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模糊资本论 ——从民族文化宫“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说开去

近日,关于“民族文化宫展出民间藏品真假遭质疑”的报道在网上不断发酵,民间藏品争议问题又双叒叕一次引发“口水战”,从“冀宝斋”、“浙师大陶艺馆”、“北师大邱季端”到今天,几乎每年都在出现类似事件,而且涉及单位越来高、影响也越来越大;因为缺乏具体鉴定标准和管理机制,多数争议仅“起于口水”又“止于口水”,最后无果而终、不欢而散。笔者8日前往展厅看了展品、又仔细总结了近年来的争论,以旁观者的眼观,分析一下其中的一些奥妙。

2月27日“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在民族文化宫开展;3月2日,网友质疑展品真假,开始引发争论、三星堆也发文质疑;3月6日,该展更名《民间遗珍——民间收藏品主题展》、撤去或隐去展品年代标识牌、主办方在官网100万悬赏能复制展品的人;3月7日,北京青年报登载《民间文物展部分藏品真伪引争议》的文章,多家媒体转载,事件争议持续中……

扑朔迷离的模糊资本论 ——从民族文化宫“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说开去_第1张图片
展览头牌

双方口水仗中的观点

事件详情大家自行搜索,笔者不添油加醋。仅对各方的观点做大致的梳理,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质疑方第一类:对外形造型质疑

●  3米长的青铜剑,根本就没有人能举起来使用,肯定是假的

●  这些展品中的文物也太夸张!太有想象力了

●  三星堆居然还有带翅膀的玉人

扑朔迷离的模糊资本论 ——从民族文化宫“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说开去_第2张图片
展览自标:成都收藏家收藏的玉器

第二类:对制作技术质疑

●  这锈色一看就是新做的

●  这刀工一看就是机器磨的

●  怎么一点包浆都没有

扑朔迷离的模糊资本论 ——从民族文化宫“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说开去_第3张图片
展览自标: 明成化斗彩描金鸡缸杯

第三类:对藏品知识逻辑质疑

●    良渚时期就出现皇帝了、头上还带着流苏、还有兵马俑

●    这件器物题款是清末的、怎么标识的是清早期的东西

●    佛教不是汉代才传入中国吗?怎么三星堆就有玉佛了

扑朔迷离的模糊资本论 ——从民族文化宫“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说开去_第4张图片
展览自标:良渚文化时期玉雕天子出行组件

肯定方第一类:没见过≠是假的

●    没听说礼器吗?

●    怎么能用今天的想象力去揣度古人的思维

●    古代每年要生产多少件?流传至今的有多少件?而博物馆里收藏的又有多少件?你见过的又有多少件?

第二类:技术质疑拿出证据来?

●    技术质疑请拿出证据来

●    你要能造一个出来,给你100万

●    你用什么技术标准为参考?凭经验还是对比?需要证据

第三类:知识也是可以反驳的

●    良渚时期已经有了国家起源、不否定没有兵阵

●    这个题款年代尚有争议,并不一定就是清末才有

●    玉佛是根据造型给的名字,并没有说它就是佛

其实我们都知道,网络掐架一般来说对解决问题毫无作用,除非有足够影响力的人再写一篇《少年(或少女)N的奇幻漂流之旅》,把事情的影响力发展得足够大,才会有人、机构或者组织出面来正式回应。

那么举办展览是否应该接受政府管理呢?

