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工具篇——选择重疾险的正确套路

在上周的文章之后,有朋友留言,既然你说应该配置重疾产品,那顺着你的“套路”走(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产品该怎么选择呢? 今天就重点来谈重疾险选择的决策树模型。

(这里的重疾险特指储蓄型的重疾险,不含消费型或团体型产品)

直接上干货

一、重疾险选择的决策树

我们把重疾险选择分公司品牌产品本身人员服务三个维度来看。

先依据自身的偏好把这三个维度都赋予一定的比重,总数为100%。比如分别定为40%、40%、20%。之后再把每个要比较的产品分别打分,比如公司品牌10分,产品优势7分,人员服务9分,则这个产品的综合评分为0.4*10+0.4*7+0.2*9=8.6分。然后把多个不同产品的分值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以下为三个不同产品的对比,这样结论便一目了然,自然就是选择产品1。


理财工具篇——选择重疾险的正确套路_第1张图片
选择矩阵


注意,这里的分值比重是由自己来判断的,有人可能会只看产品(比重100%),不计较另外两个维度。不过,如果只看重一个维度,就相应地不得不放弃其它维度的优势,并承受相应的风险。比如只注重产品价格,相应地公司品牌可能就会不足,人员的专业能力可能不够等。

漂亮的姑娘谁都喜欢,只是看你能否容忍她的缺点。

这种不足甚至是一定会存在的,"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只是接受好货背后的高价需要一个过程而已,就像现在大家已经觉得使用5000元以上的手机很正常,很多人都用的iphone不是吗?

2、具体的细分项目

我们再来看看公司品牌、产品自身、人员服务要怎么衡量?

公司品牌

包括公司的历史,经营的稳健性等。公司经营的历史决定了服务的持续性,我们都无法否认的是,历史越悠久的公司,一直持续下去的概率就更大一些(是概率大)。而经营的稳健性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一家公司是否以短期的投资性质保险产品来打天下,以火箭般的速度扩张规模,是否拿着客户的钱进行短期市场炒作或者通过保险融资等。所以如果是选择5年以上的中长期产品,一定避开这一类的保险公司,在计算分值的时候给公司品牌项上打不及格就对了。

甚至以我个人的观点,以这一类产品的风险水平来说,在市场上完全可以找到更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即使相较于银行理财产品,多出的那1%~2%收益对应的风险溢价也太高了。

(这是研究一款万能险的条款及模糊不清的现金价值表而得出的结论)

产品性价比

性价比也就是性能和价格。

重疾险的性能要素就是保障期间、身故赔付、额外赔付、满期返还金额、保障病种等几大要素。

其它因素容易比较,特别注意保障的重疾种类这一因素,做一个不完全准确的类比:

买车的时候不会直接选择仪表盘标示时速最高的车。

重疾型保险亦同此理。

保障病种数目应该是最后考虑的因素,如果两个产品在其它保障项内容上均相同,再去比较重疾种类。

人员服务

这里的服务并非指你有保险上的任何需求,需要做任何操作,保险代理人都随叫随到。毕竟现在各家保险公司都应该有网络服务平台、电话客服服务,需要查询、变更常见信息都可以自助办理,比如了解交费日期、变更扣款账号、领取红利、贷款还款等。

选择一个保险代理人员,并非只是有一个服务人员,而应该是有了一个咨询顾问。这个顾问除了保险知识之外,还应该具备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不盲目地认为只有保险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应该有金融资产综合配置的眼光。同时又因为保险跟其它金融产品有个最大的不同,在于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这三个关系肯定是两个以上不同的人,也就具备了人身属性,就涉及到《保险法》、《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等法律方面的服务。这也是一个金融从业都应该有的能力铁三角,即保险、投资、法律。


理财工具篇——选择重疾险的正确套路_第2张图片


3、决定需要你自己做

还记得在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这样一句话吗,“理财选择是认知的外显”,这个认知包括了解概率思维,放弃完美的奢念,接受未知的变化;还有一个就是要能承担选择的结果。

别怕,承担选择的结果并不是说谁选了谁活该,而是在选择之前,就明白有哪些优势,哪些不足,未来可能出现的是哪些结果;而对未来的可能结果,除了保险之外,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后期还需要做哪些调整。

而这个号里所有的文章,就是给你提供这些参考,只是“我提供决策思路,而决定需要自己做”。

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财工具篇——选择重疾险的正确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