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世界——最后的爱斯基摩人(1)

百年时间对一个家庭来说已反复更替了几代人,许多上一辈的事情都已淡忘。但百年前的世界发生了什么,相信很多人都能够历历在目。因为1918年,确实是人类历史上很重要的一年。

西班牙流感爆发,据估计2年内导致大约5000万到1亿人口死亡。这个传染病大爆发也间接终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所有参战国都受流感的影响,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行而失去了战斗力;随着欧洲老牌强国的衰落,东欧的一些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比如立陶宛、爱沙尼亚、白俄罗斯等等;最后一个穆斯林帝国——奥斯曼帝国开始大量失去对国土的统治能力,于5年后分裂形成单一民族国家(今土耳其)。穆斯林文明开始谢幕,欧洲政权逐渐形成了现今世界的格局;同年,日本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国民政府的联系,签订了"中日联防条约"。

在上面辉煌的时代的同时,爱斯基摩人仍然静悄悄生活在世界的边缘,维持着千百年不变的传统生活。谁又能想到,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匆匆结束,勇敢的探险家们开始带回了大量极地地理、气候、资源和生态资料,爱斯基摩人独特的生存方式开始广为所知;谁又能想到,随着极地大开发,爱斯基摩人在短短几十年见就彻底告别了原始生活,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探险故事就成了如今人们了解爱斯基摩人传统文化的绝唱。

实际上爱斯基摩人是欧洲人最早接触到的美洲土著。斯堪的那维亚的挪威人(维京人)很可能在公元11世纪之前就见到过他们。据推测是1005年的记载中,挪威人在今加拿大拉布拉多岛南岸(推测的地点)发现了三艘独木舟,共9个人。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挪威人杀死了其中的8人,留下了一个当作俘虏(注1)。准确的说,当时挪威人杀死的很有可能并非爱斯基摩人。第一,现代爱斯基摩人的先祖 - Thule 图勒人在公元10世纪初才开始从阿拉斯加地区沿北冰洋沿岸向东发展,逐步消灭或者驱逐原住民Dorset多尔塞特人(注2)。他们来到加拿大东岸已经是12世纪以后的事了;第二,尽管不同历史学家对民族归属争论不休,但一直居住在拉布拉多岛的民族一直被称为贝奥图克人(可参见我以前的文章《Shanawdithit (Nancy April) - 最后一个贝奥图克人》和《Demasduit (Mary March) - 最后一个贝奥图克人》)。下面的图表(取自维基百科)也将支持上述的观点。

百年前的世界——最后的爱斯基摩人(1)_第1张图片
公元900年至1500年间北极地区各种文化消长对比,绿色的是多尔塞特文化,蓝色的是图勒文化,红色是挪威人。

注1:目前有确切的考古证据表明挪威人曾于公元10世纪大规模移民到格陵兰岛(据估计移民人口有5000-6000左右,这与当时的欧洲人口基数相比是一个较大的数字)。并且他们也曾在今加拿大拉布拉多岛北端的L’Anse Aux Meadows建立永久居住点。

百年前的世界——最后的爱斯基摩人(1)_第2张图片

注2:爱斯基摩人的传说中将多尔塞特人描述为身材高大、体格强壮的巨人(爱斯基摩人普遍身材矮小、敦实。相对来说其他民族的普通人可被称为巨人)。但多尔塞特人不会使用弓箭,只会用长短矛狩猎,故很容易被掌握弓箭技能的图勒人击败。

上述1005年的记载始于维京人的传说,可信度有待商榷。目前公认欧洲与北美接触的正式的记载于一部产生于13世纪、作者不详的挪威历史著作《Historia Norwegiæ》。下面这段文字被认为是描述当时的北美土著人。

百年前的世界——最后的爱斯基摩人(1)_第3张图片
在格林兰之外更远的北方,我们的猎人遇到了矮人,他们称之为Skrælings(注3)。 这些生物被武器打伤之后,它们的伤口会变白但不会流血。即使是致命伤,它们的血液也几乎不会流出来。它们完全没有铁制工具,用将海象牙做箭头,用锋利的石头当作刀具。(注4)

