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6(6)领导力行为逻辑层次

       逻辑层次最早是由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为行为科学的心理机制提出来的,是以伯特兰•罗素(英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西方哲学史》的作者,相比很多人都看过他的大作)的逻辑和数学理论为基础。后由NLP大师罗伯特•迪尔茨从中提炼和发展出来,并在1990年开始推广应用。比较荣幸的是去年有听过罗伯特•迪尔茨卓越元素解码课程,而恰恰在这个课程中围绕逻辑层次做了很多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因为之前并没有学习过NLP的知识,所以,对逻辑层次有很多不是特别清晰的部分,感谢五维课堂,让我重新回顾。

       提问:教练工具有很多,我为什么要和大家分享逻辑层次呢?大家判断这个问题属于逻辑层次的那个层次。因为提问为什么,所以这个问题属于信念(价值观)层面。

       以今晚的分享为例,带大家先走一遍逻辑层次:为什么要分享逻辑层次,原因是开始为明白逻辑层侧,决定与它死磕,这个就属于信念(价值观,使命);分享了逻辑层次之后,大家会对我有什么评价?我希望分享结束之后,大家会觉得我是一个不错的培训师,一名教练,现在就到了身份层面;成为一名教练式培训师,会对身边的人有什么影响?可以提供更好正向积极的理念和课程,这里就是在系统层面了(蓝图愿景)。到目前为止,上三层已经走完,但还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还未落到实际的行动步骤,所以需要往下三层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思考:我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分享好逻辑层次呢?我会觉得需要两个能力,一是我要用逻辑层次教练别人的能力,二是我需要能将这个理论的背景及自身的感受和思考过程讲出来。那如何才能做到呢?当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到了行为层。行为层解决是做什么的问题,为了具备上述能力,除了与其他朋友交流进行教练实践之外,还看了十几本相关的书籍。最后在今天在五维教练领导力的群里进行分享,就到了环境层。因此,大家会发现使用逻辑层次进行教练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过程。接下来我们看看各个层次的内涵是什么。

2018-01-06(6)领导力行为逻辑层次_第1张图片

逻辑层次

从上往下,第一个层次是系统层次,这个层次是处于个人之上的。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看到其他的层次其实都是围绕着我们自身展开,而系统层次却像是探求我与世界上其他的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李中莹老师在《简快》和《重塑心灵》中是这样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为了相同的意义和目的而在一起的集合。举例:当我不知道逻辑层次或没有去探索它的时候,我和它是没有关系的,当然不能称之为“系统”。而当我去研究它的时候,我变和逻辑层次成为了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中,两者之间是彼此相互影响的。

作为教练我们再这个层析引导客户要考虑以下相关问题:当你的这个愿望实现了,会是一个什么画面?这个画面中有谁?还有谁?或是当你拥有了这样的身份和品质会对你周围的人带来什么影响?谁会从中受益?这个层次非常赋能的。

       第二层次是身份层次,这个层次开启了个人问题的层次,它指你内在对自己的认知。有时候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怎样看待自己,如何给自己定位,或者描述自己的角色,这个时候就涉及到身份层次。一个人在他的人生中其实只有一个身份,但是却有很多的角色,我们再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的时候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李忠莹老师在《简快》中,将身份比喻成钻石,而角色便是钻石上的每一个切面。所以可想而知,当我们(客户)面对自身的这么多角色的时候,发生定位不清晰的状况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举个“栗子”:一个朋友的父亲的住院,所以朋友决定做一个不惹父亲生气的儿子。当父亲病好出院之后,过了段时间,父子之间又回到了经常发生冲突的局面当中。所以不难看出,当环境发生变化之后,他的“角色感”的也随之变化,回到之前的沟通模式当中,那么我们来思考:住院前后,在父子关系中,他的角色分别是什么呢?其实角色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在这个层次与客户沟通过程中,我们可以做一面镜子,帮助客户思考: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或“某时某刻、某情某景”中是什么样的人?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第三个层次是价值信念层次。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带着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去处理生活中和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这些信念和价值观其实就是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在这个层次中,客户经常会出现一些限制性的信念,需要教练者帮助打破思维的壁垒。想对这个方面进行深度了解,可以阅读相关的大师的书籍。在这里只是想提醒一点:我们在教练对话当中,会去觉察到客户的信心和信念,这时候也应反过来觉察下自己,是否也存在这样的一些限制性信念。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一些新的想法和理念,客户不见得会愿意被引导,那么实际过程中,是否可以“求同存异”呢?信念层我们可以引导客户来考虑“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做(或不做)这件事?这件事有些什么(重要)意义,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做? 这件事(这个人)应该是怎样的?你相信什么是可能呢?

