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 - 颠覆传统教育的好书,对中国人教育尤其重要

《无条件养育》作者是美国的艾尔菲.科恩。 书的封面非常粉嫩,体现母爱,书的内容非常男人。

作者的引言如下:

父母给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真正伟大的家长,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们愿意面对令人不安的问题,愿意质疑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愿意质疑自己童年的经历,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译者小巫说:“孩子学会做正确决定的方式是通过做决策,而不是遵循安排”。

科恩也详细分析了养育为什么不能以“听话”为目标,被迫听话的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付出什么样的人生代价。有条件的爱,着眼于立竿见影,让孩子乖乖就范,受到我们控制,但这会带来很多问题。无条件的爱,着眼于长远效应,赋予孩子安全感,力图让孩子充满爱心地成长为自信、独立、品行端庄、担当责任的人。


前言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听话还是有创造力、有好奇心、积极进取的?

如果养成了孩子听话的习惯(实物奖励,口头表扬),那么孩子自身就只会专注于取悦别人,渐渐地就失去了自我意识。纪律并不一定帮助孩子自律。自律是高度的自我意识的产物。只有有了自我意识,孩子才能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

为什么目标那么重要,长远的目标是根本,是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孩子听话还是让孩子独立自信,就是本质差别。是注重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

第一章 有条件养育

教育的本质是结果导向,不是家长觉得有没有效,而是看孩子觉得有没有效。企图说服别人,最后也是看效果,你再有理,别人不听等于没理。

两种养育理论基础:

有条件养育跟行为主义心理学相近,一切只看行为,你看不见人的欲望和恐惧,所以只专注人人做了什么。除了表象的孩子“行为”,孩子个性、想法、感觉、需要都不重要。不管用什么动机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所作所为。

无条件养育理论重视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为。

两种理论背后更深层次的是对人性的假设不同。有条件养育理论认为人性本恶,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得寸进尺,把家长不附带条件的爱当成是对自私、苛求、贪婪、不体谅他人行为的纵容。所以这种理论认为孩子本身就是不好的。而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人性本善。

无条件养育坚称,家庭是有条件交易关系的避风港湾,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是所有孩子的礼物。

第11页,讲到了情感冷暴力,排名第二位的是有条件养育,即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以其行为或表现为条件,第一位的是“对孩子不断指责、挖苦、敌意或责怪”。看到这里,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觉得还是离开父母远点好了。

因为相比家长对孩子的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教室的要素不是在老师教授了什么,而是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如此,重要的时候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至高的根本标准)

第二章 爱的给于和撤回

有条件养育:爱的撤回(大棒)和正面强化(胡萝卜)。

爱的撤回,一旦孩子让家长不满意了,那么就惩罚孩子。对孩子的心理是巨大打击,孩子会极度恐惧,因为在他眼里,家长都是巨人。

爱的撤回的原理是属于控制类法则,强迫孩子蒋焦点放在自己行为对自己的影响上,这当然与培养孩子关注自己对于他人产生的影响完全不同。

爱的撤回可以成功迫使孩子的行为更加符合家长的要求,但促使其行为作出改变的动机却是深深“焦虑自己可能会失去家长的爱”。童年时期,没什么比家长如何看待自己更重要,对“被抛弃”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都可以深深影响我们,即使已经长大成人。

奖励的失败,人做事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一旦外在动机过多,人的内在动机机会减弱。人做某事时收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对事件本身失去兴趣,为得到奖励,他会无所谓做任何事。

动机的数量不重要,动机的类型才重要。奖励之下的动机所产生的影响会减少我们想要孩子拥有的动机,真正的兴趣。

正面强化,正面强化例证了“有条件养育理论”。教会孩子取悦家长。这是对自我评价的严重削弱。越是对孩子说“做得好”,孩子的自我感觉就越差,也就需要更多的表扬。不应该引导孩子的行为,而应该引导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即真正的自我品质。

自我评价,无条件的自我评价对预测人生质量至关重要。自我评价越接近于无条件的人,成功时不会自我膨胀,失败时也不会抑郁。你还是你,跟成功失败没关系。

自我评价有个悖论,如果你需要它,说明你缺乏;如果你拥有他,就不需要它。

我在新世相上测过自己性格之书,特别准。第一性格是敏感,重视别人对我的看法。

第一次跟常总喝完酒,老婆告诉我常总觉得我人不错,问我想不想听他评价。我克制住自己的虚荣心,说不用听了,我不用听别人对我的评价。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因为我克制了自己的冲动,痛苦难受不舒服才会进步(见《少有人走的路》)。

