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成员介绍
刘嘉雯,女。喜欢青岛啤酒。我爱吃:
南区:四餐首选麻辣烫,上汤肉丝面,纯肉馄饨。奶黄包和西米露。小米米涨价了但我还是爱的。追茶记家的白菜价蜂蜜红茶!南区外面的炒酸奶也很赞。爱辣啵啵鱼。鲁冰花烧烤。尚典麻辣香锅。
东区:五餐我去千万遍,还是会选择自选。东区拥有CoCo和蜜雪冰城(傲娇脸)。
六餐:(东区外小吃一条街)烤冷面和章鱼小丸子。
北区:二餐一楼:重庆小面
二餐二楼:麻辣烫(不如四餐但是ok),梅菜扣肉,鸡丝凉面,烧鸭饭,炒酸奶
一餐:虾仁鱿鱼炒饭,还有双十一过后最为火爆的5元套餐窗口。
我是王森;我的爱好是跑步;我最喜欢海大北区清真餐厅的辣子鸡;我要好好学习软件工程。
我是陈玉盼;我的爱好是发呆;我最喜欢一餐二的炖菜(所有的都喜欢);我最近好难啊······
我是宁其奖;我的爱好是玩游戏;我最喜欢梅菜扣肉(二餐二层);我会喊666!
我是汪青松;我的爱好是发呆、轧马路;我推荐南区四餐的清汤面(清汤很鲜);今天天很蓝、阳光很暖、风很清凉、你很好。
我是朱咏荷;我的爱好是看书和看动漫;我最喜欢二餐二的麻辣香锅;目前正在追柯南,今天也是为青梅竹马流泪的一天啊。
我是姚守玉;我喜欢闲逛;我喜欢四餐的鸡蛋羹;我能行,我可以。
Q1: 回想一下你初入大学时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将来你会选择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吗?是的话给出你想去的城市、公司和岗位,否的话给出原因。
刘嘉雯:我大一是化学系的,专业纯粹盲选的,因为我根本没想到我会到OUC来......化学系有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C程序设计”,我学了这个课感觉非常有意思,比什么无机化学方程式有意思多了。于是就在大一下开始选课前,在我为了准备“无机化学”的考试背了三四百个方程式以后,我决定转个专业。到目前为止我都还是热爱现在的专业的。我希望以后能和一些厉害的人一起做游戏(我不喜欢玩游戏,但是我觉得做游戏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多幸运我还有一个学工业设计的室友帮我画地图)。但是经历了一些公司的笔试,和仅有一次的尴尬的面试,我感觉到自己能力的不足,真的是只有和学校外面的人比一比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水平。OK被拒绝是可以接受的,重要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我定位和努力的方向吧。
王森:海大计算机录取分相对较低,转专业政策宽松;会;青岛,海尔,程序员。
陈玉盼:当初的志愿大部分都是电子类,计算机可能就是凑个数吧;
大概率会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毕竟已经错过了转专业的最好时机,但是未来怎么样谁说得准呢);
我喜欢南京、西安这些城市,历史悠久,景色宜人;
公司和岗位暂时没有想好,初期更倾向于能够提升自身、政治环境简单的职场平台;
宁其奖:小时候玩游戏下载存档时感受到了改改文件就能改变游戏的神奇魔力,高中无意间发现vbs脚本接触编程,发现电脑不只是可以用来玩游戏,后自学C语言参加信息奥赛(很惨),立志要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将来会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具体城市、公司、岗位没有要求(哪里工资高去哪里),想去小米做系统(万物基于MIUI)。
汪青松: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是被家人“洗脑”的,但是最初的选择却是法律相关的专业,自己可能偏向于生命科学之类的,但最终再次被“洗脑”,就认定了计算机,哪怕是选学校时也是看有无计算机专业,海大这个985院校就是这么被我知晓并挖掘出来的,值得一说的是,此前,我对计算机一无所知、一窍不通 /无奈。
将来的问题谁也说不好,我们书院的院长曾经说过:现在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不要用“未来我一定会从事……”这样的语句,更不要用“我将来会从事和我专业相关的职业”,因为真正能做到的只有10%不到,这个数据是我这半辈子所看到的真实的情况。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目前没有考虑过去尝试其他的职业岗位,可能会沿着这条路试着走下去,因为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所以还想在学校里多待几年,想去的城市也会偏向于未来的学校所在,暂时的想法是去武汉或者重庆,那些个热门的城市,我还不想“挤破头皮”、“衣衫褴褛”,公司和岗位再过个几年吧……
朱咏荷:选择计算机专业一开始是因为这个行业赚钱多,也有一部分是被《微微一笑很倾城》这部电视剧所诱惑,以为很神秘,很酷炫。将来想去上海做一名软件工程师,去哪个公司现在还没有想好,觉得在上海这个城市发展和机遇会更好。
姚守玉:我是保密管理专业的,选择这个专业是个巧合,只是觉得很神秘,有点好奇,就填上了这个志愿。将来我不一定会选择从事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工作。学过的各种计算机相关课程中,我不排斥C语言,其他的都没有感觉,学的也不好。
Q2: 即将大三的你,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你觉得自己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有哪些?距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上还有哪些差距?