首先,该展主办单位是民族文化宫,承办单位是中国民族艺术馆。通过查询民族文化宫的网站得知(http://www.cpon.cn/mzgjs/jgsz/265479.shtml),民族文化宫既设有展览馆,又设有博物馆,中国民族艺术馆设为展览馆下设。通过查询国家文物局2015年博物馆名录得知(http://www.sach.gov.cn/art/2017/1/4/art_1058_136320.html),民族文化宫下设的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属于登记在册的正规博物馆,而中国民族艺术馆则并不在博物馆名录当中。

扑朔迷离的模糊资本论 ——从民族文化宫“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说开去_第5张图片
展厅外景

理清机构性质的奥妙在何处呢?如果展览在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举办,则须遵守《博物馆管理条例》第三十条,三十一条规定。规定是这样的写的:

第三十条 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主题和内容应当符合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培养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二)与办馆宗旨相适应,突出藏品特色;(三)运用适当的技术、材料、工艺和表现手法,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四)展品以原件为主,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应当明示;(五)采用多种形式提供科学、准确、生动的文字说明和讲解服务;(六)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有关规定。陈列展览的主题和内容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博物馆不得接纳未成年人。

第三十一条 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的,应当在陈列展览开始之日10个工作日前,将陈列展览主题、展品说明、讲解词等向陈列展览举办地的文物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各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和博物馆行业组织应当加强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指导和监督。

也就是说,博物馆举办展览,是要接受所在地文物局以备案的方式监管,要遵守一系列规定;而该展在很可能不是博物馆的中国民族艺术馆举办,就可以巧妙地避开这一专业监管,进入真空地带。

此外,即便该展览是在登记在册的正规博物馆中举办,对于展览文物来说,仍可能面临以下两方面问题:

非国有文物鉴定机制问题。一般来说,国有博物馆的藏品来源明确,而且自身专业鉴定力量较强,绝大部分藏品的真实性可以得到保证;但民间藏品多是通过交易得来,且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目前尚未有鉴定机构提供针对此类收藏的鉴定服务,很多民间鉴定机构力量不足专业性差,所以这部分藏品面临无处鉴定的尴尬。

博物馆的管理机制问题。仔细观察会发现,近几年类似事件多出现在高校博物馆、其他非文博系统、非国有博物馆中,甚至仅有博物馆的名义而未能履行成立手续,这类博物馆专业性不强、不愿接受文物部门的管理,由于法规的模糊,文物部门也无理、无力对这类博物馆进行管理,导致出现真空地带。

为什么有些博物馆抗拒文物部门管理呢?

其实民间藏品在“展览中的假问题”只是大问题中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关于来源不明的真文物,可能涉及到文物盗掘、非法买卖、文物流失、文物拍卖等等“真问题”。今年国家文物局的“2017年工作要点”和“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提升社会文物管理服务水平”,但规划离落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不断出现的争议或许是一件好事,它正是凸显了改革的紧迫性,也让社会呼吁和社会影响传播出来,倒逼加快政策措施建设的步伐。

深入探讨下去,为什么这些民间收藏家,特别是“假文物”收藏家热衷于在国有文化单位搞这样的展览呢?

根据布迪厄的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理论:

那些具有巨额经济资本的人(工业企业家、商业雇主),以商务宴请、外国汽车、拍卖会、高级别墅、网球、滑水、巴黎右岸的商业走廊作为自己的特殊品味,那些拥有很多文化资本的人(高等教育的教师、美术创作者、中学教师)却以左岸的艺术走廊、前卫派的节日、现代接走、外语、国际象棋、跳蚤市场、巴赫、群山秀峰为自己的品味。那些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都很少的人则以足球、土豆、普通红酒、观看体育比赛、公共舞会等为自己的品味

可见,不同阶级在用不同的符号来建构自身的阶级形象和习俗,在这一语境下,文物收藏同样成为经济资本家建构自身阶级的符号,在中国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度,“真文物”作为符号资本,其“存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涌现出众多经济资本家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了“假文物”,而且执着的想通过在公共领域的展览成为“真符号”。在这一过程中,不受文物部门管辖的公共文化单位举办这类展览的成本最低,受到假文物拥有者的青睐。还有一些专事“假文物”生产的人,也希望通过此类展览,把假文物洗白成“真符号”从而成为“符号资本”,从经济资本家那里变现。

再核心的原因,我就要引用那句著名的话了——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本文与在线文博编辑“文刀”合撰)

你可能感兴趣的:(扑朔迷离的模糊资本论 ——从民族文化宫“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