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和热情》-复述

原视频链接:http://www.ted.com/talks/benjamin_zander_on_music_and_passion

引子: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太多专业音乐的素养,对于西方古典音乐了解也仅停留在几首耳熟能详的曲子。非常有幸,几年前看到了Benjamin Zander在TED上的演讲,深感古典音乐之魅力,是以为记。

开头Zander引用了一个经典的段子,讲的是一个制鞋公司派了两位销售员去非洲进行考察,结果得到了两位销售给出了截然相反的报告。一个说非洲没有市场,这里的老百姓太穷,穿不起鞋子;另一位说非洲的市场前景广阔,这里的人都还没有穿鞋子。或许这也是Zander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古典音乐日渐凋敝,受众渐少,但反过来想,古典乐或许会在未来重新受到大众欢迎。

对于古典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狂热的爱好者,不管是听广播还是iTunes,他们总是听古典乐;另外一种人(或许我是这一种人),对于古典乐不甚了解,当有人邀请他们去参加音乐会,他们可能太过无聊在中途打瞌睡,旁边的朋友会叫醒他们:“醒醒,这可是我们的文化!”

接下来Zander为我们演奏了一小段钢琴曲,他模仿了一个钢琴初学者(大多是小孩)到一个常年练琴的人演奏时的区别。其实主要的区别在于间隔上,初学者在每个音节处都需要“停”一下,而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演奏者愈加熟练,到最后可能整首曲子也不见什么明显的停顿了。有意思的是,Zander在演奏中非常放松,以至于身体都产生了倾斜,只有一边的屁股坐在凳子上,他把这叫“一个屁股式的演奏”。我的理解是,音乐本身就是人内心情感的宣泄,过于拘谨外在形象反而影响了演奏者的发挥(当然这种演奏方式比较少见,记得朗朗说过东欧很多钢琴家在舞台上是异常严肃,甚至是不苟言笑的)。Zander开玩笑说,他曾经遇到一位练习钢琴多年的企业家,企业家看到他的演出之后,大受启发,把自己的公司也变成了“一个屁股式经营”的公司了。

然后Zander为大家演奏了肖邦的一首很短的夜曲。Zander边演奏边解释到这首曲子起调为B,由于整首曲子的情感是忧伤的,肖邦采用了降调,也就是后面的音节要比B要低。按照音阶,和弦结束时最后音节应该为E,但是肖邦并不想这样就结束这首曲子,于是又把音节变高。这好比我们看《哈姆雷特》,这戏一共有五幕,我们都知道哈姆雷特要报仇杀死自己的叔叔,他在第一幕据知道这一点,但是不能就在第一幕就让他杀死他的恶棍叔叔,那样就没意思了,戏也就结束了。经过几次和弦的变化,最终在曲子末尾,我们心口的大石总所落下,全场跟着Zander一起唱出了结尾的“E”。这就好像一个在外打拼的游子,经过了一整天的忙碌,在下班后终于开门回到家累瘫在沙发上一样,是的,家,我终于回来了!

Zander又完整演奏了一遍,他要求观众们在聆听这首曲子的时候,想象自己曾经深爱的却又已经离开自己的亲人和那些美好的往事。曲子弹完,现场在一片寂静中爆发出巨大的掌声!Zander也激动得跑到台下和大家一起鼓掌!Zander开玩笑说:“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我为什么鼓掌?”“因为你们(听众)在听啊!”

演奏开始前,Zander就说:“我们要做个实验,或者说不能叫实验,因为我已经知道结果了!” 是的,他做到了,他鼓舞了整个现场的观众。 Zander回忆道,他在此前很多地方都做过类似的事情,演奏肖邦的这首夜曲,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北爱尔兰的街头为一群乞讨的孩子们演出。演出完第二天 ,一位孩子跑来和Zander道谢。那个孩子说一年前他和他的弟弟被打死了,他很难过,但是他却一直没有哭。直到听到Zander弹奏了肖邦的那首夜曲,这个孩子哭得泪流满面。

是的,音乐,古典音乐,就是有这种魅力,时隔多少年,人们依然可以触碰到音乐背后的灵魂,被它所打动!

而孩子的话也让Zander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指挥家的职业,不仅在工作中需要影响和调动乐团的演奏,在生活当中他同样具有这种感染力。于是他下定决心开始在各地演出,不遗余力推广古典音乐。回到演讲开头的例子,古典乐行业调研结果显示市场大概就是3%左右,如果能提升到4%就是很了不起了。Zander的观点则是,不应该只有4%,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喜欢古典乐那不是更好吗?

演讲快结束时,Zander感慨道,在TED的舞台上,时间过得很快,这次活动结束后,每个人又要回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当中,可是我们不禁要反问自己,我们到底是谁?Zander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于他而言,他时刻提醒自己,他的身边有多少目光闪闪的观众,而或许正是这些对古典乐具有热情的观众让Zander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音乐和热情》-复述)