另外,我问我老婆,为啥同意嫁给我,我当时35岁,看着工作一般,收入也不高。她说,在虹桥机场我手捧玫瑰求婚的时候,那么多人面前显得特别傻,但是我站在那里,根本不在乎别人想什么。因为我的目标是求婚,在那一刻,她决定一定要嫁给我。我想这是对我自我意识的最好肯定,老婆把自己都交给我了。

在少有人走的路里,在当时忍住就好了这本书里,都论述过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都是基于自我意识。激活你的自我意识,就像变形金刚2里,汤姆把能量块插入擎天柱的胸口,擎天柱的蓝眼睛亮了起来。

第三章 过度管制

什么样的孩子最听话

善解人意、宽容温厚、亲和力强、控制欲望弱的家长要比控制欲强的家长,更容易拥有一个听话的孩子。

我就是个好例子,爸爸经常告诉我,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妈妈口头禅是,你这个孩子怎么不懂的啦。所以现在我变成最不听话,什么是最不听话,不准跟北京妞恋爱结婚,我就要跟北京大妞结婚。不准离开上海,我偏偏要来北京。所以,还是民主宽松环境,对孩子更好。

研究表明,在过度管制下的孩子,跟同龄人相处时更爱捣乱和好斗,导致不合群。过度管制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孩子就是应声虫,要么孩子很暴躁好斗。我就是属于暴躁好斗型的,在长航还和同事吵架,开会也怼了领导。最后自己给自己找了麻烦。到了东海就收敛了。知道自己的缺点。读到这里,就知道自己个性的根源在于小时候的教育,父母剥夺了我很多选择权利,什么都要听父亲的,这样就跟父亲关系紧张。长大了,那种小时候的叛逆,对自己选择的渴望一直影响着我。当然,我必须改掉这些坏毛病。一旦我意识到根源,那么改正就是时间问题了。见上文“自我评价“里的自我意识,我的意识是现在我就要改。

专制型养育导致孩子较低的内在动机、较差的价值观和道德内化、较弱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较差的自我意识。这些都对孩子有负面的深远影响。

中国人本身就是专制文化。请参见张宏杰的《中国国民性演进历程》。

所以这是中国人普遍的问题。

第四章 惩罚的伤害

惩罚手段越不起作用,我们就越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这些手段本身。

惩罚为何不起作用:

1. 惩罚令人暴怒   孩子挨打挨骂会愤怒,想想你自己小时候

2. 惩罚是权力使用榜样    谁块头大谁就是老大

3. 惩罚最终会失效   孩子真正不愉快的事情越来越少,后面孩子都独立了,惩罚手段越来也难找到。惩罚的工具少了,一旦没有了,你将一无所有。这是时间问题。只有讲道理,跟孩子是朋友的家长,才能一直影响孩子。

4. 惩罚恶化亲子关系    孩子认为巨人伤害了他们,是施暴者

5. 惩罚让孩子忽视重要的事   孩子会关注自己怎么躲避惩罚,学会撒谎

6. 惩罚让孩子更加自我为中心   惩罚会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从来很少去关心别人了。自私和冷漠。

第五章  逼向成功

如果压力在于不仅要优秀,而且要出类拔萃,其后果对于孩子来说尤具毁灭性。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身边的人都是通向成功的障碍,其可预知的后果包括不合群、好斗、妒忌(优胜者)和轻视(落后者),其自我评价也通常因人际关系而变差。

早年的王石,看不起弱者,登山不喜欢队友拖后腿。最新的十三幺采访王石,说自己在英国皮划艇,队友里他最弱,人家从来没嫌弃他,还告诉他划艇是配合的运动,讲究平衡,如果一边划得太快,一边慢,那么船就转弯了,王石大呼,之前的自己真个是混蛋,但不清楚是自己年龄上去领悟到这个,还是去英国念书领悟到的。即使强者如王石,还在不停自省。

在学习上,以高分为目标和以解决问题或者理解内容为目标,差别很大。当孩子被鼓励高分时,会导致三个结果。(1)对学习本身没兴趣 (2)试图逃避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3)不愿意深入和批判性思考。

实际合作比竞争更加重要。

书已经看完,太晚了只能整理完上半部分。

上半部分都是讲有条件养育的。

工作快旺季了,后面忙。两周读一本改为三到四周读一本。每天有时间都要坚持读点写点。

晓明哥

2019.3.23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条件养育 - 颠覆传统教育的好书,对中国人教育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