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在我心里的模样:一个白色世界,童话世界,有圣诞老人的故乡,安徒生创作世界闻名童话的摇篮,等等尚未了解向往不已的地方,干净,安全,高消费,高福利,生活着幸福指数最高的人们。
终于,趁着我先生在哥本哈根有3天培训项目的机会,我便欣喜跟随,书写独行侠女之北欧蜻蜓点水。
两国代表城市:哥本哈根和马尔默。
哥本哈根
所见:
总体来说,整个城市干净(马路街道,空气环境)整洁,错落有致。很多主要建筑楼(如市政厅、教堂、火车站、各种“宫”、“馆”,都是红砖楼,作为红砖控的我,更是喜爱得不得了。想必米妈来了也会喜欢。)既能看到欧洲古典建筑,又充斥着现代艺术之美,整个城市无不展示着著名的北欧设计元素。
另外显而易见的现象是自行车多于汽车(听说这里的汽车非常昂贵,基本上是市场价的1.8倍,因为昂贵的购买税),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很多人都是带着自行车坐火车,在火车上也画着自行车标志。我觉得哥本哈根的城市风貌像是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的结合体,运河、港口、童话屋、现代摩登建筑、自行车,还有人都很高。
1)Tivoli 趣伏里游乐园
只是路过,没有进去。规模肯定比不上国内的欢乐谷等,一个人去游乐园也没劲,有限的时间我还是看些别的。
2)市政厅及所在广场
与国王新广场遥遥相望。广场上有零距离的起点。有座神龙降牛喷泉池。(见插图)市政厅大楼中央的钟塔。市政厅主要用于接待外宾和结婚登记的场所,我也又一次看到几对新人在拍照纪念。
因为广场布满施工建筑场地,我都没看到安徒生铜像(安徒生出生于丹麦小城欧德赛,后居哥本哈根创作),也忘记找了。下回去一定要去跟安爷爷握个手,全世界都知道他的一二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
3)购物大道
非常类似上海的南京路。熙熙攘攘,跟绝大多数大城市一样,呈现了脏乱的现象,街道两边摆着相对廉价的衣服,行人看上去也都是游客,当然我们也是我们中国游客必经之地,购物嘛。比如在丹麦品牌的ecco店,我每次进入不同的专卖店,都是大群的中国人在试穿,整个店就热闹非凡。另外丹麦有名的琥珀,house of amber,也尽是购买力极强的中国游客,常常能听到大姐大妈们大声喊着“服务员(或美女),这个拿给我看看,多少钱啊?”因为,这类店基本都配有中国导购。
这次丹麦之行让我知道了潘多拉Pandora饰品和ecco 鞋子都是丹麦品牌,于是这些店里也是中国人爆满。丹麦的皇家瓷器高大上,贵是最显而易见的。
这是女王所戴的雏菊,经典款,很受欢迎。
丹麦皇家瓷器店里
4)国王新广场
整个广场中心地段都让施工场地占据了。周围是巴黎式建筑群,有很大的购物中心Magsine du Nord(还是法语命名的),中高档消费商场;有丹麦皇家歌剧院,常常有芭蕾舞演出;有吉尼斯纪录博物馆,身高2.72米的男生的塑像伫立在门口;有夏洛特宫。因施工场地的影响,没有仔细一一研究。
图为自称艺术家的一位街头艺人的作品,用纸板做成,涂色上去,描绘新港的景象。最小的那画就要六七百人民币。
5)新港
就在国王新广场的一侧,跟阿姆斯特丹非常相似。说是最美的港口,人工运河的两侧都是18世纪上半叶的建筑,安徒生就曾居住于此创作。现在多是酒吧餐厅了,也是游客密集地。
6)CC,Contempary Center
新港对岸是风景秀丽的现代艺术中心,旁边小吃美食中心(每份100-150人民币左右)这一带岛上的现代建筑群马上就会被摧毁,取而代之的将是昂贵的现代高端公寓楼和商务楼。所以必须留影纪念,说不定下次来它就消失了。
一位锡兰妈妈给我拍照的,非常喜欢。她带着两个女儿在走走拍拍,她的丈夫带着外甥在玩。她跟我分享了她们的生活,共有七个孩子,一个女儿是嫁到这里,一个女儿在这里读书……一家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问她女儿在这里生活是不是特别幸福,她不停点头赞同,还说到这里的教育也特别好。
可惜是我太贪吃,急着要去美食中心,忘记跟她们拍照留影了。
从新港走到这个小岛艺术中心+美食中心的桥上
