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古稀老人的虚拟与现实

《头号玩家》——古稀老人的虚拟与现实_第1张图片

一个年逾古稀的美国老头儿,用自己的理解,闯入了二次元的世界。用一种完全真诚的态度,为我们呈现了他眼中的游戏世界。


我是一个与游戏几乎绝缘的人,去看《头号玩家》,完全是冲着斯皮尔伯格去的,似乎还带着一种莫名的期许。尽管几乎从不曾触碰网络游戏的我,居然被剧中的情景与剧情感动了。


拍这种类型化的片子,很容易陷入一种两难境界。一方面容易导致业内玩家对影片在专业度上的怀疑与责难,另一方面又会导致普通观众看得一头雾水、似是而非。


可是,老爷子还是拿出了一贯的水准,借用大量的先进技术,真实还原了很多游戏场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老爷子的其他影片一样,在观影中不自觉的阐述了关于人性、真实、虚幻、爱与责任等诸多社会人文关怀的价值观,而且似乎感觉不到任何说教的意味。


《头号玩家》——古稀老人的虚拟与现实_第2张图片


诚然,这是一部纯正意义上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票房、口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如果只是一味的从游戏对社会有益论或者有害论的角度来讨论和阐述价值观的话,并不是这部影片的主旨所在。斯皮尔伯格几乎没有加入太多过于主观的价值评判,而是以一种近似白描的手法讲述了一个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未来生活场景。


而且,里边的一些细节,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比如说出现了金刚、侏罗纪恐龙等诸多好莱坞影片里的经典角色,还有剧中一些场景的配乐,都有出处。说是致敬,或许太过,但是的确可以让我们在每一个会心一笑的瞬间就能想起以前的某个熟悉角色和音律。


有时候,我们容易沉溺于游戏,与其说是逃避世界,倒不如说是在游戏中寻觅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我。无论是所谓的二次元还是90后、00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归属与选择。


70后的童年是一种过渡般的蜕变,80后的童年是一种万花筒刚刚打开时的绚烂,90后的童年是网络原住民的体验,00后的童年是行走在移动网络的屏幕闪现。


随着网络的愈加普遍和日常化,游戏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存在。并且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儿童了,早已经辐射到成年世界了。


《头号玩家》——古稀老人的虚拟与现实_第3张图片


似乎,每一场虚拟的世界场景中,都可以找到一处安身之所,或梳理心灵,或瞭望世界,或采摘遇见,或冷眼旁观。但是,每个人在屏幕中的世界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这才是游戏给予我们最重要也是最值得的意义感。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恍惚中,在真实与虚拟中彼此游离。如同一场梦境,到底哪个更真实,抑或哪个更贴近心境,或许答案并非我们所自以为的。只有经历过那种真实的虚幻,才会理解虚幻中的真实感。也只有在真实中一次次疏离过之后,才会明白真实中的虚幻感。


然而,斯皮尔伯格最后还是委婉表达了自己对二者的看法,虚拟世界尽管已经成为了日常,但是韦德·沃兹(剧中男主人公)最后还是决定把周二、周四定为现实日,在那两天暂时关闭“绿洲”(剧中的虚拟游戏社区)。或许是政治正确,或许是斯皮尔伯格真诚传达关于真实世界的价值认同。


《头号玩家》——古稀老人的虚拟与现实_第4张图片


剧中有一个场景,韦德·沃兹找到了詹姆斯·哈利迪(“绿洲”的开发者)设置的一个问题,因为答案藏在他的童年。当韦德·沃兹在詹姆斯·哈利迪的童年那里遇到了两个时间维度的詹姆斯·哈利迪时(一个童年,一个老年),我竟然有种恍惚,仿佛那个老年的詹姆斯·哈利迪就是斯皮尔伯格本人。当詹姆斯·哈利迪临走转身关门的那一刻,仿佛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仿佛是一种使命的传递,仿佛是一场梦想的开始。


总之,这部爆米花电影,集聚了时下最惹眼的元素,斯皮尔伯格以75岁的高龄,拍出了一部00后的影片,尽管依然有人在声讨他依旧辱没了游戏。


这些或许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整部影片都在“绿洲”中的竞技里演绎,但是又时不时的指引着观众回到现实中,回到那个或许已经满目疮痍、或许已经毫无生气、或许已经没有新意的现实中,但是偏偏是这诸多不如意的现实世界,却又可以轻易的打动我们。


等到剧情落幕,转身离开影院之时,望着街上依旧的车水马龙,望着久不见的繁星点点,听着旁边一对路过的情侣不经意的亲昵耳语,忍不住心头一热。其实就是这个真实的世界,悄然间就可以浸入我们那颗自以为坚固的内心。


《头号玩家》——古稀老人的虚拟与现实_第5张图片




《头号玩家》——古稀老人的虚拟与现实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头号玩家》——古稀老人的虚拟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