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你好,我是Wilson。一个正在以书写的方式磨砺自己的人,这是我在网络上的第28篇复盘随笔。

大家好,这一周我打算挑战一下自己,和大家分享一个大家都听说过,但又有些陌生的话题——新零售。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_第1张图片
云栖大会

2016年11月13日阿里巴巴云栖大会的开幕式上,马云的一句“未来没有电子商务,只有新零售”,让“新零售”的概念正式诞生,并且疯狂传播。

无独有偶,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同一天在中国电子发展峰会上也提到了新零售,后来还很不服气得说,“新零售”这个概念说他先提出来的。不久之后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也迅速跟进,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

三个商业大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新零售,一夜之间,整个商业界,尤其是互联网电商圈和传统零售圈,几乎人人都在谈新零售。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一路高歌猛进、一度所向披靡的互联网电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请看以下两张图表。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_第2张图片
2005年-2016年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_第3张图片
2013年-2017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6.1万亿元,同比增长19.8%;2017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从这张图表,大家不难看出,我国的电子商务规模虽然还在不断增长,但发展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我国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发展阶段。

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局面的发生呢?

在这里,我和大家介绍一个概念。

技术生命采用周期。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_第4张图片
技术生命采用周期

“技术采用生命周期”,它是指人们对新技术不同的接受程度,可以被区分为五种人。这五种人也分别预示着这项新技术所处的5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面对的是创新者。创新者天生对新科技充满了好奇。他们一直在搜寻。所以,并不是电商网站找到了他们,而是他们找到了电商网站。他们甚至愿意参与设计。这群人,大概占所有用户的2.5%。

第二阶段,面对的是早期采用者。这群人所意见领袖,他们享受新科技的优点时,也包容新科技的瑕疵。比如电商网站上虽然有玲琅满目的商品,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假货和黑商家,可是这群人却并不在乎这些风险的。这群人占整个市场的13.5%。我觉得我就是属于这一类人。

第三阶段,才会面对真正的大众,也称之为早期大众。他们只关心需求,根本不关心新技术。所以,电子商务除非被反复验证稳定可靠,并真的能够满足需求,他们才会使用。这群人占整个市场的34%。

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有一个死亡之井。很多现象级产品,虽然一开始时高歌猛进,但如果解决不了严重的瑕疵,就并然跨不过这条死亡之境。而当初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够跨过死亡之境,被早起大众采纳,靠得就是一款软件——支付宝。

第四阶段,面对的是后期大众。他们更保守,这些人是等到旧事物淘汰而不得不采用新事物的时候才会采用。所以你想让这些人上网买东西,除非线下已经很难买到他心仪的商品之后,他才会上网购物。这群人,也占整个市场的34%。

第五阶段,面对的是落后者。他们对所有新技术充满了敌视。你试图说服他们使用网络支付,却发现,他们居然还只用现金,连可以绑定移动支付的银行卡都没有。这群人,占整个市场的16%。

而电商技术在我看来,目前正逐步从早期大众向后期大众的覆盖转换中。但是,我们都知道传统电商其实还无法替代线下线下零售,因此既然改变不了后期大众,那就只能革新技术,用线上线下的融合来赢得这群人的欢迎。这时,新零售的概念就被推到了舞台中央。

那么,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才是新零售?

我们都说新零售就是线上线下的融合,那到底怎么融,融合后有什么效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所疑惑的。想要解开这个疑惑,首先我们要认认真真地静下心来理解,到底什么是零售?

