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为什么会在《奇葩大会》败走麦城?

樊登为什么会在《奇葩大会》败走麦城?

2012年,《晓说》上线,节目编导鲁浪回忆,当时一个人背着大机器跑到洛杉矶,去高晓松的家中拍摄第一集的脱口秀。

谁也想不到,这样一档节目走到今天,点击量已经超越5亿

6年后,高晓松在杭州开了一家晓书馆,这是他开的第2家藏书馆,古色古香的原木书架内有5万册精挑细选的藏书,高大的落地窗外,绿草如茵,樱花如雪。

樊登为什么会在《奇葩大会》败走麦城?_第1张图片

2013年,樊登从北京交通大学辞职,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读书会。那时正值互联网创业的寒冬刚过,不可思议的是,到今天,读书会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近800多家分会,从新加坡到多伦多,从墨尔本到温哥华会员人数超过400万。

3年后,樊登决定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在全国各地开设樊登书店,不到2年,樊登线下书店近300家。

樊登为什么会在《奇葩大会》败走麦城?_第2张图片

樊登和高晓松,两个重量级的说书人,读书成为他们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都说英雄相惜、文人相轻,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让两个人相遇,擦出电光石火。

2  两个读书人引发的争议

今年5月,樊登身着黑色帽衫,上面印着“我喜欢读书”5个大字,亮相奇葩大会。可在樊登 分享之后,网上却出现了一边倒的批评之声。

樊登为什么会在《奇葩大会》败走麦城?_第3张图片
樊登为什么会在《奇葩大会》败走麦城?_第4张图片

高晓松在听完樊登分享后,也表达了关于读书的不同观点,两人针锋相对,进行了一场思想和语言的交锋。

樊登为什么会在《奇葩大会》败走麦城?_第5张图片

高:读书如果真的就能这么三段论地、线性地解决问题,大家都去读两本书,什么问题都解决了,那这世界也太容易了一点!

樊:这种论调我听过太多,韩寒曾说,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为什么有的人听了就可以过好一生,换个思路,你过得不好,难道还要怪道理喽,核心问题,是有没有去做!

……

高:事业,家庭,其实可以理解为成功学之类书吧,但其实这类书都还差不多……

樊:那我只能做一个判断,这方面的书,您读得还不够多!没读过才会轻易地有这么一个猜测,总有一些人闲的没事,愿意把他们的成果和别人分享。这些东西不学是不知道的,我们只要花几十块钱读一下那本书,就改变了人生,最划算。

对于高晓松和樊登的观点,1000个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但大部分网友觉得,樊登表现过于盛气凌人,少了一份读书人的谦逊之风

之后,樊登自己在微博上也转发了这段视频,还附上了“我说话太直,涵养不够“这句话,现出对自己表达的反思。靠嘴上功夫“吃饭”的樊登,这一次,在《奇葩大会》的舞台上败走麦城。

《奇葩大会》樊登分享完整版视频

3  讲书大师,为何会败走麦城?

樊登的表达力无疑是一流的,他曾获得1998年全国大专辩论会和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双料冠军“。樊登讲书风趣幽默,经常在知识点钟穿插小故事,曾经有会员把一节课听了100多遍。善于讲故事的樊登,这次在《奇葩大会》的分享,不到10分钟内,讲了6个故事。

讲故事的“老司机”,为何这次会败走麦城?

可能是过于自信,可能是准备不周,总之,樊登的分享踩了下面四个坑。

研究人,永远先于研究内容。俗语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你要讲的内容一定要和你面对的人相匹配,你要研究这些人的特征。奇葩大会的观众是具有什么特点?马东、蔡康永、高晓松是什么样的人?

我想,樊登在来奇葩大会之前,可能没有想太多。马东曾讲,“差异产生价值一个人只有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自己原生态环境,才会学会用另一种思维方式看待自己的生活,越尊重差异,越会有机会获得最大的价值。”这就是创办奇葩说宗旨的最好解读。

奇葩说作为一个辩论语言类节目,它的观众早已习惯将每个观点正反分析。这这里,唯一不怀疑的是怀疑精神,唯一不批判的是批判态度。而在这样一个地方,樊登全场用近乎绝对、毋庸置疑口吻去传达观点,就一定会激发起批判和怀疑。美国作家马娅·安杰卢曾说:人们会忘记你说什么,甚至会忘记你做什么,但永远不会忘记,你让他们感受到什么。而樊登给观众留下“霸道总裁”的感觉,正是和这个舞台的气场截然相反的。

情感连接,永远先于观点输出。

“读书是一个要命的事“,这是樊登开场的话。我相信这是樊登发自肺腑的真话,一个人对于一个行业研究的越久,越会得到和大众不一样的结论。但欲速则不达,观众还没有认可你,情感上没有接受你,所以他不会为你的观点买账。我想好多观众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个人不是读书会的创始人么,所以才说读书重要,肯定是“卖什么吆喝什么”。

如果樊登在分享时,不急着输出观点,先讲下教育孩子时,新手奶爸的焦虑,唤起大家情感共鸣,最后再抛出结论,整体效果会好很多。

解决疑惑,坦诚型故事胜过资格型故事。

故事大师安妮特西蒙斯曾讲过6个故事,其中有一种类型故事叫做“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当一名演讲者站在舞台上,观众的心里会有一个问号,他为什么在这里?这时,演讲者就要讲一个“我为什么站在这里“的故事。

如果继续细分,“我为什么在这里”还可以分为两种,资格型故事和坦诚型故事。资格型故事指因为我专业、因为我有成绩,所以我有站在这里的资格。坦诚型故事指因我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梦想,所以我才会站在这里。这两种故事是所有演讲者,应该学会的故事类型。

樊登在开场就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有记者问他,樊登老师,你创业以来有没有什么特别难过的时刻?樊登说,没有啊,从一开始就收钱,每一天都在赚钱,没赔过钱,因为我创业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有理论根据,从书本找得到知识和理论的。

这种故事通常被成为“资格型故事”,彰显分享者的专业度和成绩。但分享完,网友留言都是吐槽。为什么?因为樊登踩到了资格型故事的一个雷区。你要着重讲你取得成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反思,而把取得的成绩一笔带过,如果弄反了,就会让听众觉得反感,觉得你就是来跟他们来吹牛的。

以退为进,说服对方的最好策略。

樊登在接受高晓松提问时,每一次都是直接怼回去,最后一次,还直接打断了高晓松的提问,这也是让他遭受质疑最多的地方。以樊登的知识储备量,如果以故事的方式去应对高晓松的提问,会避其锋芒,显得更为举重若轻。

樊登为什么会在《奇葩大会》败走麦城?_第6张图片

亚里士多德说:人很难被道理说服,但故事可以。为什么故事是最好的说服工具?因为故事以不影响的姿态去影响,是以退为进策略的最好诠释。

可能有人会说,网友不喜欢樊登分享的最大原因,是樊登的观点出了问题。

我个人反倒觉得,樊登是讲故事的顺序、节奏、方法和态度出了问题,他的观点并没错,读书真是一件要命的事。至于“樊高”二人对于读书方式之争,每一种方式都无谓对错,只有适不适合。

樊登为什么会在《奇葩大会》败走麦城?_第7张图片

樊登的读书之道,好似喝水,拿来咕嘟嘟喝上几口,就能解渴

高晓松的读书之道,好似品茶,需要慢慢小口浅啜,意在回味

不管喝水还是品茶,选择你喜欢的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樊登为什么会在《奇葩大会》败走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