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兴趣班,我们还能干啥?

带着孩子去商场玩儿,或者接孩子放学的路上,经常会碰到一些发传单的姑娘小伙儿。

看见我们这些带着孩子的妈妈或者奶奶就凑上前来,把传单热情的往我们怀里塞,时不时的还要跟孩子互动两句,给他个小玩具什么的。

通常在他们发传单那一刻我就拒绝了,若是没来得及拒绝,常常出于礼貌会填一份他们的邀请单,写上孩子的名字和我的电话号码。接下来就等着他们打电话给我安排试听课。

试听课上通常看见孩子玩得很开心,在孩子的一句“妈妈,我想学”的鼓动下,缴械投降。用这种套路,我不知不觉已经给孩子报了两个兴趣班。实际上这还是在秉持尽量不冲动的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的前提下。

接下来的兴趣班模式就成了周末我带着孩子去兴趣班学一两个小时,这个期间家长坐在外面无所事事。

孩子上了兴趣班我们心里觉得很安慰,就好像他会习得那个技能,将来会多才多艺,我们已经为他付出啦!

可是回头想想,我们带孩子上早教班,回家后我们跟他一起玩吗?我们带孩子画画,回家后我们跟他一起画吗?我们带孩子学琴,回家后我们跟他一起听音乐吗?我们带孩子学英语,回家后我们跟他用英语交流吗?

没有家长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上兴趣班对孩子的作用,似乎是杯水车薪,真正得到安慰的是我们自己。

很多家长都是上班族,平时陪孩子的时间本来就少,到了周末我们还得把宝贵的陪孩子时间分到兴趣班,而我们却在外面拿着手机无所事事。

如果我们把这些时间拿来与孩子一起做个游戏与孩子一起阅读一本故事书或者和孩子一起听段音乐,既免去了奔波之苦,又增加了亲子时间,培养了亲子感情,孩子又从玩的过程中得到成长,还可免去一大笔的资金投入,我们投入的只是一些时间、耐心和育儿的方法而已,是不是一本万利?

对于小小孩这还可能真的只是兴趣班,到了上小学的孩子就变成培训班啦,从以前的各种才艺班变成了语数外等等的培训班。

别人家的孩子在补课我们也要补,不然就落后在起跑线上,中国家长的这种焦虑感一直充斥在我们周围。可我们甚至不曾想过也许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赢在起跑线有那么重要吗?

曾经听到有孩子感叹真羡慕那个班里不用补课的谁谁谁,当时真觉得心酸,在外面补课已经成了现在小学生的常态,如果把补课的时间给孩子开心的玩乐一下,看几本优秀的小说,孩子会不会成长得更好?也许这才是让孩子在这场人生的马拉松中保持充沛体力的好方法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除了上兴趣班,我们还能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