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恐惧成为你成功道路上的“拦路虎”---读《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当你站在10多米高的楼上向下看时,会产生强烈的“恐高”情绪,这种情绪驱使你远离危险。此时“恐惧”是有利的,它能够保护我们。

当你因害怕发挥不好出洋相而放弃上台演讲展示的机会时,“恐惧”便成了阻碍你进步的障碍。

“恐惧”到底是好是坏?我们应该如何战胜“恐惧”?

别让恐惧成为你成功道路上的“拦路虎”---读《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讲师乔瑟夫•史兰德与记者兼作家利•迪瓦恩合著的《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一书,通过对神经心理学及大量实例实践的研究,从生物领域、自我认知领域、家庭领域社会领域四个方面,分析恐惧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4R疗法”、“最佳状态疗法”、“共同提升”三种应对恐惧的方法。

别让恐惧成为你成功道路上的“拦路虎”---读《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_第2张图片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一、恐惧是什么

恐惧是人类的重要基本情绪之一,为了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大脑形成了快速躲避危险的反应机制,恐惧由大脑中负责情绪和感情记忆的“杏仁核”产生。


二、恐惧的制约影响机制

恐惧虽然有很多种,但主要分为两种基本恐惧,一种是害怕生存受到威胁的生物性恐惧,另一种是害怕得不到爱与认可的社会性恐惧。基于这两种类型,恐惧主要受到以下四个领域影响。

1、生物领域

“杏仁核”产生恐惧情绪,这是一种条件反射,不存在任何思考过程。位于“杏仁核”上方的前额皮质,负责理性思考功能,能够抑制杏仁核产生的非理性恐惧情绪。

2、自我认知领域

我们感到获得自尊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我们取得了某种成就,而是他人认可了我们的成就。来自他人的爱与认可作为外部评价源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自我认知领域。

我们都很在乎他人的看法,这种对于自我价值获得认可的迫切渴望,成为恐惧滋生的温床。

3、家庭环境

没有人能够拒绝家庭对我们人格的塑造。大脑的发育和自我认知的形成首先受到来自家庭的深远影响。

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的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五种依恋类型是该观点的重要佐证,五种依恋类型分别为: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矛盾型、混乱型。

家庭氛围越不好,孩子越容易产生恐惧情绪。

4、社会环境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团体的接纳,恐惧他人的否定和团体的驱逐。

因此商家、政党、媒体等会利用这一特点操控人们的恐惧情绪,比如自媒体宣扬偏见性的观点,挑逗公众情绪迫使人们站队,商家炮制品牌溢价获利。


三、如何应对恐惧情绪

1、4R疗法

4R疗法包括:认识(recognize)、评估(rate)、牢记(remember)、思考(reflect)

认识:认识到你正处于一个焦虑状态,当你认识焦虑情绪时,便是对恐惧进行理性识别;

评估:评估你当前的焦虑等级;

牢记:牢记焦虑程度是波动变化的,既然能变化,就能对其进行管理;

思考:思考什么想法,让我们焦虑恐慌?并对这些想法进行逆向思维。

“恐惧”是“杏仁核”产生的条件反射,因此用前额皮质的思考代替非理性情绪是应对恐惧的第一步。

2、最佳状态疗法

我们应当接受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让它成为你心中期待的样子。之所以处在现在的状态是因为我们曾在这种行为模式中受益,比如你沉迷游戏荒废学习,是因为在游戏中你能获得比学习多得多的成就感。

最佳状态疗法就是,不要总纠结如果我不打游戏,是不是就可以考上清华北大了,而是制定即时反馈的学习计划去代替打游戏。

内耗是无意义的,自我尊重是最佳状态疗法的基石。与其纠结如何走出来,不如大胆的往前走,用新的受益模式替换旧有的模式。

3、共同提升

恐惧来源生物领域、自我认知领域、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四个领域的相互影响,做到共同提升也需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生物领域:肢体上的轻抚、拥抱等行为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催产素,使人愉悦进而摆脱恐惧状态。

自我认知领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相信自己。当你对自己抱有信心时,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对你产生正向积极的看法。

家庭领域:不要独自承担压力,寻求家人的支持并给予家人支持。

社会领域: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是结盟的基石,通过互相尊重、信任、认可,降低使他人的恐惧感,为团体所接纳。

“你什么都害怕,就什么也得不到”,虽说早年的经历会影响我们的认知行为,使我们恐惧,但这完全可以通过不断获得正向反馈而治愈。不要自我设限,接纳自己,信任自己,克服恐惧的钥匙就是你自己。

共勉~


PS:你有克服恐惧的小妙招吗?一起分享下吖☺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让恐惧成为你成功道路上的“拦路虎”---读《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