请看下面我的游泳例子。

最近我在学游泳,现在我的理解是,游泳作为生存技能的本质,就是能在水上呼吸不被淹死。

所以要想最快速地入门游泳,其实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学会下面两个东西:

  1. 漂浮站立的切换:首先在岸边(随时可以抓住岸边浮上来)憋气把身体横过来,熟悉这一漂浮过程,这大概需要不到五分钟的时间熟悉;接下来从横着的漂浮状态,切换到水中站立状态:曲膝,收大腿,双手压水,这一过程需要五分钟以内,而且这是一个类似于骑自行车的技能,一旦学会就不会失去。(当然游泳本身也是)
  2. 换气:相比起姿势来说,这个才是真的生存技能。开始先在岸边练习呼吸;然后在漂浮时憋气吐气,双手压水浮上来吸气。

有了漂浮站立和换气,就可以在水中生存了,这个生存过程几乎一个小时以内就可以学会。剩下来的无非就是游泳的姿势和进阶操作了。

没错,游泳一开始学这两个看起来很无聊的东西,实际上就能在极短的时间让你在水中活下来,而不是上来就学什么蛙泳姿势,反正你刚学的姿势也一定是错的。

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你就可以安全地没有恐惧地在水里探索了。这就是我理解的关于游泳的最少必要知识。

在学习一开始快速入门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保持学习的热情。

我们小时候,都有错觉,想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或者几天之内完成什么什么项目。这不科学,因为人不是机器,想让一个人自己保持热情,需要对做的事情做合理的设计。这也是为什么上课不好玩,游戏好玩的原因。而在学会一个技能的整个过程中,如果迟迟不能入门,那这个学习路径就很糟糕,相反,我们应该在学习初期尽快入门,保持热情。

所以,关于学习本身,什么才是入门,什么才是最小系统呢:主动练习(active recall)和间歇重复(Spaced Repetitiony)。

大学以前的教育体系,虽然不会主动教给我们系统和高效的学习方法,但神奇的是,他们用到的主要方法却是对的:

主动练习:做题,做题,做题。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注意,不是看题,是做题,很多“非常努力的差生”,就是在“看题”,“做题”却很少做。

间隔记忆:比如高一学过的东西,在高考之前,一定会被重复很多很多遍,而且是在不同的时间重复很多很多次。

进阶和成为大师

学习的流程,在读这本书之前在我这里是这样的(篇幅原因,暂不在本文一一展开):

计划:找资料、老师(两个大误解:互联网是免费的,自学比老师教要好),项目计划,执行力。

理解:速读技巧,手表效应,费曼技巧(这又是一个及格线技巧,“教是最好的学”也是一个道理)。

组织:写出自己的结构化笔记。『review 是提高能力的外挂』。

练习:主动练习 和 间歇重复。有合适的项目来以用带练。

大师:利用亲自总结的结构化笔记快速拾起过往的知识。重拾记忆很有意思,比如高一学过的东西,高三再看,开始一定会想,这我都忘了啊,这还怎么高考啊。但是过一小段时间我们知道了,重拾记忆,原来比新学知识真的容易很多。

好了,那我们来看看一个学习高手会有什么样的提高呢?(来偷师笑来老师一下)

计划

在『执行力』部分笑来老师提出了如何解决『注意力漂移』这个问题。

本质上这还是一个『什么最重要』的实践。对于学习来说,全面性最重要。对于作品来说,完整性最重要。

价值观本质上是『什么更重要』的选择题。想明白什么更重要,也就想明白了选择。注意,仅仅是想明白了选择。

知识的来源有体验、观察和阅读。但是在选择和执行这件事上,往往其他什么都不如亲自体验和亲自执行更有效。很多道理都是人尽皆知,但是大多数人都不去用(粗略估计,这个比例 90% 都是少的)。这是因为没有执行,也就没有内化。让我们采取行动的是鞭子(激励)和萝卜(惩罚),而这个鞭子和萝卜,来自于体验的话效果是最好的。

『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破解方法,就是亲自去执行,亲自去体验,然后通过体验和实践得到的内化版本的道理,才是你笃信并坚定的道理,而不是写在纸上的别人的『体验』。

理解

这一部分笑来老师的办法也很朴素,除了『以教带学』以外,在不理解的地方,往返反复阅读。

组织

  1. Review 是提高能力的外挂。笑来老师也不例外,他在本书中反复强调要多总结,要自己亲自总结。这是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手段。
  2. 在融合总结到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1. 能用在哪?(我觉得还要加上怎么用)
    2. 还能用在哪?(我理解为头脑风暴,多维度思考,迁移到不同的场景中去)

练习

  1. 笑来老师强调了学习单一技能的全面性和输出作品的完整性。这是本书的一个核心收获之一。
    1. 推荐把官方文档作为学习的第一来源,而不是总吃二手冷饭。这也是使技能全面的一个方法。
  2. 以用带练。

大师

这是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最值回时间的两个建议:

  1. 刻意练习,本质上最重要的是刻意思考练习什么。
  2. 『学会一个没人教、没人带,甚至没有书可参考的技能』,靠的是
  3. 持续研究
  4. 学习不同来源的知识,学习每个老师、每本书最厉害的地方。
  5. 刻意思考:这东西我能用在哪儿呢?(知识迁移)
  6. 刻意思考:现在(最)需要提高什么地方呢?

插播一个吐槽:

前面说『我很怀疑大家会通过这本书学会编程』,是因为

  1. 本书作为编程入门教程来说并不十分友好,光靠它 0 基础入门是不合适的。
  2. 本书没有项目练习,这对学习编程来说是要命的。

但是:

  1. 『我们不会因为一本书被改变一生,改变我们生活轨迹的是我们逐渐阅读的那两百来本书』,没有人是全能神。

  2. 这不是一个好的 python 教程,但不妨碍它成为一个好的自学教程,这可是一个偷窥学习高手学习习惯的极佳的机会。推荐你也去试试。


入门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成长不容易,成长为大师,很不容易。

经过我和笑来老师的对比,我发现了和高手之间的差距:

  1. 执行力。
  2. 耐心地理解一开始不能理解的知识。
  3. 总结,亲自总结
  4. 融合:能用在哪,能用在哪?
  5. 练习:单一技能的全面性和输出作品的完整性。
  6. 尽量阅读官方文档。
  7. 刻意练习的本质是刻意思考练习什么。凡事,就怕琢磨。
  8. 如何『学会一个没人教、没人带,甚至没有书可参考的技能』

如有价值,请多分享:iNotes

自学和成长_第1张图片
image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学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