在欧洲大多数城市的大多数桥上都有众所周知的同心锁。
而这里却出现了这样一个标志:
7)阿美琳堡宫Amelienborg Slot
丹麦皇室居住之地,于是哥本哈根也被称为女王之城。现任女王是玛格丽特二世。跟很多欧洲国家一样,女王在宫内,便升起丹麦国旗。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特别。一点遗憾就是错过了皇家卫兵换岗仪式,下回来要一睹现场,早上10:30就过来候着。11:30从罗森堡宫出发,12点到达皇宫。
8)腓特烈大教堂,也称为大理石教堂,铜绿色圆顶教堂,文艺复兴宫殿之一。与皇宫相望。新人举行婚礼也会选择在此。
9)小美人鱼雕像The Little Mermaid。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的美人鱼形象。果然小,就1.5米高。要跟她合影必须排队许久,尤其是一车车的中国游客蜂拥而至时。
可是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去寻找她的路上邂逅的美丽风景。沿着长堤,一边是喜人的田园风光,一边是清新的海天一色。所在的长堤公园Langelinie Park更是休闲发呆好去处,整条长堤上都能遇到络绎不绝的跑步人,这里的人们非常爱运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最幸福的人”的证据。
这辆自行车是遇到的两位游客他们租来的,他们告诉我三天的租金是150克朗,他们住在郊外,他们觉得骑自行车到市中心来游玩是比较经济的旅行方式。
吉菲昂喷泉Gefion Fountain (吉菲昂是北欧神话的女神形象)则甚是受人青睐。
10)卡斯特雷城堡,非常漂亮,去的时候已是黄昏,匆匆一瞥,下次和朋友再来好好看。
11)火车站。又是以红砖建筑,红钢顶棚,喜爱得不得了。逗留了许久。
所闻:
1,在皇家图书馆门口欣赏运河两边设计感超强的建筑群,一边当然就是被誉为黑钻的皇家图书馆,另一边是昂贵的摩登公寓,于是便搜寻“摄影师”帮我拍照。正好一位看上去挺nice的中年男子坐着闲来无事的样子(后来他告诉我他是来皇家图书馆开会的,不过他早到了,顺便在外面晒会儿太阳),我便上前要求。他果然很热情答应,咔嚓两下之后,我表示谢意后,顺带跟他攀谈起来……
得知:丹麦人都以身为丹麦人而自豪,高福利完善的社会体制让全民幸福指数爆棚,医疗免费,读书免费,大学生在5-6年大学生涯期间可以每月收到政府补助4000-5000克朗(等同同面值人民币),而小孩也能每月收到月2-3千克朗。关于工作,他说除非是总监级别以上的或者雇主,工作时间也超过37小时每周,一般的雇员4-5点就下班,不需要加班。我就顺势推理:政府福利好,全民有足够的闲时闲心享受生活,或设计创新。
2,在新港遇到一位超级健谈的老顽童(目测六七十多岁的样子,白发苍苍了),我以为他也是游客,举着一罐啤酒,在新港边上的椅子上坐着晒太阳。我其实在拍新港两岸的风景,他却“自作多情”地不停摆拍,于是我上前跟他攀谈。他说他就是当地人,住在哥本哈根郊外,平常自行车通勤上下班。他是化学家,现在是高中化学老师(他说我不想要太多的工作,就该享受生活。貌似高中老师的活儿少些。)去过中国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等,非常喜欢上海。(已多次证实:凡是去过中国的老外对中国人都尤其友好,对中国也是赞赏有加。)他特别快乐,特别能说,蹦蹦跳跳的样子。他还反复说,我们丹麦人和你们中国人非常友好,我们有很多化学工厂都发展到中国去了,我们的大学跟中国也有联谊,等等。总之花大笔墨强调我们中丹两国是亲家。
我还没把话的关键词引出,他就接到“对对对,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说在你们国家什么都是免费的,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他又很搞笑地接道“对对对,什么都免费,太阳免费,不过今天是最后一个夏天日了,空气免费。Honey comes from bees, amber comes from tress. (我听到这句话觉得很好玩,蜂蜜来自蜜蜂,琥珀来自树木,都是他们的特产嘛,听起来都是免费的,哈哈)”说到“最后一个夏日”,这天确实阳光明媚,可是10多度最高气温对我来说已经是初冬了。老顽童掏出小相机要跟我合影(我还好奇地问了一句“你还随身带相机的呀?”)如Annie姐姐所说,交流是双方互相情感间流而通后才能深度交织的。东方姑娘跟他们的交流,在他们的认识途中也是一段靓丽的记忆。可是我还要去好几个地方,于是跟他拜拜,不然按他的感兴趣度,可以聊到天黑。