以上就是上三层的内容。个人觉得上三层是一个赋能的过程,上三层走好,客户的意愿出来了,往下三层就好走。但是上三层走的再好,也还是停在想的层面。走逻辑层次其实是一个知行合一、身心合一的过程,上三层是是“知”和“心”,下三层是“行”和“身”。是否能够让我们的客户进行“知行合一、身心一致”呢?其实这个取决于我们在每个层级的引导。那下面我们看看如何带领客户进行行为的落地。

       下三层的第一层是能力层,能力其实就是描述我们现在具备的能力,以及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这个层次涉及到一个人有没有选择或有多少选择的问题,因为一个人只有拥有这样的能力,才能做这样的选择。比如,拥有开车的能力才能当司机。每个选择都有一份能力,所以说选择越多,能力就越大。我们一般说的能力表面上是指技能,比如说弹钢琴、懂英文,但是仔细想想,它们其实都是更多的选择,因为你只用拥有了弹钢琴、说英文这个能力,才能做弹钢琴、讲英文这件事情。这个层次的问题是关于能力的,比如:我如何做这件事,我如何处理?我有什么样的技能?我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技能?

       下一个层次是行为层,这个层次是由日常环境中的具体行为和反应组成的。无论你的能力如何,行为体现的是你实际每天的所作所为。在这个层次上我们需要客户回答问题是具体行动类的,比如:我在做什么?哪些行为能让我得到自己想要的?我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步骤?如果接下来做的话,需要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那将会是什么呢?

       最后一个层次是环境层,这个层次是行为和行动所发生的外在情境,包括了所有外界的条件。在这个层次,我们要帮助客户落实上一层次所成承诺的行为具体到哪个时间和哪个地点完成。客户需要考虑的问题回答的问题就是:这个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我什么时候在哪里做这个事情?举个“栗子”,曾经的一个客户承诺自己每天完成一千字的写作任务,我就追问,打算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完成呢?对方最后确定自己在每天的下午两点到四点在办公室完成写作。

         克服环境的干扰,更有行动力。

       逻辑六个层次基本讲完,接下来通过几个练习来回顾一下:大家判断下下面的几句话分别在那个层次:

2018-01-06(6)领导力行为逻辑层次_第2张图片

逻辑层次练习

答案是:1、环境;2、能力;3、身份;4、信念;5、行为

接下来进行案例,深入理解下六个层级之间的关系……

2018-01-06(6)领导力行为逻辑层次_第3张图片

孩子降生,家庭这个系统是否发生了变化

       第一个问题,当您的家庭中第一个孩子降生的时候,家庭这个系统是否发生了变化?在这个系统当中又多了一个和你有着密切关系的人,你人生中扮演的角色又多了父母这一重身份,而这个身份又会以哪些方式来影响你的生活呢?你会发现,有孩子的人在信念和价值观方面会出现变化。比如说,以前可能会喜欢冒险,而有了孩子之后觉得不能再去冒险。同时,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新的价值观出现,比如,一切以孩子为主。当然也需要学习新的技能,比如给孩子洗澡、换尿布等,而且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如晚上半夜会给小孩子盖被子之类,最后在环境层面也会发生改变,有孩子的家庭中可能会摆满玩具,家具上会贴满防护条等。

2018-01-06(6)领导力行为逻辑层次_第4张图片

逻辑层次的作用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一些过程和现象是由其他过程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产生。如孩子出生使家庭这个系统发生了变化,而系统的变化增加了我们的身份,身份又赋予我们新的责任感,使我们的信念、价值观、能力、行为甚至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逻辑层次的作用就是来自一个层次测信息组织并控制下一个层次上的信息,就如蝴蝶效应一样。在更高层次上做些改变会自动改变低层的信息。因为每个在内在层次都比下面的层次在心理上包含更多的内容,因而更有影响。

