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种有毒的观念植入你的大脑,并让你对此深信不疑,甚至让你带动身边的群体加入其中,逐渐形成圈子,潮流,文化。这听起来是不是像某种邪教,哈哈,虽然这听起来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其实这样的事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细思恐极的旅游
大家应该都听过这段有名的话: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其实旅游这种行为本身并不会洗涤我们的心灵甚至重获新生,而是宣传者提前在我们脑中植入了一种观念,赋予这种行为意义,传播出去并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相信。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放大一条“路”的作用,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骗局,别人拿来骗我们,我们又拿这一套说服自己。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把旅游与追寻自由与生命的意义等划等号,其实都是浪漫主义作祟。难道真的像宣传语说的,我们的灵魂这么简单就获得自由了吗?仅仅这样做便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找到生命的真谛了吗?没有人本身主动的思考,带回来的除了回忆、照片和疲惫,还有什么呢?问问自己,是的我很开心,可这些真的是自己当初想通过旅游得到的吗?
这就像我们大家都在饿肚子。有人出去觅食回来了,他告诉大家那边有一条河可以填饱肚子,大家都去那条河,结果有人到了河边什么也没找到又饿着肚子回去了,有人在河里抓鱼填饱了肚子。其实先前那人说的话没错,只是他的话里忽略了一个主观性因素,抓鱼。
大家都去旅行去朝圣,你也跟着去,该做的都做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然而对于自身却并没有什么改变。有的改变只能靠自己本身,外物方法都只是途径,树边的果实是要靠自己走去摘的。
二、司空见惯的囤课现象
看到这里,你先想想知乎上有多少讲座报了没听?一块听听千聊等直播平台还有多少录播没补?买了很贵的课但第二课的学习却迟迟没有开始······然而尽管知道自己“囤课”这种行为不好,之后却控制不住仍然一买再买。就像一只只知道囤松果却很少进食的松鼠,傻傻的等着冬天。
诚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越来越容易,近些年来,为知识付费逐渐成了潮流,不知你有没有这种经历,一旦为某一门课买了单之后,发现自己这也不懂,那也不懂,而这些知识似乎又什么都很重要,发现那些推荐的课总是像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哪怕今天不太适合,以后总有用处。“越囤越多”乃至后来发展成为“只囤不学”。
这种承受过载的现象,究其根源,除了自己没有很好的取舍以及不合理规划的原因之外,仔细想想,其实还有“观念病毒”在其中推波助澜的影子。为什么我们这些在商家多年的广告轰炸下有了一些免疫力的人们在痛快买单之后,继续心甘情愿地一买再买?
是“观念病毒”。
三、什么是“观念病毒”
文章开头我们说过,将一种有毒的观念植入你的大脑,并让你对此深信不疑,甚至让你带动身边的群体加入其中,逐渐形成圈子,潮流,文化。为什么要将这种被植入的观念比作病毒?吴伯凡老师是这样定义的:
观念病毒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魔,他进入细胞里以后不能自身进行复制,只能依靠它的载体,然后让它的载体不断的发展,复制本身的同时也在将病毒复制传播出去。
我认为,观念病毒实际的做法是:为你捏造一个新的哪怕是莫须有的需求,刺激你的欲望,并巧妙地让你为了欲望买单。而且,这种思想会复制,会传染。比如:星巴克的宗教奇迹
星巴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也正是通过这种顾客的体验,星巴克向目标消费群传递着其核心的文化价值诉求,星巴克利用体验营销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品牌文化延伸到了全世界。
四.我们该怎么做?
在说说怎么做之前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尤里西斯的船队必须要经过两个岛,其中一个会在海水涨潮时形成巨大的漩涡,船很容易被卷进去,船毁人亡。另一个岛有一批长得非常的漂亮,歌声极其迷人的海妖叫塞壬,男人一旦听到这种歌,就会情不自禁的登上那个岛,人一上去,他们就会把人给抓住,然后吃掉。尤里西斯命令自己的船员把他绑在桅杆上,叮嘱船员经过两个岛时,他说的任何话都不要听,尽可能的远离带漩涡的那个岛,一直往前走,直到听不到歌声再把他放下来。
这个故事里的塞壬的歌声就好比是“观念病毒”,它很难摧毁而且如果事先没有设防很容易中招,同理,即使“观念病毒”很强大,但我们面对它并不是无计可施,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1)注意识别“观念病毒”
事先意识到“观念病毒”的存在,才能有预见性的规避。三思而后行,遇到就先想想,这是“观念病毒”吗?清楚的识别“观念病毒”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保持清醒的大脑。
(2)理性决策
确定这是观念病毒之后,在欲望被没有激发之前用理性作出决策,坚定自己,告诉自己,我只要我真正需要的。如果这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那就做决策的过程反而会像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还账。
(3)把欲望关进笼子里。
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可以问问有经验或者比自己更聪明的人,但他们的意见仅供参考。此外,还可以学习一些“人类误判心理学”,明白自己将会陷入怎样的人性的误区,不要让欲望支配自己,清醒的头脑加上过来人的经验往往能少掉进坑里。
“观念病毒”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多数人被传染了却不自知。这一切不仅仅是与欲望的博弈,更要紧的是识破“观念病毒”本身,提前知道有这样一种误区存在,将对我们事先规避风险有更大的帮助。
最后放一个图,你看到的无非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不要全然相信,保持清醒的判断是最重要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