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2018-3-15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血糖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

由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方法的精确性,两次测定值HbA1c的差异大约1%就可认为具有临床相关性。因而在HbA1c两次测定间至少有2周的时间,推荐4~6周的间隔。

糖化血红蛋白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糖尿病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

(1)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2)生成缓慢。每次抽血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由于吃饭不影响其测定,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

(3)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波动,却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

(4)较少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糖化血清蛋白(GSP)是由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反应形成。由于白蛋白的半衰期约21天,因而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有效反映过去2~3周内的血糖水平,而且不受当时血糖浓度的影响,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非常适宜的良好指标。糖化血清蛋白(GSP)临床意义:

GSP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作为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的一个灵敏指标,能在短期内得到治疗效果的回馈。

来源: 洛阳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中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