刘嘉雯:已经大四的我觉得自己完全不合格。有一天我室友看见我送电脑去重做系统她就很奇怪的问我“你自己不会重做系统嘛?你是学计算机的啊”。我.....就是不会啊......编程方面如果是Java和C系列(swing,MFC,unity3D)做点小东西我觉得自己很ok但是很需要时间。python,JS,HTML我觉得这是很基础很重要但是我还不熟悉的东西。有机会要像同级的男孩子们学习拆电脑,我不会我总是怕拆坏,他们跟我说“不拆就永远不会。”
王森:基础的C语法,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英语基础;编程能力不足。
陈玉盼:基本的语言知识,如C、C++等;计算机系统基础、组成结构的基本知识;
有些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要结合实践巩固拓展;有些知识比较零散,需要化零为整,归纳梳理;有些知识不够深入,需要继续挖掘积累。
宁其奖:各种编程语言(C、C++、C#、Java、Python、前端)、数据结构与算法(皮毛)、计算机系统基础以及计算机组成原理。专业知识大部分只是停留在课本理论阶段,不知道实际应用怎么去用,不知道工作中的前辈们在怎么用这些东西,距离真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走向岗位参加工作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
汪青松: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下学习了C语言、C++、C#、Java的编程语言类课程,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前端、后端,但都不是很熟悉,偏硬件的课程就学的很迷 /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差距,呵 /自嘲。可能用差距来形容已经不够贴切,换成“一堵厚厚的墙”比较合适。因为进入大学的时候就是一个“计算机小白”,经过两年的学习,我的专业知识还只是停留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自己课余时间去尝试和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我认为这很重要!!!)十分有限,而且我十分清楚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那些人”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不过我会尽力去弥补的 /奋斗。
朱咏荷:在专业课上学习了C语言、C++、Java等,自己由于项目或比赛又学习了Python和Android Studio,但都感觉是略懂,没有深入了解学习。所以觉得差距还是很大的,知识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什么提高训练和学习,还不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
姚守玉:我觉得我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不够熟练,虽然C、C++、Java都学过一些,但是还不能达到我觉得合格的程度。距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我可能还差很多课程设计,就是差很多写代码、实现算法的能力。
Q3:大三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考研、工作、考公、出国,不同的选择在大三就有不同的努力方向。你的选择是什么?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大三的规划是什么?
刘嘉雯:我从大二决定转专业的时候开始就决定要出国了。
王森:读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陈玉盼:考研。大一大二总是以观望者的姿态犹豫、怀疑,思考选择的成本和事情的价值本就在浪费时间。未来一学年希望自己能扎扎实实地把剩下几门专业课基础打牢了,另外花点时间梳理一下前面的知识体系。
宁其奖:考研。学数学,学数学,学数学。上自习,上自习,上自习。
汪青松:正如前面说的,对于自己未来的目标还不是很明确,同时自己的起点也比别人要低,对计算机这门专业学习的也不够深入,经手的项目更不要说了,能力上还有待提高,所以就想着在学校里多待几年,那就继续网上学呗,读研究生吧,在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去丰富自己、武装自己。
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大三还有几门大课呀呀呀呀,争取拿下保研的资格,考研太辛苦,虽然很想重新尝试一下高三的那种感觉,但也就是想想而已;
多花点精力和时间在目前手上的项目上,到时候出去的时候有的内容说,而不是说在大学里啥也没干成;
尽可能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一点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
英语,重新学吧!!!
任务很多,时间不长,只要忙不死,就往死里忙。
朱咏荷:我选择读研,所以在大三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多参加竞赛活动,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还要努力学习英语,争取在这个学期把六级过了。
姚守玉:我的选择是考研,计划在大三上认真学习这几门专业课,争取提高成绩,在大三下学一些自己喜欢的通识课,并且做好升学的准备。
Q4:针对上述问题2、3,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以达成你的期待以及你在2或3上的目标?
刘嘉雯:我相信软件工程这门课是对于较大的软件的技术支持,可能我们的实验都太小了没有办法体会到它的作用,还是希望从理论上了解这门课。
王森:希望可以学到开发软件的方法,提高编程能力;每周4小时。
陈玉盼:这个问题有点难。。。我目前还不知道这门课主要讲什么。。。但是老师很nice,队友很nice,希望大家都能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一起把项目做完吧。
每周花5-6个小时?5门专业课,现在先取个大概值。。。做项目的时候肯定会投入更多时间。
宁其奖:最好能了解真正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工作中程序员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写代码和他们写代码有什么不一样。5小时左右。
汪青松:理论课就不说了,老师的风格和水平还是很靠谱的;动手实践方面,也就是我们的小组项目,我希望老师可以在知识的层面加以引导,就比如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研究哪些专业知识,尽可能具体一点,这样不至于很盲目、很模糊、很懵。每周的时间算不好,按天来吧,考虑到每天事情安排不尽相同,可能平均下来每天一小时?那一周就是 1 × 7 = 7 小时。
朱咏荷:我对这门课的期待是,能学到软件开发过程如何设计,团队怎样合作,并能在小组合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向他人学习。打算每周拿出4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这门课上,学习知识和完成小组项目。
姚守玉:期待能听懂老师讲课,能在小组作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能拿个不错的成绩。课下用的时间可能跟每周的作业量有关系,可能在每周两三个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