3,木耳的同事在哥本哈根居住了好些年,她说这里人确实非常热爱运动,朋友同事之间聊天的话题一定少不了“你做什么运动?你一周运动多长时间?”等等与运动相关的话题,在这里你若没有运动的爱好,实属另类。丹麦人的工作时间很短,37小时就真的是37小时,加班现象罕见,所以4-5点就可以离开办公室,回到生活。哥本哈根的房价居高是不容置疑的,她说在30-40公里郊外的房价大约是4万人民币一平米。跟上海差不多。
马尔默
所见:
整个城市印象跟哥本哈根类似,只是少了内港的喧哗或柔情。能看到好些红砖房,也有敦实的石头建筑,巴黎式建筑等。人非常少,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游客都比哥本哈根少得多了,寥寥无几。一人行走还真有点寂寞了。
沿着打卡式找地标的路线,边走边看,发现家居设计的店很多,价格也都挺高。
1)火车站
红色的钢筋顶棚非常美丽,火车站里面很多红砖墙,看上去古朴现代。给人印象就是设计无处不在。本想去上个洗手间的,一看收费,便想着再等等了吧。
2)大广场 Stortorget
欧洲城市大同小异,火车站出来不远处,便是大广场Stortorget,大广场通常有一民族英雄或某位国王英姿威武的青铜像或雕像,四圈都是数百年历史建筑,基本上都是作为餐厅等商业用途了。我去了KFC(在欧洲很少见的)买了个15克朗的迷你汉堡(味道还可以),其实是为了用洗手间,嘿嘿。
3)图书馆(强烈推荐)
吸引我进去的也是它红砖墙的外部建筑,没想到那只是一面形象,去了发现:另一面都是全透明的现代玻璃楼。这个城市外面没看到几粒人,图书馆里面倒是人丁兴旺。图书馆玻璃楼的阅读区如一温室,在寒风凛凛的北欧城市实在是一大好去处。
4)马尔默城堡 Malmohus Slott 确实不怎么好看,到此打卡便是。除非对北欧历史很了解很感兴趣,可以参观边上的博物馆。
5)旋转大楼 Turning Torso,远远看了下,听说也进不去参观。作为唯一一座高楼,在这里显得很突兀。
6)小广场 Lila Torg 典型的传统欧洲城市的样子。
所闻
小城故事二三,对我来说就是旅行的精华。
㈠与渔夫的对话:热情快乐的渔夫们跟我分享了他们捕鱼的日常、鱼的行情(便宜啊,可惜带不走。这两天的民生探索已让我走出了“北欧物价居贵”的误区)和作为渔夫的生活等等,聊得甚欢,好在今天那个时间段没人来买鱼[偷笑]
从城堡出来后,遇到一排红色的小木屋,瑞典乡村风格,很吸引我,就想去探个究竟,发现是卖海鲜的,可是基本上都空着,只有一个小木屋前面的摊位铺出来几条鱼,店主是看上去40多岁(他跟我说已经六十几岁了,早在80年代就停止自己去捕鱼了)的一位先生,穿着橘红色的工作服,也是看上很快乐友好的样子。我便开始询问各种鱼的价格。
<带骨头的三文鱼大约168/kg,别的海鱼,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100-150/kg,多宝鱼100/kg,价格有点模糊了,是一千克还是半千克的价格,总之当时我直接换算成欧元觉得不贵,比比利时便宜。>就是觉得可惜带不走,吃不上。说起物价,他说瑞典的物价相对低,挪威才贵。
他们也不是天天去捕鱼,风大就不去了,比如今天风特别大,平常都没有这么大的风。捕来的鱼都是野生的,没有养殖的。捕鱼时间是从早上6点到9点。
我在得到渔夫的热情许可后,就进渔夫们的小红屋围成的院子了,门口碰到开着mini van回家的年轻渔夫,他主动停下来摇下窗跟我热情打招呼,还告诉我现在他要回去休息睡觉了,因为一早出海捕鱼。
进去这排小红屋的院子里,一边是小小的人工港湾,停泊着几只很老的船只。遇到一位正在擦沃尔沃轿车的老先生,也是很友好地跟我招呼,我又跟他闲聊。他做了一辈子的渔夫,非常想喜欢自己的生活,很满足,幸福感很强。