零售是一系列商业模式的统称,是通过某种“交易结构”,让消费者和商品之间产生连接。你也可以理解为零售就是连接“人”与“货”之间的那个“场”。而这个“场”则是由三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具体体现为以下这个公式:

零售=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我们根据这条公式,来解释一下传统线下零售是怎么通过这道公式完成“人”与“货”的连接。

比如你到一家童鞋店,给孩子买童鞋。这时候售货员向你介绍这款产品的特性、尺码、材质和产地,然后你根据他的介绍,用手掂量来一下鞋子、摸了摸面料、折了折鞋身,就获得了产品的信息流。然后当你决定购买之后,拿着产品到收银台付了钱,就完成了资金流。最后带了这双鞋,回家就完成了物流

后来电商技术出现了,人们在网络上通过产品的详情页,获得了信息流;而后通过网上支付,完成了资金流;最后通过快递公司,完成了物流

所以,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传统电商都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万千组合。既然理解了“三流”的概念,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聊一聊,新零售是如何在这“三流”上提升零售的效率。

提升“三流”效率,实现新零售。

(一)信息流

互联网提升信息流效率最大的两大功能是比价和大数据推荐。

以前去买衣服,你会逛不同的商店,寻找最喜欢的一个款式,而后去类似风格的店铺去做对比。由于信息不对称,那个时候你只能一家一家的逛,直到找到性价比最高的那一件。而电商出现了,当你想买某一个款式的衣服时,用搜索加价格排序就轻松的完成了比价的过程,原来你需要半天时间买衣服,现在只需几分钟。

后来,随着你网上购物、搜索的数据积累,电商平台就能根据你的购物浏览痕迹进行关联商品的推荐,逐渐提升了商品的连带率。这两大功能再加上线上定倍率的腰斩,曾今几乎让线下零售认为是灭顶之灾。

但还好,线下零售依靠体验性,守住了自己的阵地。比如你去网上买床垫,你只能看到床垫的长、宽、高的规格,以及这个床垫有20个弹簧支撑,进口乳胶,采用最先进的原理设计的文字描述,就算照片拍的再具体再精美,你还是感受不到,床垫给你带来的,只有躺下去才能体验到的舒适感。

有一次,我和我老婆去宁波的宜家商场购物,逛到沙发区的时候,看到一个顾客靠在一张单人沙发上睡着了。看着这位顾客酣睡的模样,我立刻产生了兴趣,便坐在边上同款的沙发上体验了一下,没过多久就决定把它买了下来。

那未来的新零售应该怎样融合线上的“高效性”和线下的“体验性”,让信息流更丰富呢?目前还没有标准答案,但从上半年的趋势走向来看,小米公司可能拿到了第一把钥匙。

2015年9月12日,第一个小米之家在北京开业。小米之家的设计,非常强调体验性,除了丰富的产品,小米之家还推出了三个杀手锏:线上线下同价、克制导购和大数据铺货。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_第5张图片
小米之家

线上线下同价,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现场购买,你会说毕竟价格一样,既然产品足够好,那就直接买呗。同时,线下虽然效率不如线上,但是线下对消费者的冲击力和品牌影响力要远远大于线上。因为实体店会给人一种感觉,你都花这么多成本开这家店了,因此你不可能会随随便便得卖烂货来糊弄我们,否则你就得血本无归啦。

接着说克制导购。为了让消费者充分体验产品,小米的员工是被要求不能随便凑到顾客面前的,除非顾客喊你,否则员工是不能去打扰用户体验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消费者更自由的体验产品差异,心悦诚服的买下这件商品。

最后再说说大数据铺货。小米公司根据线上浏览、购买记录和线下的销售情况,能非常高效的甄别出不同区域对各种商品的需求量。比如小米公司有一次发现,河南用户对小米电饭煲特别感兴趣,小米公司就将大批量的电饭煲调至河南所在的仓储基地,结果河南地区的电饭煲销量果真暴涨。

小米公司就是巧用这三招,让信息流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资金流

说到资金流,互联网最引以为傲的就是移动支付技术了。移动支付从起初的网银支付,到支付宝储值支付,再到现在的移动支付,让付钱这一个动作变得如此简单。我们现在出门经常会发现,身边不带一分钱,一天的生活也照样过的很正常。我甚至认为,移动支付技术比电子商务发展得更快,现在已经跨入后期大众了,你看如果哪一家商店的老板没法提供支付二维码的话,他家的生意肯定不好。