在未建立逻辑层次觉察之前,经常会陷入两个误区:错位和混淆。

2018-01-06(6)领导力行为逻辑层次_第5张图片

逻辑层次的两个误区

误区1:错位,即单一的、低层次的逻辑层次改变会影响到高层次改变的错位现象。比如,有人会认为只要他买了一辆好车就会成为一个有身份的人。这个就是以为“行为层次”改变带来“身份层次”改变的错位。再比如说,环境层次的改变,去买新衣服,去高档的餐厅吃饭,其实仔细想想这些未必能够改变在个人身份层次的感受。因为想要改变身份层次,不仅仅是所在环境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让你拥有什么样的信念,让你拥有改变环境的能力,并把它付诸行动,这才有可能带来身份层次的改变。反之,在身份层次的改变,如果我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有了这样的身份之后就增强了我的自尊和自信,有了这样的信念和价值观之后,就有可能向下传递,促使能力、行为和环境的改变。因此,高层次上发生的改变必然向下辐射,从而在低层次上发生改变。在低层次上发生的改变可能、但不一定能够影响到高层次。这就是为什么在教练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客户看到他在未来的事业当中身份会有什么变化,因为上三层次是个“赋能”的过程,只要上三层次的改变才能带来能力、行为和环境的改变。

2018-01-06(6)领导力行为逻辑层次_第6张图片

行为与身份的混淆

误区2:行为与身份的混淆。人们在聚焦任务的过程中,各个逻辑层会发生混淆,最常见的就是“行为”与“身份”的混淆和“行为”与“环境”的混淆。举个“栗子”,小李是家公司的行政人员专员,打印文件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错误。有一次,给客户打印合同文件的时候出现错别字,客户看到之后提醒该公司进行改正。小李的主管知道之后就对小李生气地说,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出错,你也太没责任心了。小李听到后,很生气的说,就大错几个字而已,凭什么说我没有责任心!该主管的本想提醒小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结果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两人的关系更僵,这种场景可能工作中经常出现。大家思考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同样,日常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小孩子没有去和别人打招呼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的对小孩子说,你这样做是一个没礼貌的孩子。当孩子考试不及格的,有些家长会说,你就是一个不努力的孩子。相信,如果换成我们自己,我们听到这样的评价也会非常愤怒。那么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经常会对一个人的低层次行为进行高层次身份层面的评价,通俗地讲,就是上纲上线。我们需要知道:你不是你的行为,其他人也不是。在身份层面,你既不是自己的行为,也不是行为的结果!

2018-01-06(6)领导力行为逻辑层次_第7张图片

行为与环境的混淆

误区2:行为与环境的混淆。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件事做不好也不坏我呀,别人都是这么做呀,公司的制度也不规范呀!这便是将一个人的行为与环境混淆了。这个时候便不能在环境层和对方“纠缠”去寻求解决方案,必须往上带到行为层。案例分享,曾经去一家公司内训,课前互动中发现一名学员充满了抱怨,于是问他:那你觉得做些什么才能改善呢?对方回答:我能做什么,我什么也做不了!于是我又问: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当你拥有些什么能力时,可以对这些有所改变呢?对方思考良久,答道:沟通能力、危机预判能力、领导力、影响力等。然后我又问道:那么作为这样一位拥有这样多优秀能力人,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和品质呢?这个员工有思考很久,回答说:成功的执着追求、优秀的学习力和执行力、不抱怨等。最后我又带他回到行为层,问到:那你思考一下,从现在开始你要做些什么,让你去拥有刚才所说的这些优秀的能力与品质呢?对方写了很多,但是我么都知道,写太多时间长了其实是没法坚持下去的。最后我让他选择了三个对当下帮助最大且他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对他来讲难度不是太大。他最后选出了三个,我又让他写出具体的时间计划和完成时限。后面他的主管反馈,他选择的这三件事情刚好就是一直想让他去做,而他总不愿意去配合做的事情。

2018-01-06(6)领导力行为逻辑层次_第8张图片

爱因斯坦这样说过

作为管理者和教练需要站在一个高度来思考,而不是局限于当下、客户的这个层次。尤其是当我们发现客户将一些逻辑层次发生混淆的事情,客户在哪个层次发生混淆,我们就要将客户往上带到哪个层次。就正如爱因斯坦说的,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个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案例分享,在一次创客培训时被问到:如何去激发创业者的梦想呢?于是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梦想激发:

环境层次:假如你已经拥有了你梦想中的生活,你会创造什么样的环境,你会看到、听到、感受到周围是什么样的吗?

行为层次:在这种环境中你每天都会做哪些事情呢?

能力层次:你那个时候会展现出哪些能力来做那些事情呢?

信念层次:你那个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和信念呢?

身份层面:你那时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系统层次: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你会影响到谁?还有谁呢?

感受:这个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随时随地运用在教练对话之中,前提是,教练对这个工具有深刻的理解,在对话中有极强的敏感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1-06(6)领导力行为逻辑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