㈡墨西哥小馆访谈录。走街串巷发现一个挺有特色的墨西哥小馆子,在地下的,看上去挺特别,于是便下去看看究竟。我根本不饿,但看在老板娘(来自圣地亚哥)的男朋友(来自斯德哥尔摩)真诚热心介绍如何点单等等信息,便买一份坐下来,看他不忙(非吃饭的点)顺便跟他攀谈几句,没想一聊聊了近两小时,胜似一堂瑞典社会融合课呀[呲牙]按照瑞典的工资标准,他这些时间跟我分享瑞典社会民生等等有趣的信息,岂不非但taco给我白吃,还得倒贴我了。
他告诉我,他的女朋友(Kim,来自美国圣地亚哥的中年女性)开的墨西哥tacos,才一年。餐厅目前还只能自给自足,没能盈利到给Kim发工资。 他来自斯德哥尔摩,今年42岁了,软件工程师,偶尔有空来店里帮忙。我进去的时候他就特别热情,跟我讲解怎么样点单,根据你饿不饿的情况要吃素的,吃荤的等等很详细,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不点了,其实我根本就不饿,于是买了一份牛肉taco,坐下来看他不忙,也跟他聊了,起来,我也问东问西的,结果他倒也挺open-minded,就跟我聊起了瑞典的民生社会福利、税收等等的问题。
他每月工资是4000欧,(原话是I make good money)中等偏上了,拿到手是3000,交税大概是33%左右,因为。雇主也要替员工交30%,那么事实上,政府从一个一个工作者那里征收到的税是60%。他说在瑞典交税是这样的:首先,根据你所住的区来划分,如果你所住的区是很富裕的,那么交的税的比例少,如果你所住的区域是穷的,交的税就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富裕的区,失业率比较低,需要救济穷人的钱就少,而富人的收入基数就大,哪怕税率低,他贡献的那一部分总数还是多的。他告诉我,最高基本上到50%就封顶了。关于纳税,作为一位瑞典人,他是毫无怨言的,甚至很自豪。因为,他们收到的社会福利是非常好的,医疗全部免费,孩子读书直到大学毕业都免费。他认为这样的系统制度很好,穷人如果生病也理应得到治疗。这样能够消减贫富差距,他说,如果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多,那么势必有一天社会会有动乱,就比如当年法国大革命一样。
他认为马尔默和斯德哥尔摩的区别是,在马尔默能看到各种肤色的人群比较多元化,国际化,有各国的餐厅,而斯德哥尔摩看起来就非常白,我不明白什么叫非常白,他说就是大多是像他一样的白人,有色人种很少。
他还告诉我,瑞典普遍消费比丹麦要低,加上汇率原因(以前是瑞典克朗值钱,现在倒过来了)于是拿很多丹麦人尤其住在哥本哈根那一带的人们会开车去马尔默买东西,生活用品食物等。而在丹麦,酒精类的饮料,特制烈性酒,就相对便宜多了,于是呢,马尔默瑞典人也开车去丹麦买烈性酒。那为什么瑞典的烈性酒昂贵呢?他告诉我,在瑞典,所有这些烈性酒商店都是政府拥有统一严格管制的,在超市等普通商店是买不到的,也是为了控制酗酒问题。那我又问到,你们买酒从进入瑞典境内不会被查吗?他说一般家庭用量没问题,如果量大,你能解释原因的(如需要办婚礼或大型派对)也没问题。我也穿插道,就如我们在比利时生活,很多人开车去德国、荷兰边境买东西,因为日用品、餐馆消费都比比利时要低。他说北欧也是如此,挪威人跑丹麦消费,丹麦人跑德国、瑞典消费,瑞典人跑丹麦买酒。
我也问到了房价问题,他没法回答。他告诉我他们住在离餐厅(市中区,离小广场5分钟步行距离)20分钟步行的地方,自行车也是很方便的。说到公交费用问题,他说如果从马尔默到隔壁的城市隆德(15公里远)来回,每个月要付八百多克朗(约人民币¥700),马尔默和哥本哈根通勤是2000多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1700)。
我赞美道“你们瑞典人英文果然很好。那是为什么呢?你是从几岁开始学习英文的呢?”他自豪地说“的确如此。我也不知道我们英文为什么那么好,我们瑞典人就是好We are awsome! 我是10岁左右才有英文课的,但是我们的广播、电视都播放英文配有瑞典语字幕。”“哦!那么跟荷兰的体制一样。荷兰人英文也非常好。”他连连赞同。
我说道“对你们来说,去别的国家旅行都觉得好便宜了。”他说是是是。于是便说起法国和法国人。他说他们很喜欢法国的文化、食物、风景等等,可是不喜欢法国人。(我马上跟找到队友一般响应,也倾诉了几个月前去巴黎圣母院的冷漠遭遇。)原来法国人傲慢得不招人喜欢,不光是对亚洲人,对白人也一样。