注3:Skrælings在挪威语境中指野蛮人。

注4:挪威人的铁制品很大可能性是来自于从欧洲大陆带来的沼泽铁,当时的格陵兰岛并不存在铁矿。

不难解释挪威人的记录中将其接触的北美土著描绘成为野蛮人和怪物。从公元12世纪到14世纪,图勒人向北向东将多塞特人赶出原本的生存领土,最后在格陵兰岛北部地区遭遇了已经在此定居过百年的挪威人。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双方发生了大量的冲突。留存至今的维京人幸存者回忆中不时会出现入侵者屠杀维京定居者的描述。

虽然维京人是第一批接触美洲大陆土著的欧洲人,并且当时他们凭借航海技术有可能已经探索过北美的加拿大沿海地区,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一块新的广阔的大陆,所以现在我们仍然把发现新大陆的荣誉赋予哥伦布。


随着公元15世纪维京人在北美大陆定居点崩溃(注5)图勒人在北美的极地地区的最后一个竞争对手也就消失了。到1650-1850的小冰川时期,图勒人民族分裂,一部分图勒人南下,留下的成为了后来爱斯基摩人的先祖。

注5:相关崩溃原因的分析和推测有很多种说法,笔者比较中意Jared Diamond在《Collapse:How Socirties Choose To Fall Or Succeed》一书中的看法。

18世纪爱斯基摩人再次与白人大规模接触前,其人口数量的估计为10万人左右(当然这是一个很粗略的估值)。同美洲的其他原住民的遭遇一样,爱斯基摩人没有对旧大陆传染病的抵抗力。爱斯基摩人成批成批死于麻疹、天花等等疾病。直到18世纪末,人口才慢慢恢复到4万5千左右。原因有三:其一,通过与白人的皮毛贸易,爱斯基摩人开始使用铁器工具。生产力的提高允许养活更多的人口;其二,小冰期逐渐结束,北极地区开始转暖,食物资源更为丰富;其三,活下来的爱斯基摩人开始具备对传染病的初步抵抗力。


爱斯基摩人拥有绝无仅有令人惊讶的一个能力。他们能够以最少的人口,占据最广大的地域,同时还能够保持文化传统的一致性。凭借数万人口;西起阿拉斯加,东至格陵兰岛,另外还包括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部分,基本上半个北极圈的土地面积(注6)。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在这样大面积的地理分布基础上,无论是相貌、语言、生活文化,还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相貌上,他们都普遍拥有一副短小但敦实的身体,头较大但脸较小,典型的蒙古脸配上眯眯眼,与南部地区生活的北美印第安人相貌截然不同。他们的方言,除了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区有特殊口音之外,其他的爱斯基摩人都基本能够不用翻译直接交流。你很难想象到不借助现代化的通讯与交通工具,一位爱斯基摩人在阿拉斯加营地创作的一首好听的歌曲或者是好笑的笑话,一年或者多一点的时间后,你会在4000多公里之外的格陵兰岛的聚会上听到。他们自我介绍是因纽特,在本族语言的意思是"人"。爱斯基摩人这个名字来自于1611年的一位耶稣会教士,他询问居住在北边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称自己的邻居是爱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

百年前的世界——最后的爱斯基摩人(1)_第4张图片
百年前的世界——最后的爱斯基摩人(1)_第5张图片

注6:爱斯基摩人的先祖曾生活于今西伯利亚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如今这里的人口统计中还有大约1500人归属于爱斯基摩人。这个论述要归结于这个地区大量出土的被归类于图勒文化的考古成果。它显示出图勒人由西伯利亚东部迁徙至阿拉斯加的过程,但是迁徙原因我们至今还在推敲当中。

作者保留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年前的世界——最后的爱斯基摩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