但是移动支付即便再方便,线下支付仍然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信性。

当初,支付宝这件跨时代的产品,改变了整个电商的业态环境,让电商的可信性大大提高。但至今为止,有意思的是,用于电商交易的互联网支付,大多数依然是小额支付。而大额支付,很多人会选择在线下。因为,人们在网上购物时,会认为反正是小额支付,哪怕被骗了,金额也不大。但如果在网上支付几十万、上百万,那大部分人就不敢了,宁可选择线下交易,甚至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那能不能将线上的“便利性”和线下的“可信性”相融合呢?也许可以,阿里巴巴现在正在干这件事。相信大家对支付宝的芝麻信用都有所了解,只要你的芝麻信用高,你能贷款,能抵扣酒店入住押金,能透支消费等等。之前芝麻信用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线上购物,但现在随着移动支付和支付场景的扩充,芝麻信用的信息采集越来越全面。未来随着信用体系的完善,人们会像珍惜金钱一样珍惜自己的信用,因为未来如果你有严重的失信记录,你可能根本无法生存。没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银行账户被冻结、甚至成为警方的严控对象。

所以,我在畅想未来的交易场景,可能是这样:人们在交易之前,会主动出示自己的信用评分给对方看,来证明自己的诚信。你一瞄对方是800多分,信用极好,就更愿意和这个商家进行大额交易了。

(三)物流

传统零售,无论是什么场景,都是一个“人”找“货”的过程,而电商最大的成功,是将这一过程做了一个置换,变成了“货”找“人”。你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决定在网上购买下这件商品,这件商品就会如约送到你的手中。这使你突然之间,可以接触到全世界所有稀奇古怪的商品,因此我们经常戏称淘宝为万能的淘宝。

但即便淘宝再怎么全面、再怎么便宜,电商仍然得不到传统零售的一件法宝——快。比如你烧饭烧到一半的时候,发现盐用完,如果说去淘宝买,最快最快也得等到明天,再不行用美团外卖,也得30分钟。但这个时候,你急着烧菜,你多半会选择直接冲到楼下的小卖部去买盐。因此你也就不难理解,那些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夫妻老婆店,居然到现在还能存活着。

那未来,新零售该如何让线上的“全”和线下的“快”有机结合呢?

目前互联网公司正在做的有两件事:一是让线下商品更全面;二是让互联网的物流更快。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_第6张图片
天猫小店

让线下商品更全面。2017年8月28日,阿里巴巴旗下零售通宣布,第一家专注服务社区的天猫小店——维军超市在杭州正式运用。阿里巴巴通过大数据的支持,让这家离你最近的便利店一下子获得了更多的商品,大数据根据店铺周边居民购物的习惯,预测性得为店铺铺设匹配度极高的商品,让这家空间有限的店铺,能够铺设上周边居民最喜欢的商品。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_第7张图片
“双十一”物流

让互联网的物流更快。根据菜鸟双11物流报告显示,2013年“双11”签收1亿包裹用了9天;2014年用了6天;2015年提速到了4天;2016年则进一步提速,用了3.5天;2017年,仅用了2.8天。京东做的更离谱,2016年“618购物节”,一位消费者买了一部手机,从下单到快递员敲门,只用了七分钟。为什么电商平台能够这么快的将商品送到你的手中呢?

电商平台是利用大数据,预测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前将商品调拨至离你最近的仓储基地、快递站,甚至你家楼下,这个时候只要你下单,商品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送到你的手中。

目前各大电商平台,都在摸索新零售的各种组合模式。我相信未来新零售的战场上会比现在更为复杂。回想过往的历史,只是坦克出现了,人们才开始学会打闪电战;互联网出现了,人们才开始学会把网络战,未来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新零售又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