一看时间,居然占用了他1个半小时左右,我一边表示感谢,一边表示歉意,他很真诚地回复“没有没有,我也非常enjoy跟你聊天分享。千万不要感到抱歉。”我留了我的email给他,让他来布鲁塞尔找我,我当他免费向导。于是互相留了email。
㈢好人好事。感谢两位热心意大利小兄弟[抱拳]
回哥本哈根我想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体验。跨越厄勒大桥的高速火车,班次频繁,(110瑞典克郎, 89丹麦克朗)已经体验过,我想做坐下长途汽车,还廉价,只要68瑞典克朗。可是要网上买票,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我的信用卡网上消费需要验证码,我的验证码又是发到国内妹妹手机上的,时差问题,我便收不到了。于是只好在站台等车来,问司机如何能买。在站台一起等车的还有几个小青年,得知他们也是去哥本哈根和我要坐同样火车的。他们说他们在网上才花了5欧买了票,于是我便问是否可以帮我买,两位意大利小青年就非常热心说没问题,于是开始费劲地在手机上点啊点,(因为他们找不到切换语言的地方,看着瑞典语就只能瞎蒙着一步步往下走)帮我买一共花了大概20分钟左右。我都非常不好意思了。当司机来了,我跟司机说一下我的情况,司机貌似也有让我上车的意思。可是意大利小青年还是努力地研究支付问题。眼看着车就要开了,我们仨还在车外,我也提议我们先上车再继续研究,司机也是这个意思。这俩憨厚的小青年坚持要把票给买了再上去。终于!我是捏了一把汗。上车后,我递给他们两桔子,一位坚持不要(看得出来是不好意思拿),在另一位的“许可”下,他们接受了。我心里无比感激,世上真是好人多!我们还一起合了影,不好意思拿桔子的小年轻还问我要了instagram账号。
我觉得汽车外面的风景更美,车内环境很好,干净舒适。乘客很少。也就50分钟车程。(火车35-40分钟)
穿过厄勒大桥时抓拍的
所感
1)与哥本哈根的对比,在马尔默,人一样少,中国人更少,几乎没有。
在哥本哈根,中国人非常多,可能因为十一黄金周的关系。
2)瑞典人果然英文水平都很高。所以在这里说句英文就无障碍,才能攀谈到当地人了解民生民情。我很喜欢!当然也包括丹麦人。
3)关于物价:
如果换成欧元真的没比利时贵多少甚至还便宜。比如一些海鲜,昨天我在这里比较高级的城市超市买了一盒400克的海鲜沙拉,都是新鲜的虾仁三文鱼金枪鱼,只花了50克瑞典克郎(42元人民币)折合成欧元的话就5欧元左右。非常鲜美非常划算呀。在比利时肯定买不到。
悄悄的说一声:我还煮五个茶叶蛋过去,想着好歹能吃上咸味的又有营养的食物。就这消费水准而言,我宁可吃他们新鲜的海鲜呢。
我还买了橘子回来只要15瑞典克郎/KG,换成欧元也就1.5欧元而已。便宜便宜!已经打破了我“北欧物价巨高”的固有思维了。
另外我大致看了一下,别的生活用品都没有比比利时贵出多少。
不过经那位软件工程师提醒,后来比较了下,确实哥本哈根稍微贵了点。
4)发现这两个城市绝大多数的人都使用苹果电脑。
图摄于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内。
最后从哥本哈根机场回去时候,还看到了乐高的巨大模型(拍照纯粹为了加深印象:乐高来自丹麦)
说哥本哈根的机场也充斥着设计感,贵宾候机室的椅子设计人椅一体
登机前的等候区里的椅子看上去是本翻开的书,很喜欢。
摘记:
1.哥本哈根
推荐:图书馆
--------------------------------------------------------------------------------
作为对皇家图书馆的拓伸,黑钻石图书馆于1999年在哥本哈根市建成。它地处港湾,整幢大楼光芒闪闪,黑色镜面影射出大海与天空。
在这里,你可以一睹丹麦著名大师Søren Kierkegaard的手稿,手稿珍藏于皇家图书馆Søren Kierkegaard档案厅。即使是馆内人员,也只有少部分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位大师的宏伟手稿选集,更别提馆外人士了。
一条大型分割线将大楼分成两个部分,使中庭光线充盈。中庭连接着城市与外面的大海,也连接着图书馆的新旧大楼。重达1公吨/米的铁框梁托起玻璃墙面。
著名画家Per Kirkeby的200平方米巨著点缀着黑钻石图书馆的天花板。
除了具备图书馆通常的主要功能外,大楼内还设有国家摄影馆、书店、咖啡吧、餐厅、屋顶平台以及可容纳600个座位的女王音乐与戏剧大厅。
黑钻石图书馆亦包括国家摄影图片馆。
2. 马尔默
旋转大楼,Turning Torso
马尔默地标性建筑。直译为“扭动的腰”,共54层高190米,共分9个区层,每区层旋转少许,使整栋大楼旋转了90度。2012年曾经被美国Travel&Leisure杂志评为“2012年摩天大楼全球前五强”
这座190米高的新未来主义风格建筑是马尔默的地标建筑,同时也是北欧最高的摩天大楼,由西班牙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设计,于2005年落成。这座大楼最大的特点是每层楼呈不规则的五边形形状绕核心轴线垂直旋转,最顶层相对于最底层呈现90°扭转的形态,远看仿佛一个大麻花,被当地人称作“斯堪的纳维亚最扭曲的建筑”。这座大楼主要用于商业用途,一般不对游客开放,在城市视野开阔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雪白的外墙,但旅行者来到马尔默大多不会错过与它合影。
小广场 Lilla Torg
地址:Lilla Varvsgatan 14, 211 15 Malmö
建于1591年,四周都是16至18世纪半木结构的房子。最早这里是城里主要的集市,如今这里成为马尔默最热闹的地方,也是餐馆、咖啡馆和礼品店最集中的地方。广场上有座巨型台灯,建成于2006年,高5.8米。站在这座巨大的台灯下,仿佛走到了一个童话的世界。建造这座台灯,设计初衷是想提供路人一个歇脚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马尔默市区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了。这座台灯每年都在瑞典境内各个城市“旅行”,只有每年的12月15日才会回到Lilla Torg。
图书馆
这是一座奇妙的建筑,既古老又现代。左边的部分是1905年开放的红砖老建筑,而右边的摩登建筑Ljusets Kalender(光之日历)则是1997年由设计了丹麦国家歌剧院的著名建筑设计师Henning Larsen设计。“光之日历”的北面与西面都是纯粹的玻璃幕墙,一年四季都有充沛的自然光源,坐在图书馆里,抬头便能看见玻璃幕墙之外的美好大自然——这正是它被建筑师取名为光之日历的原因。
厄勒海峡大桥
Öresund Bridge查看详情长度近八公里的厄勒海峡大桥是北欧地区最重要的桥梁,不仅连接了瑞典和丹麦两个国家,也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密切连接起来。这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靠近瑞典的一半是海上斜拉索桥,中间是一座人工岛,靠近丹麦一半则是海底隧道(因为终点是哥本哈根国际机场,为了空中交通安全,机场附近不宜有大型桥塔),设计独特新颖,使她成为波罗的海上最壮观的地标。在1999年主桥完工的时候,瑞典公主和丹麦王子来到桥中间相见,表示两个国家从此通过它连接在一起。如果旅行者乘坐火车或自驾从瑞典前往丹麦或者相反,厄勒海峡大桥绝对是不可错过的景点。
补充:这次没有去的是这个城中之城克里斯蒂安那自由城。其实我很想去,我先生考虑到安全问题,不让我独自前往。下次有伴了,一定要去看一下。
以下是网上摘要:
克里斯蒂安那自由城是一座哥本哈根的城中之城,“自治”之城,是实行无政府主义的公社。这里仿佛是这座北欧时尚之都中的另一个世界,建筑古老,涂鸦别致。需要注意的是,参观这里要遵守当地要求,看是否允许拍照,接打电话等,还需保护好个人财产,如发生抢劫事件哥本哈根的警察可能都难以干涉。不推荐在夜间参观。
记录于两国游走中
9月27日-29日,共2.5天
整理于布鲁塞尔
2017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